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刘裕北伐(92句)
刘裕北伐
1、这个做法有错吗?很难说。因为单凭孟昶,的确难以制衡刘裕。可如果我们站在孟昶的角度来看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只有一个:豪门士族背信弃义,自己成为了弃子。
2、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停泊休息的宋军,突然开始了紧急部署。首先,刘裕先派遣丁旿率七百步卒上岸,将百余辆战车沿河布设,车阵两头抱河,队形弯成弧形,因为形似新月,所以被称为“却月阵”。在完成布阵之后,刘裕又派猛将朱超石率2000人携带强弓劲弩大弩上岸加强阵势。这样,每辆战车增加了20人和一张大弩,并在车外竖起盾牌保护车上的官兵。原本在一旁观望的北魏骑兵,此时才发现这是东晋军队在进行部署,于是立即集结了3万骑兵向东晋的“却月阵”发起了攻击。
3、刘裕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后者。为啥?原因很简单,刘裕可不想成为第二个桓温。现有的胜利果实,足以让他登基称帝,建立新的王朝。(刘裕北伐)。
4、其次,后秦和大夏连年征战。赫连勃勃本就是后秦扶持起来的,谁知道这哥们反水,建立了大夏,还整天和后秦过不去,严重削弱了后秦的实力。
5、但是,刘裕都还没即位,就开始着手笑里藏刀,让北伐的猛将们火并。直接原因,或是刘裕本人过重的猜疑。刘裕的性格是“轻狡无行”,即奸诈并且说了不算,加上也是将领发家,所以对荣誉将领有本能反应的不信任,担忧这群将领步它的覆辙。刘裕返建康前,留有他12岁曾孙刘义真领一万兵驻守关中,让王镇恶、王修、沈田子等一帮名将辅助。
6、虽然此前北魏军在试探性进攻中,虽然被刘裕临河出奇兵,派朱超石以“却月阵”大破之。但区区三万人的损失,对北魏还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7、之后桓玄篡权,北府受到桓玄的大肆破坏,刘裕并未向桓玄妥协,而是自京口起兵反抗桓玄。由最初的一千七百人,最终平定了桓玄叛乱,而刘裕也因此得以掌控东晋权柄。足见当时刘裕在军事能力上的体现。03北伐建功,消灭内患,最终得以代晋称宋刘裕掌权后,深知自己出身不够显赫,声望不够足,因此选择北伐建功的方式。先后灭掉北方后燕、后秦等胡族政权,力压仇池,并用大名鼎鼎的“却月阵”,击退兵强马壮的北魏骑兵。
8、这个做法有错吗?很难说。因为单凭孟昶,的确难以制衡刘裕。可如果我们站在孟昶的角度来看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只有一个:豪门士族背信弃义,自己成为了弃子。
9、魏军见晋军立营已毕,这才恍然大悟,向晋军展开围攻。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魏军,向其示弱。魏军果然中计,认为晋军众少兵弱,遂三面而至。这时长孙嵩接到消息也率3万骑兵助战,一起猛攻晋军。(刘裕北伐)。
10、所以这都需要一个相对较长期的过程,可惜关中南北方将领内乱(王镇恶被杀)反而被胡夏抢占关中。北方有威望的将领被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关中地区不可能再信任南朝,打造北伐后勤基地计划破产。不是所有都符合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规律,刘裕病逝后继位的刘义隆曾经进行过几次北伐都没有取得大捷。中原一统化为泡影,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个大时代,虽然结果是迎来了隋唐盛世,但过程却是无比曲折残酷的,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从开始到后来的胡汉分治,再到后来的主动汉化,一直到北周末年、隋朝初年才彻底完成民族融合。应当说,隋朝统一天下是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而刘裕所处的时代,民族矛盾依然十分尖锐,这会导致统一战争遇到的阻力非常大,因为胡汉杂居的客观事实无法用军事手段去改变。无论是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还达不到统一的条件。
