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名人名言所对应的名人故事(71句)
名人名言所对应的名人故事
1、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2、人们感动的不是接踵而至的苦难,而是苦难中积聚的力量。(“不是……而是……”的正反论证,突出了黄国平的“猛士精神”。)如果说悲剧是明明知道命运却无可奈何,那么黄国平就抓住了深井中唯一的绳索,在密不透风的晦暗生活中看见微光,改变了几乎写就的结局。(“如果……那么……”的假设论证,“深井中唯一的绳索”“微光”的比喻论证,成就了一组上好的哲理句,也写就了黄国平那种与命运死磕的精神。)支撑他的是考试后领到的奖金、一墙的奖状,以及奋斗不被辜负的时代。(“奋斗不被辜负的时代”,此语一出,点亮全篇的论述。)从小山坳里的放牛娃到中科院的博士生,这条路他走了整整22年。与其说“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悯”,不如说命运劈头扔来一个个重担,他用小小的肩膀慨然负扛。(“劈头”与“慨然”、“重担”与“小小”对举,人物的猛士精神立见。)(本段重点阐述黄国平在苦难中积聚力量的一种强大。)
3、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名人名言所对应的名人故事)。
4、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5、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6、• 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7、“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采用引用开头,亮眼,且能提振全段。)1934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这一战成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不怕牺牲,背后是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简述湘江战役经过及其意义,指出正是革命理想才铸就了革命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再一次扣题。)被切断渡江通道的红34师四面受敌,危急时刻,师长陈树湘命令大部队突围,自己和两名警卫员留下掩护。经过激战,大部突出重围,陈树湘因腹部受伤不幸被俘。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手绞断肠子,壮烈牺牲,“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重点陈述陈树湘视死如归的英勇事迹,“流尽最后一滴血”照应开头的“英雄血染湘江渡”。)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点面结合地叙述了湘江战役中战士们不怕牺牲、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
8、1784年,也就是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前五年,刚刚52岁的他,一口牙几乎掉光。他请牙医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颗牙,而这九颗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从他的黑奴的嘴里现拔出来的。这是历史学家刚刚考古发现的,那个曾经解放黑奴的英雄华盛顿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突然滑落,我们仿佛看到了圣袍上的污点。
9、(“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是题目最好的注脚。)
10、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1、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12、•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13、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14、安东尼笑着摸了摸大胡子说:“就继承了这个。”他拿出一本夹有许多书签的《资本论》。
15、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16、 语文的确不是历史,那你也别把课文当历史教。如果至今教授的方式仍然是课文说的就对,不可质疑,只需要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通过什么什么事迹,证明了什么什么道理,那么,就不要奇怪大家会质疑课文内容的真实性。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18、女士说:“开始!”只见年龄小的小朋友先将小球拽出,第四个小球随后出来,后拽出来的是那位年龄的小朋友。7秒钟内5只小球全部拽出。这位女士被眼前中国小朋友的举动惊呆了,接着便流出感动的泪水。她说:“这个试验我在其他国家做过好几次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往外拽,结果挤在瓶口谁也出不来,全淹死在里面了。中国的小朋友了不起!”
19、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20、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尽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
2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22、李拯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4-28 点评:徐徐语文坊
23、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生的三大要素,而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巴斯特
2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
25、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与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当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刚揭开序幕时,鲁迅就用犀利的杂文和新颖性小说为它呐喊奔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鲁迅向许寿裳解释用“鲁迅”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只有勤勉,才能在一定的时间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26、他回答道:“不太喜欢。我喜欢收拾园子和汽车。我们俩只一点一样,那就是爱喝啤酒。”
27、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普希金
28、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9、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3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3、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34、时间可以获得金钱,但金钱却买不到时间。 ——谚语
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6、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37、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
38、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39、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0、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41、人们感动的不是令人歆羡的人生成就,而是坎坎坷坷的奋斗故事。(此句与上段构成段首呼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句话羞煞读书人,(前句为物质之困,后句为精神之窘:承上起下。)面对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黄国平记不清有多少次快扛不下去。他所遭遇的困难,与你我如此接近;他有过的犹豫、失望,每个人都真切可感。(由此及彼,让论述下沉现实。)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过五关斩六将的“开挂人生”,黄国平用历尽风雨见彩虹的经历,指出一条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成长、成才、成功(三“成”,层层递进)之路。(本段重在阐述黄国平的奋斗故事为很多人指出了可供学习的成长之路。)
