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88句)

时间2024-03-24发布admin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这一点在马克思看来是关键的。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不是孤立抽象的人,而是与所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有充分的动机去改变环境,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要彻底,“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2、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是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法律观向唯物主义法律观转变的重要标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3、第二是指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改变生产关系,这是一个社会发展自然的物质力量。

4、第一:论证了“异化劳动”概念,论述了正在行程中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5、“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

6、就另一方面来看,同样也须注重的,即应将哲学的内容理解为属于活生生的精神的范围、属于原始创造和自身产生的精神所形成的世界,亦即属于意识形态所形成的的外在和内心的世界。简言之,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Wirklichkeit)。我们对于这种内容的最初的意识便叫做经验。

7、  “批判”需要“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8、哲学探究的是理念,因此它并不探究人们通常所谓的单纯的概念······一切不是被概念本身所设定的这种现实性,都是暂时的定在,外在的偶然性,意见,缺乏本质的现象,非真理,欺骗,等等。

9、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著名结论;

10、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黑格尔将自由意志放置到具体的情景之中进行描述的时候,他其实是很“现实主义”的。每个人对于自身的权利的理解以及对于自身义务的理解,不是通过对抽象法的直接意识得到的,而是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解到的。尽管这种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但是它却是具体而有内容的。而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在这里是合理的:以自私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无法对自身当中形成的权利义务进行合理的规制。因此,国家机构与政权的必要性就出现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必要性如同黑格尔所说的是“具体”的吗?而马克思对二百六十一节的批判也在回应这个问题。

11、国家怎样同家庭和市民社会发生关系,——这是由“情势、任性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所限定的。因此,国家的理性对国家材料在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的基础。从这一基础上燃起国家的火炬。国家的材料应理解为国家的事务、家庭和市民社会,因为它们是国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国家本身的参加者。

12、资产阶级批判宗教,只是批判和自己相对立的宗教,它并没有消除人的实际的宗教笃诚,也不力求消除这种笃诚,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既不是要给人民带来现实的幸福,也不会给人民带来现实的幸福。

13、那么进一步演绎王炯华的话,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掌握物质力量,从而用物质力量批判旧世界;李达则继续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使其更具掌握物质力量的威力。

14、对比于马克思则是“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对此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到是,列宁认为当国家祛除它的神秘形象,国家也就是一个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一个工具,因此,只要无产阶级的解放(暴力革命),打破了阶级关系,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也就导致了国家会衰亡,因为国家本身就导致国家衰亡。可以说,这一点与马克思是极其一致的,我在这里对列宁做出更深刻的赞誉,列宁是20世纪能够理解马克思哲学逻辑的真正传人。但是这一点远远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是不是无产阶级解放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呢?所以有些人的看法,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理性宗教来看,将真理与权力进行了一致化处理,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15、“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这句话出自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6、现任南通大学江海廉洁学社社团负责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部副部长。获得南通大学2020-2021学年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南通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参与社团、学院团学活动,多次获评“优秀个人”“积极分子”“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17、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18、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的希望寄托于代表市民社会特殊公共利益的同业公会的自治和官僚机构对普遍利益的维护,并论证了市民社会和国家四种具体的同一方式:自治团体及同业公会的代表通过选举和最高当局批准的混合选拔方式是实现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的第一种方式。每个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官吏,是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第二种同一方式。市民社会和国家最高的同一形式是官吏获得薪俸,“个人就获得生活资料,保证他的特殊需要得到满足,使他的处境和公职活动摆脱其他一切主观的依赖和影响”。中间等级的形成,且“政府成员和国家官吏是中间等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第四种同一方式。

19、19世纪40年代出版的刊物,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有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0、这个转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同“自由人”的决裂和“苦恼的问题”。蔡老师首先结合自己工作的切身体验来阐释面对苦恼问题重要性,强调我们不能回避现实的问题。而后,他点明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转折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反对黑格尔的人当中,没有人能逃出其体系,就连最极端的克尔凯郭尔,也依然附属于黑格尔这个巨大的体系。而马克思却认为费尔巴哈说出了“新东西”,即物质利益,他就像一个炸弹,把黑格尔封闭的“意识的圆圈”炸开了一个缺口。这启发了马克思,使他的写作对象离开形而上学,转向现实的政治领域、法的领域等,其中就包括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2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亦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