12、在想出了解决核心问题的办法之后,刘裕开始了六路分兵。
13、隆安五年(401年),就在孙恩进攻京口,逼近建康时,东晋将领桓玄声称勤王起兵,实际是想浑水摸鱼,于是司马元显在孙恩北走远离京师后下诏命桓玄解严。不过,桓玄当时完全控制了其辖区,不但作出调桓伟为江州、镇守夏口,又以司马刁畅督八郡、镇守襄阳,桓振、皇甫敷、冯该等驻湓口等军事调动,更建立了武宁郡和绥安郡分别安置迁徙的蛮族以及招集的流民。朝廷曾下诏征广州刺史刁逵和豫章太守郭昶之,亦被桓玄所留。
14、刘裕虽然在几年后正式称帝,是为“宋武帝”,建立了南朝刘宋政权,然而有生之年统一天下的梦想,就此遗憾终结。
15、当年谢玄对抗前秦时百战百胜就是带领着北府兵,当年朝廷募兵攻打孙恩起义军时刘裕就参加了北府军,第一次上战场靠着作战勇猛和农民起义军组织程度低,刘裕很容易获得了大胜得以逐渐在军中站稳脚跟积累声望。后来消灭孙恩起义军后,北府军也分为了三部分,刘裕此时被封为建武将军统领一部分;名将刘牢之在剿灭叛军时也曾纵横南北立下颇多功劳,所以刘牢之统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由当时朝廷中的权臣桓玄统领。
16、当时刘裕远征在外,留在建康监视政敌的心腹刘穆之去世。刘裕为了归国后路不被切断,匆忙结束北伐班师回国这是其一。其二咱们前两条说过,无论什么情况北伐都需要时间。而已经快六十的刘裕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帝王都能活成司马懿、赵佗那样长寿。人一旦进入暮年就会相对保守,也许这也是刘裕没有选择继续北伐的原因之一。
17、如果留守的晋军将领们,不是彼此势不两立,南北内斗,等到过得几年时间,充分消化了关中,组建了新军,荆州益州地区也部分恢复了元气后,关中当然是有可能守住的。
18、刘裕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早亡,父亲因请不起奶妈,便想要抛弃他。幸亏他的从母(母亲的姐妹)站出来,承担下了哺育他的重任,因而刘裕小名“寄奴”。
19、王镇恶认为沈田子“拥兵不进”,沈田子认为王镇恶想占据关中作乱,至此双方的矛盾非常尖锐。最后,沈田子与傅弘之设计,将王镇恶骗到傅弘之的营中,然后将其杀害。王修得知此事后,认为沈田子擅杀大将,于是“收杀田子于长安稿仓门外”。内讧还未结束,刘义真在身边侍从的鼓动下,又把王修给杀了,至此“人情离骇,无相统一”。
20、做为东晋的执政官,如果刘裕想驯服豪门士族,就必须得小心翼翼,时刻避免他们实现默契与合作,并且集体将矛头指向自己。如果真出现了这种局面,刘裕肯定要暂避锋芒,否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21、虽然历史很难假设,但刘裕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他自身的情况还是比较明朗的。综合这些因素,刘裕根本不可能统一天下。
22、晋军进展十分顺利,成皋、虎牢、洛阳,先后被攻下。王镇恶一马当先,不等刘裕的主力大军前来,便直奔潼关而去。沈林子、檀道济等人也从山西绕道,进攻蒲阪。
23、但是刘裕无法进一步扩大北伐的成果,因为后方不稳定。正当刘裕灭南燕之时,孙恩的残余势力在卢循、徐道覆的带领下,在交州发动起义,起义军分两路北上,攻陷了江西、湖南大片地方,直逼建康。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刘裕赶紧班师回朝。411年,刘裕消灭了卢循起义军,暂时稳定了南方的局势。
24、刘裕并不想和北魏宣战,但是为了保障泗水、黄河航线通畅,务必拔掉北魏在黄河龙洲湾的聚集点。中单军:以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领的网络水军溯汴水向大西北健身运动,占领汴水沿途,承担掘开石门水口。西路军:以龙骧大将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领的步兵团从淮泗中间向许昌、洛阳开入。
25、沈田子在战场上是能够以一当十的猛将,凭借一股豪气总能打对方措手不及;
26、将死之徒,忽然也来了脾气。慕容超宁死不降,城破后被俘,三千慕容王室子弟尽数被屠。慕容超本人则被押往建康,斩首示众。南燕至此灭亡。