42、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贾兰坡
4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44、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4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罗懋登
46、 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罗曼·罗兰
47、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别林斯基
48、一只蜜蜂在酿出一公斤蜜需要往来飞行30万公里,吸取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已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的鼓翅扇风,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锲而不舍中。
49、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50、《俄罗斯报》记者切尔卡希在伦敦大街上乘坐一辆出租车,发现司机的相貌很有特点:一脸又浓又密的黑络腮胡子。让记者吃惊的是车上挂的卡尔·马克思的小幅画像,镶在精致的铜框里。记者问道:“你是马克思主义者?”司机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递过一张名片。记者看到安东尼·马克思的名字,于是问道:“你们同姓?”司机笑着说:“您不觉得我们长得很像吗?”记者仔细端详起来,他与无产阶级学说奠基人的相貌的确有相似之处。司机淡淡地说:“他是我的高祖。他的女儿是我的曾祖母……”
51、越是路途艰险,越能看出信念的力量。对于黄国平而言,这个信念不过是“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有人难以理解,(徐徐语文坊制作)这样简单的道理如何支撑数十年寒暑?(“简单”呼应“不过”,开启设疑,也开启“支撑”的奇迹。)的确,同样的道理,有人视为信念,有人权当空话;有人埋在心底,有人挂在嘴边。(在若干“有人”的转换间,呈现出“信念”的重要性。)风雨之中志愈坚,生活的磨刀石让信念愈发闪亮。(磨炼是青年最好的成长礼,实践是青年最好的墩苗田,然也!)相反,“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背后,或许正是因为优裕的生活磨去了动力、波澜不惊的节奏消减了改变的冲劲(写出了很多人的温水青蛙之患)。长此以往,温室中的花朵将再也经不起风雨,失去信念的人将不再相信奋斗的价值。(从反面论证了信念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本段重在阐述一个简单的信念就可以支撑起人生的大厦。)
52、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1936年和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两次采访延安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感受到中国共产d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盛赞这种精神、力量、热情是人类历史丰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与上段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等引用足以证明如此革命精神的确是“人类历史丰富灿烂的精华”。)革命精神伴随共产d人的奋斗征程,在时间的坐标上形成了精神长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d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推动伟大实践,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淬炼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形成一个精神谱系,值得牢记。)形成了彰显d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本段高屋建瓴地总结了革命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表现,暗含继往开来的期许。)
53、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新格言
54、• 人生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心和专心。
55、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56、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57、总评:这篇时评挖掘出了励志博士作为“真的猛士”的核心元素——直面惨淡、信念如磐、不懈奋斗,并将之上升为人们身心之永恒年轻的要义,这就使得个体事迹的论述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升华。更重要的是,文章还能将黄国平等的努力不被辜负,深层定位于“流动中国”“脱贫攻坚”“教育均衡”的中国时代带来的奇迹,而不仅仅限于个人努力,如此论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使全文立意周全而高格。且行文破立结合,在“树人”的同时不断顺带一击地治病“救人”,对诸多“套路”与无稽之谈的抨击与粉碎,如此便能给予人们更多地导向与引领。因为站位高,所以呈现出的语言也是精警有力的,出现了诸如“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句话羞煞读书人”“风雨之中志愈坚,生活的磨刀石让信念愈发闪亮”之类值得铭记的好句,让文章有了燃点。
58、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
59、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60、从七岁开始,达尔文就很有兴趣地搜集许多风干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虫。他还搜集硬币、图章、贝壳和化石等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他还爱好在家里自己作化学实验。为此,他曾受过他就读的施鲁斯伯里学校校长巴特勒博士的训斥。
61、赵平原君有次发现门客渐减,忙问其故:我近来可怠慢了大家了?有一门客说:您的美人得罪了一瘸腿门客,而您又不理睬,您爱美女胜过门客,我们也要告辞了。
62、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残酷地欺压人民。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劝谏,希望厉王能改邪归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厉王的重视,反而被奸臣嘲笑。
63、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6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5、(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篇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10个名人励志故事篇四:苏步青刻苦学习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66、某国一位女士来到中国一所小学,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们配合做一件事情。这位女士拿出一只瓶子,里面有五个小球,每个小球有一根线牵着。女士对五位小朋友说:“你们每人拽住一只小球,在7秒钟内必须全部从瓶中拽出,否则就会被瓶中的水淹死。记住,瓶口只容得下一只小球,谁的小球出得慢,谁就有被淹死的危险。”五个小朋友中的一位想了想,然后和其他四个小朋友耳语了几句,之后示意女士可以下令了。
67、哈佛大学对于人生成功曾做过科学的系统的调查和验证,认为人生成功必须具有三大因素:一是宏观管理能力,二是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68、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强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亿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
69、牛顿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70、 爱国不是口号,而是神圣天职。——何厚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