2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他只处在一般唯物主义的水平,离历史唯物主义还很远,但这部书稿却标志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正如他自己回顾这段经历时所说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23、讲座的最后,蔡剑锋老师围绕同学们的提问,深入分析了观念对观念批判的无力性。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4、马克思的《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文章发表于《德法年鉴》,是一篇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文本。

25、总之他们忽略了有主观的实践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所以马克思在剖析德国现状时痛心地说道,“在这里,实际生活缺乏精神内容,精神生活也同实践缺乏联系。”

26、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27、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28、得到理解,而是通过参与到理念的运动当中获得自己的意义。反过来说,我对我自身选择的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表述,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国家被看成是理念的产物,因此,当我们在参加国家事务(无论是通过情势、任性或者本身的使命)时,我的任何选择,都应该被看为是一个超越于我意志之上的理念通过我的看似偶然的决定来理解的。偶然性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必然性不通过这种偶然性的具体内容通过一个我根本上不能理解的东西去理解,我不能理解自己的理解。而我参与了选择,实际上等于没有参与选择,因为选择被理念所注定。

29、    黑格尔法哲学遵循的是思辨哲学一以贯之的从抽象到具体、理想到实在、必然到自由的思维进程。按照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逻辑,包括法哲学在内的客观精神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自我运动、实现自我的一个环节;在法哲学中,家庭和市民社会又是国家理性自我认识、自我运动及实现自我的环节。从家庭、市民社会到国家的发展过程是抽象的国家理性具体化、现实化的过程。法哲学的思辨性表明黑格尔不是揭示事物在发展中符合逻辑,而是竭力说明逻辑如何在发展中产生事物,逻辑的发展是内容,真实事物的发展反而成为现象。从本质上看,黑格尔法哲学是逻辑学的补充,泛逻辑主义的方法又与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合使法哲学充满了神秘性和抽象思辨性。

30、马克思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维护德国现存制度的本质,指出这种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表现,论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革命任务。

31、《导言》提出:“在德国,任何一个特殊阶级所缺乏的不仅是能标明自己是社会消极代表的那种坚毅、尖锐、胆识、无情。同样,任何一个等级也还缺乏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哪怕是瞬间相同的那种开阔胸怀,缺乏鼓舞物质力量去实行政治暴力的天赋,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对敌人振振有辞地宣称:我没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须成为一切。”(7)15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批判”应该发扬的精神。

32、历史的任务是把对宗教的批判转变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只是理论的批判,而不是现实是批判。并不是从现实中找到宗教的根源。在揭穿宗教的虚伪面目以后,应该把对宗教的批判转向对尘世的批判

33、一方面,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表示不满,要求废除封建关系,主张改革,实现国家和民族统一。

34、262: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身分成其概念的两个领域,即家庭和市民社会,处在它的有限性中的精神,为了超出其理想性而自为地成为无限现实的精神,以此而把它的这种有限的现实材料,即个体作为群众,分配给上述两个领域,结果这种分配对于单个人来说,就显得是以情景、任性和自己对本身使命的选择为中介的(第185节以及附释)。

35、  “该派对敌手采取批判的态度,对自己本身却采取非批判的态度”(7)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对德国理论政治派的批评。从这一批评可以看出,马克思要求在进行外在批判的同时必须开展自我批判。德里达认为,这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首要原则:“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9)1由此可见,坚持批判和自我批判相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永葆先进性的保证。习近平强调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正是对马克思自我批判精神的弘扬,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批判应该弘扬的精神。“自我批判”可以说是保持“批判”的正确性、深刻性、彻底性、持久性的锐利武器,只有时时进行自我批判,才能不断增强批判的战斗力、凝聚力,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的武器,要时刻保持一种自我批判的警醒,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审视批判的立场、激扬批判的勇气、完善批判的思想、调整批判的方法,从而真正让青年一代彻底信服批判的结论。

36、261节:与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个私权和私人福利领域相反,国家一方面是一种外在的必然性及其更高的权力(Macht),它们的法规,乃至它们的利益都从属于这种权力;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国家的强大在于其普遍性的最终目的和个体的特殊利益之统这种统一在于。个体对国家尽了多少义务,在此限度内他就享有多少权利。(155节)

