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名言解释(40句)
老子名言解释
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名言解释)。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9、“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1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1、所要努力实现的功业已经成功,便急流勇退,这是自然规律。此言做人要懂得见好就收,在人生的路途上作一个优美的转身比什么都好。其意是在劝勉世人千万不要贪恋富贵权位。
1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6、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1、按照孔子的逻辑,“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都可以说是上是“得仁”,其中,比干虽然被“剖心而死”,却是“求仁得仁”,因而无需怨恨。故而,人到尘世走一遭,不过是一场修行之旅,种下因缘,求得果报,各从其道,各从其好,自度度人,随缘欢喜可也。
22、有得宠之时就有失宠之时,因为得与失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23、解释: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2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2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28、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0、解释: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31、(译文)这句有两个关键词“不仁”与“刍狗”,“不仁”不能理解成“不仁慈”,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无所偏爱;“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会扔掉,没人拿它当宝贝,所以天地、圣人对万事万物都一样看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2、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34、解释: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3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7、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38、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3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