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不加点的意思(70句)
文不加点的意思
1、(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2、4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3、(示例):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他却安之若素。
4、(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街巷空空无人的萧条景象。
5、典故:语出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6、(示例):来往的人对这个劣迹斑斑的小青年都是侧目而视。(文不加点的意思)。
7、(解释)胜:禁得起。烦:烦琐。繁琐得使人受不了。
8、(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9、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千百年来她无时无刻不滋养着我们华夏儿女精神家园,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10、(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1、(释义)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2、(示例):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13、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它还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14、(示例):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
15、(释义)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16、(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17、(误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8、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19、相似词:加班加点、不断加强、不加思索、一文不值。
20、(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1、提示:赎,抵偿。常常被误解为“死一百个人也不足以换得死者”。
22、释义:表示极沉痛地悼念,即使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回来。
23、(解释)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24、提示:贬义词。与“无微不至”的意思有天壤之别。
25、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26、以手加额:拼音是yǐshǒujiāé,意思是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27、(误用):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混淆。
28、释义: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29、成语造句:援笔一挥,文不加点。(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夔关姚卞吊诸葛》)
30、(解释):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31、典故:出自《诗经.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32、提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33、(误用)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34、(解释)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细腻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
35、今天小语整理了48个最容易用错的成语,相信其中一些你家孩子肯定也用错过!
36、祢衡,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长于文章辞赋,文采斐然。但他为人恃才傲物,喜讥嘲权贵。曹操、刘表都接受不了他,把他转送至江夏黄祖处作书记官。任内,读到蔡邕所作碑文,过目不忘,事后默写,一字不误。此事深受黄祖之子黄射敬佩。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一只。祢衡应黄射之请,于江夏黄祖公堂上即席作《鹦鹉赋》一篇,提笔一挥而就,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
37、2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38、(示例):任何方案的拟定,主事者都不宜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要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见。
39、(示例):这篇悼念张公的文章,情真意切,不忍卒读。
40、全网首创“绘本与儿童心理学相结合”的育儿模式。
41、需要用故事引导、活动丰富、逐步进阶学习难度,
42、古人书写时,如遇错字,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表示删去。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笔成章,如东汉的祢衡写《鹦鹉赋》时就文不加点。祢衡恃才傲物,不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将他送到黄祖那边。
43、出处: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44、提示:莘莘,形容众多。不能与表示数目等词连用。
45、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46、典故:出自《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是孔子教育我们如何全身避祸的道理。
47、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8、释义: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49、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50、提示:常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为“不温不火”。
51、(误用):易理解相反,以为是看重搬迁之意。
52、释义:形容写文章很快速,无须修改,一气呵成。
53、出处: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54、出处:《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55、误解:这个词现在误解的很厉害,很多人误解为,一个人所犯下的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地步。这个误解,立刻执行的死刑,减成了坐牢。
56、(误用)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7、文不加点,说难不难,但说容易也是太小看了点。
58、(解释)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59、(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60、(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指虚度光阴。
61、(解释)褒义词,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跟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62、出处: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63、(释义)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64、☞田字格里写汉字和数字,这是最标准的格式!
65、《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
66、(释义)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67、释义: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还贴着耳朵告诉他,形容殷切诚恳的教诲,一般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教导。
68、(误用):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69、(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