37、第三部分包括五部分: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38、  “坚毅、尖锐、胆识、无情”,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提出的要求。只有拥有“坚毅”品质,才能有勇气坚定而刚毅地坚持革命斗争;只有拥有“尖锐”品质,才能勇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问题;只有拥有“胆识”品质,才能在革命斗争中有勇有谋;只有拥有“无情”品质,才能摆脱狭隘利益眼界的束缚,切实做到“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9)4质言之,只有在批判中坚持“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品质,才能树立“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习近平在论及实现伟大梦想时强调指出:“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这是对马克思提出的“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品质的继承和发扬,是对新时代“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扬这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以坚毅品质站稳人民立场、挺起批判斗志,在面对错误言论、社会现象时坚决做到“有所执论,发于坚毅,不可悗夺”;以尖锐品质洞穿重重迷雾,深刻揭露问题,犀利地展开批判,坚决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以“胆识”品质智慧地深刻剖析问题,有勇有谋地开展批判,坚决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以“无情”品质开阔批判眼界,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藩篱,坚决做到“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

39、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却在涉及人时陷入了唯心主义,将人周围的世界抽象化了,抽离了,苦难变成了非普遍现象,变成了少数人的例外,而与社会现实无关,所以费尔巴哈等人从根本上忽略了“在现实中实现哲学”,或是认为“不消灭哲学本身,就可以使哲学变为现实”。

40、《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41、  《导言》中,马克思批评了德国各个阶级的“道德和忠诚”的基础——“有节制的利己主义”,认为正是这种“利己主义”的狭隘性束缚了各个阶级,使之无法“与整个社会亲如兄弟”,无法使自身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无法“在自身和群众中激起瞬间的狂热”,当然也就无法对德国现实和法哲学进行彻底的批判。换言之,要实现对德国现实和法哲学的彻底批判,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这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批判应该确立的前提。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提出的“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批判,也必须拥有“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才能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才能在运用批判的武器开展斗争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才能在青年一代中间“激起瞬间的狂热”,从而引导他们在现实中将这种“瞬间的狂热”,转化为持续批判错误思想观念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持久活力。

42、  “批判”不仅仅是一把“解剖刀”,更应该是一种“武器”

43、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去看待内容,单纯从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里面去看“定在”、“实存”、“现象”与“现实”这些概念的发展路径,我们就会更清楚黑格尔的意思:整个逻辑学体系划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论按照黑格尔的安排是一个真理上层层递进的关系,即每一步都比上一步要更接近绝对的真理。其中,“定在”出现在“存在论”的“质”的部分,“实存”出现在“本质论”中“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这一部分,“现象”作为单章而出现在“本质论”部分,而在“现象”之后,才是所谓的“现实”。可见,在黑格尔那里,现实要比前述概念更接近于绝对真理的把握,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看“现实”的界定,这点会更加明显:

44、由此我们首先可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为何从国家篇开始来批判?从国家篇开始可以批判什么,容易忽略什么,抑或马克思并没有忽略什么,而是另有深意?

45、以上的逐一列举与说明不过是为了表明一个问题: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且从来没有单纯依据经验事实而立论。相反,对于事实,他认为理性才是真正的衡量维度,这也就意味着黑格尔本身的辩证法哲学是一种反抗现实的哲学,它要兼顾现实的丰富的内涵,同时又要在这一内涵里面发掘出真正坚固的理性基础。体现在他的法哲学里,则表现为他对历史方法、同时也就是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在《法哲学原理》的导言中,黑格尔是这样说的:

46、(4)(德)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

47、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市民社会,即物质关系决定的国家,社会

48、《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他只处在一般唯物主义的水平,离历史唯物主义还很远,但这部书稿却标志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正如他自己回顾这段经历时所说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49、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是和黑格尔的观点正相反对的。但这种对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颠倒,并没有直接达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这时还不能科学地揭示市民社会的基础,他相对于政治国家而提出的“物质国家”的概念,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马克思还没有看出“市民社会”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最根本的是物质的生产关系;家庭形式也是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改变的。因此,他虽然把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些社会形式看作人的本质的表现,但他还没有科学地揭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实质。这既是他深受费尔巴哈影响的结果,也是他还不能从根本上超越费尔巴哈的原因。所以,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只是对黑格尔用国家解释市民社会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这一批判还是按照费尔巴哈的方式,用人的本质去说明国家,马克思当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要从这一批判达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还要经过一个艰巨的深化过程。

