精选家国情怀的名言(63句)
家国情怀的名言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家国情怀的名言)。
2、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苏步青
3、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通过劳动的坚实付出,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正如“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推动社会进步的,正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劳动付出啊!
4、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拜伦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7、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8、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我们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祖国充满眷恋,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前程满怀信心。
9、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0、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1、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12、金秋十月,举国同庆;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家和国盛,乐曲如潮,借着这伟大而美丽的日子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天天开心,事事顺意!
13、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1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15、“国家勋章”获得者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6、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莎士比亚
17、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语)。
18、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9、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的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20、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21、看黄山,不是看屹立千年的山脉,而是看瞬间升腾的灵魂。
22、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23、当爱国主义涉入认知领域时,是一个应该被扔出门外的混小子。——阿瑟·舒本华
24、再聊几句,才得知这些陶罐是男人向工厂定做的,独一无即使如此,价格也不贵,买花的人都是沾着花的笑离开的。比起先前的那抹苦笑,男人早已变了心态,活出了自己的诗意。
2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进入新时代,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是呼唤群英荟萃,更加需要激荡雄风浩气。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到击水中流的改革先锋,从勇攀科学高峰的登攀者,到创业浪潮中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每个人都能向英模人物学习,就能汇聚起闯关夺隘、滚石上山的磅礴之力。(联系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进一步说明向英模人物学习的意义)
26、《抱朴子》是晋代道教大师葛洪所作。他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传统,并明确提出“爱国如家”的思想。这里烈士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这样的人热爱祖国,犹如热爱自己的家,在国家有难时,他们愿意为国尽忠,体现大义。
27、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哭诉它们的不幸,叙说当年的奢华,又仿佛在控诉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28、“前段时间闲在家,天天没事干,偶尔有次涂涂画画,就有了这些创意,至于这些花嘛,就是用来搭配这些罐子的。”男人直起身来,举起手中的灰罐,像是捧着宝贝似的。
29、走出店面,我偷偷回瞥,星光撒落一地,女人依旧娴熟地挥舞着长袖,我心中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般,想起黄大年的话:“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是的,人应当成为生活的勇士,不要被小不幸吓倒,就像长河中的浪花,呼啸向前,而不被回流所裹挟,放弃奔腾。
30、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别林斯基
31、陶行知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爱国青年就要像90后女兵袁远那样,舍弃个人得失,投身时代洪流,为时代大厦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尽一份力!
32、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33、我同女人攀谈起来,晚婚,儿子太小,留给公婆带,男人外出打工,她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做生意以补贴家用。“你记得以前街头的那个小推车铺吗?”她的眼神中仿佛有殷切的期待。看着她真挚的双眸,我的记忆库飞速翻转起来。是了,隐约中我想起女人面黄肌瘦,双眉紧蹙地拨弄推车上的一堆瓶瓶罐罐。我尴尬地抿了一下嘴唇,盯着她不说话,算是默认。“是啊,那时候的我总是觉得生活不如意,抱怨丈夫,抱怨生活……”说着说着,女人哽咽起来。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但是我知道,她曾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并且能在凉皮中滴加花露的,她也一定是个能把生活活成诗的人。
34、关于心怀天下,立志报国,与友共勉,树立远大志向等立意。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6、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与时俱进、具有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37、取材生活,感悟独特。文章写自己带着失落感走进面店,女店主熟练的劳动动作引起我的好奇,经与女店主攀谈,得知她曾经遭遇,深感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因而懂得人应当成为生活的勇士,不要被小不幸吓倒。
3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9、霍去病是西汉名将。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霍去病率军抗击匈奴,屡立奇功,勇冠三军。他得胜归来后,汉武帝为他建造了“豪宅”以表彰他的战功,霍去病坚辞不受,并留下了千古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宁愿在大漠风沙中率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也不愿在豪华府邸中安享荣华。掷地有声的问句,问出的是爱国之情、英雄之气。
40、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2、长江——那是祖国的脉搏!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怀。黄河--那是祖国的血液,沸腾着,奔涌着,无力不催,昂着向前,那是何等的自信好骄傲啊!
43、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4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46、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吾辈当万死以赴。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亦。
47、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48、回首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各国于巴黎签订战胜国条约,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获得权益与地位,帝国主义却将日本非法侵占的山东领土转让给其他国家。这一消息传入国内后,举国震惊,国人愤怒地控诉着一切。北京大学的青年学子义愤填膺,争相罢课,上街游行,高喊“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49、雪山信使其美多吉,翻越雪线邮路30年,自称“我就是邮件的保护神”。他是雀儿山上流动的绿,他是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他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50、皮都没有了,毛还长在哪儿呢?倾覆的鸟巢下面,难道还有完整的鸟蛋?国家都没有了,哪还有家呀?保卫祖国、抗击敌人是我们家族历来的神圣职责。
51、 正是这样复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深沉而又细腻的爱国热情和赤子之心,可借鉴。如希望参与救国救难的行动,又担心自己给国家添乱的复杂心理,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书写出来。
52、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站在时代潮头,活出最美的青春。
53、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蒋南翔)
54、“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当张明敏的这首《我的中国心》响起的时候,每一个国人的内心都会感慨万千。国由千万个家构成,家山无数个小我组成。神州大地上,国与家相依相存,中国有我,我有中国。
5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57、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59、、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60、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61、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62、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陶铸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