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各得其所的意思解释(61句)

时间2024-03-18发布admin

各得其所的意思解释

1、小李当了演员,小白当了作家,他们都各得其所。

2、(解释)为了达到讨好或哄骗人的目的而说的让人爱听的话。

3、(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4、像《桃夭》这样,将三章的诗意整体作出解释,在《诗所》中可以理解为主要格式,这样能比较好地将诗意作出连贯的解释。但有些诗的意象错综往复,李光地又会逐章解释,使诗意的层次与复杂感充分呈现。请照引《匏有苦叶》四章为例以见之:

5、春秋末期,诸侯国的兼并战争日益激烈,大国试图称霸天下,小国力图保全自己,人民的处境则苦不堪言。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老子痛心疾首,忍无可忍,终于发出了“大国者下流”的感慨。这里所说的“下流”,指的不是卑贱、无耻,而是江河的流向。我们知道,水都是向低处流的,海之所以能够包纳百川,就是因为它甘居下位,无所不包,所以才成就了自己的“大”。它的作为是合乎道德的,所以它能长久而广博。在老子看来,大国如果能像大海那样谦和,甘居卑下的位置,那么国家就能太平,人民就能安定。

6、(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7、第“意思是”,然而前后意思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第“不朽”“有道”更是扯,这一则里没有这个。

8、大邦者下流①,天下之牝(pìn)②,天下之交也③。牝恒以静胜牡(mǔ)④,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⑤,小邦不过欲入事人⑥。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9、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所归会也。静而不求,物自归之也。以其静,故能为下也。牝,雌也。雄躁动贪欲,雌常以静,故能胜雄也。以其静复能为下,故物归之也。

10、(解释)感情真挚,心意殷切。切:急切、殷切。

11、(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2、(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3、(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14、《二子乘舟》二章。从旧说。《邶诗》凡十九章,据旧说皆卫事。然系之《邶》者,当时列土讴谣,各为声调,用其调以歌讴,则入其国之部。如汉初所谓清平、越、楚之类也。《鄘》以后仿此。(《诗所》,第167页)

15、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作为一个大国在对待别的小国时应持有的态度,即处静、处下,内在的道理即前面所说的“弱者道之用”。

16、(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7、(解释)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顿时理解、领会。

18、(解释):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19、(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21、《蘀兮》二章。〇男女相悦之辞。(《诗所》,第191页)

22、(解释)(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23、(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4、(解释)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也指出了问题才想法补救,已经太晚了。亡:丢失;牢:牲口圈。

25、(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6、(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27、(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28、出处:汉朝·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里对德的解释。

29、(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0、(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1、(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2、(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3、(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4、(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35、概言之,李光地对诗三百兴的使用是予以充分关注的,这使得他对诗意的解释没有因为他的理趣追求而失去诗味,从而也使得诗背后的情感获得合理的呈现。《卷耳》四章的解释就极好地表证了这一点,尽管没有点示兴的使用:

36、(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7、侯旭东:《从朝宿之舍到商铺——汉代郡国邸与六朝邸店考伦》,《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8、整个《匏有苦叶》四章虽只是以涉水、求牡为喻,但首章举涉水,次章兼举涉水、求牡,三章承求牡之意,终章承涉水之意,意象变化,往复歌诵,如果笼而统之,势必难以将整个诗意解释出来,故李光地取逐章解释。

39、(解释)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

40、(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41、《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3、(解释)做事顾全双方,使两者都得到好的结果。全:保全,使完整不缺。

44、(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45、(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46、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各得其所,而应该互相帮助。

47、(解释)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48、(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9、◆ 老师,新学期再忙,别忘拥抱这8种美好!

50、(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51、(解释)害怕、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措:安排,处置。

52、(解释)扳指头记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指居第一位。屈:弯曲。

53、(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54、(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6、(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7、(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58、除去注音随文标出外,没有“留一字先儒旧说”,就是直接由文辞推求诗意,正如四库馆臣所讲:

59、(出自):现代梁斌《红旗谱》十八:“土霸打倒,穷苦人见青天。不是两全其美!”

60、和谐社会是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的社会。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