50、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即马克思在当时忽略了什么。很显然他忽略了对市民社会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是直接在一开始就对黑格尔的国家理论进行费尔巴哈式的批判。不过,随后马克思在整个批判里开始不断深入,并且最终意识到市民社会的存在。这时开始发生关于“异化”的第一次论述。而这里谈论的是“市民社会”的异化。我们可以全文摘录下来:

51、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实际上没有批判黑格尔本身思想的合理内核,但是却揭露其形而上学态度造成的严重的逻辑扭曲。马克思在后面直接就指认了这一扭曲的后果:“这样一来,经验的现实性便如实地显现出来了;这种现实性也被认为是合乎理性的,但是它之所以合乎理性,并不是由于它本身合乎理性,而是由于经验的事实在其经验的存在中被附加了另一种超出其本身的范围的意义······现实性变成了现象,但是除了这种现象,理念便没有任何其他内容了。”

52、http://socialismstudies.ccnu.edu.cn

53、2019年9月18日下午三点,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涵芬楼大厅,哲学系举办了关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导读活动。此次活动由哲学系学生联合会学术部副部长蔡添阳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蔡剑锋老师主讲。在活动中,蔡剑锋老师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背景和核心观点进行了梳理,并且结合现实案例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层次解读。

54、绝对理念首先是逻辑地演进,从纯粹的存在、按照否定的原则一直发展到绝对理念,完成了理念的自我认识。

55、马克思在借助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勇敢地闯入了费尔巴哈不敢涉足的社会历史领域实现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颠倒。他抓住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从费尔巴哈在黑格尔体系中打开的缺口继续深入,要求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观上实现对黑格尔的颠倒。他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满足于固守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这块地盘,这就使他虽然借助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在对人的理解上却超越了费尔巴哈。

56、(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思想政治教育;批判

57、批判的本质是什么?在蔡老师看来使得“批判成为哲学最主要的功能”这样一份功劳应当被归于康德,他对于“批判”的界定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这是康德意义上的批判概念,批判的逻辑不同于批斗,批斗是单纯的否定,而批判既包括否定也包括肯定。之后这种批判呈现两种形态:逻辑上的批判和现实的批判,而马克思代表的是现实的批判。他不停留在观念上和逻辑上的斗争,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无关痛痒的,而他要做的是澄清观念所产生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的批判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批判。

58、这种理解能够解释马克思在前面所提到的一个细节,就是“黑格尔所谈的不是经验的冲突”。这里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把私人领域的“利益”与“法规”与国家的“利益”与“法律”的冲突理解为一种经验意义上的两难的情况,这种经验的两难体现为比如个人的合法利益——比如居住权——与国家的合理规划的权利——比如规划道路的合法权力——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属于具体决策需要审慎解决的一次性冲突。反过来说,马克思在这里要谈论的不是经验性的问题,而是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结构,这种结构,在黑格尔这里就体现为一切个体性都是理念自身的异化再回复自身的结果。反过来说,私人权利与私人利益的合理性不在于私人自身具有合理性,而是从理念,从超越于具体经验的“现实”的伦常理念中有其合理性。

59、(8)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J).中国青年研究,20

60、  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从而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实现普遍和彻底的“人的解放”,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为德国革命指明的最终目标。“人的解放”在“天国的幻想”中无法实现,只是找到了“自身的假象”;宗教改革也无法实现“人的解放”,它只是把人的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却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德国的资产阶级无法实现“人的解放”,因为他们无法同时越过自己本身的障碍以及“现代各国”的障碍,从而摧毁德国政治的普遍障碍。因此,普遍的“人的解放”必须由“我没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须成为一切”的无产阶级来实现,他们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以哲学作为自己的武器,从而将人从一切奴役之中解放出来。“人的解放”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目标,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当然也应该以实现“人的解放”作为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61、19世纪40年代出版的,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有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在“异化劳动”和“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62、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抽出黑格尔本人的一些文本来进行论述。我们可以直接就以《法哲学原理》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来进行阐述:凡是有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有理性的。

63、黑格尔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二律悖反。一方面是外在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目的。国家普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特殊利益的统似乎在于个人对国家所尽的义务和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是同一的(因而,例如尊重财产的义务和占有财产的权利是相吻合的)。

64、《雇佣劳动与资本》从1847年下旬开始,以“雇佣劳动与资本”为标题,用社论的形式陆续发表在《新莱茵报》上。中文译本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65、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间就关注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并深受影响,而《莱茵报》时期的经历需要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动摇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后,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著作,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述,则直接推动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

66、这个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黑格尔的“二律背反”。思辨看起来对于这种私人权益的合理性是有所选择以及承认的,但是现在看来,它不是必然的。并且,由于具体内容的“有限性”,所以国家与其的关系是一种“外在必然性”,即一种强制力,其表现就是国家规定义务,个人遵循义务,然后得到它自己的权利的许可范围,也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尽多少义务,同时也就享有多少权利”。

67、    政府成员和国家官吏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中间等级的形成,是黑格尔认为的第四种同一方式。黑格尔把中间等级说成是国家的最重要的利益之一。同时黑格尔也说明,中间等级的形成能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同只有在“特殊集团拥有相当的权利、官僚界因而不敢胡作非为”时才能做到。马克思则认为,由于特殊集团的特权并不均等,中间等级的形成就无法真正制约官僚界,因而也不能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

68、由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实际上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批判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大概描述为这样的态度:一方面,马克思对辩证法所宣称的革命性态度以及黑格尔以自由意志立论的立场是抱有赞赏和同情的姿态的,这与他接受甘斯版本的黑格尔法哲学影响以及他在1837年寄给他父亲的信件里面对黑格尔的激赏能够对应起来。另一方面,在《莱茵报》任编辑时期经历的德国官方的种种压迫,以及对议会中阶级对立的认识,使得马克思开始以现实的目光重新批判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最后,便是马克思希望能够将其自身的理论视野带出超越单纯的德国问题的理论范围之外,进入对当代知识的最深刻批判,从而找到克服德国问题乃至欧洲问题的想法,使得其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正如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面说的: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而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对这种国家哲学与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的和最完整的阐述。

69、★ 备注:请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订阅热线:010-59366555

70、《导言》是为了推动德国思想界由宗教批判向现实世界批判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将德国社会变革的目标由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提升到无产阶级的人的解放的高度而写作的。19世纪前半叶,德国正在经历从封建专制向工业资本主义过渡这一历史转折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正在由法国转移到德国。适应当时德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在黑格尔哲学解体之后,从1835年起至1845年止,在德国思想界出现了以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原名施密特)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运动。青年黑格尔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宗教和封建神学展开了批判,特别是费尔巴哈深刻地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世界,把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得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结论,从而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但费尔巴哈却停留于此,未能进一步去分析和批判现存的世俗世界;青年黑格尔派的其他代表人物面于资产阶级的立场,也都未能超越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狭隘眼界。马克思写下了《导言》一文,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将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推进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将青年黑格尔派憧憬的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目标提升到无产阶级的“普遍的人的解放”的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幅宏伟的远景和蓝图。恩格斯后来评价说,在当时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宗教和政治,而由于“政治在当时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所以主要的斗争就转为反宗教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实质上“间接地也是政治斗争”。这充分说明,《导言》对当时宗教批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71、前面,存在和实存曾经出现为直接事物的两个形式。存在一般来讲,是没有经过反思的直接性,并且是转向对方的过渡。实存是存在和反思的直接统因此实存即是现象,它出于根据,并回到根据。现实事物是上述那种直接统一的设定存在,是达到了自身同一的关系;因此,它得免于过渡,并且在它的表现或外在性即是它的内蕴力;在它的外在性里,它已返回到自己;它的定在只是它自己本身的表现,而非他物的表现。

72、(11)赵敦华.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诞生(J).江淮论坛,20

73、出自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扩展资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律思想在这部写于1843年8月间的篇幅巨大的未完成的手稿中,马克思不仅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本体论;

74、在文革的时候就有“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到王炯华的“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又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从事‘武器的批判’,直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李达则继续笔耕、舌耕,致力于‘批判的武器’,终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家。”

75、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联系了起来,如马克思认为:“被剥夺了一切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2)(P345)这就接近于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的思想。马克思后来指出,人的解放“它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2)(P466)这实际上也意味着马克思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虽然这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76、  《导言》明确指出:“它(批判)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它的对象是自己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7)6在这里,马克思将当时的德国制度比作“批判”的敌人,将“批判”比作“向德国制度开火”的武器。因为运用“激情的头脑”对德国的政治以及资产阶级制度——“非神圣形象”进行揭露,只是对“某个学派”的腔调进行批判,更进一步的问题“不在于敌人是否高尚,是否旗鼓相当,是否有趣”,不在于通过“解剖”这种制度从而揭露它,而在于采取彻底否定的方式,将“敷粉的发辫”和“没有敷粉的发辫”完全驳倒——“问题在于给敌人以打击”,从而彻底消灭这种精神已经被驳倒的制度。

77、《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也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

78、这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的一段话.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重点。

79、第二手稿只有最初保存的四页,无标题;和第三手稿是同一份手稿的两部分,是对第一手稿的补充、深化和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对混淆资本与劳动本质区别的庸俗观点的批判,揭示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分析了私有财产形式的发展,论述了私有财产的运动。

80、必须对德国的现存制度的批判上升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德国的现存制度虽然落后于英法,但是哲学的思想却和英法同步,这是因为德国哲学是跟随者英法革命的道路的。德国人民要获得解放,应该是从高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出发,进行批判

81、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82、    黑格尔的伟大功绩在于提出了辩证方法,即“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这种方法在黑格尔的形式中是无用的。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绝对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不知在哪里?),而且是整个现存世界的真正的活的灵魂”。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逻辑方法的分析,指出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特征就是泛逻辑主义方法的运用,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世界观使得黑格尔的辩证法充满神秘性和抽象思辨性。

8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

84、马克思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的一篇导言。写于1843年10月中至12月中,载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85、第二个关键词是“法哲学”:也就是马克思批判的对象,蔡老师首先澄清了法学和法哲学的概念,法学处理具体的司法问题,而法哲学在讨论立法的根本,也即法之所以成法的问题。进而老师谈及了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黑格尔的法哲学是一个巅峰,蔡老师认为它在本质上是“逻辑预成的历史观”,即逻辑预先包含的东西展开的过程,历史的进程就是逻辑的进程,这就是黑格尔的“种子说”。同样这个逻辑也贯穿在法哲学当中,用一句话来概括:把所有事后发生的都当作事前发生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法哲学既没有历史,也没有发展,将需要论证的东西当作了前提。蔡老师强调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不同于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这就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这二者不在一个平台上,不是两种历史观的并列,唯物史观是对唯心史观的超越。唯物史观的矛头不是某种观念,而是观念形成的现实条件,所以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主要是对市民社会的批判。蔡老师结合现实问题深刻的解释和批判了这一点:观念本身不能驳倒观念,好比“神”,驳倒一个“神”又迎来下一个神的统治,尤其是当今科学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86、出自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扩展资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律思想在这部写于1843年8月间的篇幅巨大的未完成的手稿中,马克思不仅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本体论;

87、  是否理论只要彻底就一定能说服人,就一定能掌握群众,就一定能产生物质力量?李忠军教授对此持否定意见,他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误读,《导言》中之所以以“物质力量”为起点,最后才确立“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论断,正是对德国思辨哲学把“现实的个人”抽象为“范畴”(“人的本质”)的缺陷的有意克服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才能“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只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现实个人”掌握了理论,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只有获得彻底性的理论,才能说服人掌握理论;只有彻底的说服,才能让人掌握理论。换言之,不仅用来说服的理论要彻底,“说服”本身也要彻底,要确立双重“彻底性”。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武器,不能仅仅着眼于理论的彻底性,同时也要关注“批判”本身的彻底性。正如《导言》所提出的:“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7)13换言之,如何“彻底说服”青年人,即青年人如何自觉抵制诱惑而趋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批判”的彻底性。比如对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批判,就可以从揭露“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等流行观点背后的荒诞逻辑开始,让青年一代明白将幸福外化为房子、车子等物质性东西,其实是将自己本该精彩的人生愚钝地交给了无穷的物欲所支配。只有让受拜金主义蛊惑的青年意识到“压迫”,才能启发他们理性地拒绝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诱惑,积极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