27、刘裕奠定洛阳后,收不到朝中为他“加九锡”册封,瞬间勃然大怒,远道而来派左长史王弘回建康责任追究。因而刘裕北伐的效果,连它的敌人都看得清楚搞清楚,大厦王赫连勃勃在刘裕奠定长安后说:“裕不可以多做停留,终将南归”。
28、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刘裕终于收复了河南全境。大军进抵潼关,与诸部汇合。又一阵猛攻猛打,才终于攻破潼关,收复长安,后秦灭亡。
29、比起苻坚统一北方来说,刘裕可谓生不逢时。因为他要想统一天下的话,就必须除掉两个强大的对手——胡夏天王赫连勃勃和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这两个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30、桓温去世后,桓氏继续掌握长江上游的兵权。为了对抗荆州方面的力量,东晋在扬州一带新建立一支北府兵。不过让人头疼的是,这支北府兵竟然和桓玄勾结。403年,桓玄顺利攻入建康,桓玄称帝,改国号为“楚”。实际上东晋在这时候就已经灭亡了。桓玄称帝后,为了解除北府兵的威胁,大量撤销、杀害北府兵中的上级将领,提拔其下层寒门子弟,刘裕、刘毅等寒门庶族就在这时候开始崭露头角。刘裕掌权,走上了桓温的老路刘裕,是原籍徐州彭城人,其家族是北方士族。不过刘裕的父亲早亡,其家庭就沦为了寒门。刘裕早年曾砍柴于镇江、躬耕于丹徒,“樵渔山泽”。北府兵组建后,刘裕参军,成为了孙无终府司马,后来成为北府军首领刘牢之府的参军。东晋末年,随着刘牢之一起镇压浙东起义,被升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31、王镇恶出色的指挥才能善于洞察先机,抓住对方的弱点并且一击致命;
32、关中诸将内讧,一直盘踞朔方,对关中虎视眈眈的胡夏皇帝赫连勃勃,趁机集合二十万大军大举南侵。
33、然而,刘裕统一天下的真正阻碍,并不在赫连勃勃这个形同马匪的胡夏政权,而在于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
34、北魏崔浩不但辅佐拓跋嗣治理北魏,同样的在军事上他也颇具眼光,刘裕北伐后秦之时,拓跋嗣想要趁机占便宜,唯有崔浩反对,因为他认为在刘裕手中北魏绝对逃不了便宜,事实证明崔浩的眼光没有错,北魏大将长孙嵩率军三万尾随刘裕,想要在刘裕和后秦鏖战之时偷袭,没想到被刘裕以两千人在黄河边上击败,也就是此战“却月阵”昙花一现般地出现在了历史上。
35、再者,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虽然未必是南燕引发的,但南燕与东晋有边境摩擦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刘裕抓住“南燕浪子野心”这一点大做文章,其他人还能怎么反驳呢?
36、在这次交战中,刘裕在战术上采用步、骑、车3个兵种协同作战,有力地遏制了燕军铁骑的强大冲击。说明此阵法防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顶住了燕军铁骑的冲击,但是在攻击力方面却表现的明显不足。此后,刘裕就一直着手完善这个阵法。
37、当然和刘裕正面交锋就算是赫连勃勃他自己也没有信心,然而刘穆之的意外死亡给了赫连勃勃机会,在这之后趁着刘裕手下将士内乱长安群龙无首之际,击败刘裕帐下朱超石、朱龄石、傅弘之等诸多北府名将,唯有檀道济当时跟随刘裕南下而侥幸逃过一劫,也就是这次大战让后来的刘宋时期的大将凋零,直接导致刘义隆无将可用,唯一一个檀道济自己还不信任。
38、为彻底击败魏军,刘裕率军渡过黄河,命勇士千人列阵在黄河北岸,与3万魏军死战。
39、应该说,这个时代的豪门士族,缺乏一位类似于王导和谢安这样的领袖。如果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融合,刘裕北伐估计也会像桓温北伐一样虎头蛇尾。
40、图2永嘉之乱后移民南迁的路线和迁入地区的分布
41、刘裕主力军进到黄河后,拓跋嗣担忧刘裕趁势攻击自身,在黄河北岸布置了10万步骑。晋军被水冲洗到北岸的船舶,“水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被北魏军队虏获后所有击杀。因此刘裕指令晋军登北岸和北魏军战斗,以却月阵击败北魏军。7月,刘裕精兵到达潼关,他没攻击潼关,而是先打蒲坂,将蒲坂攻破后,由王镇恶带领网络水军从黄河入渭,抵进长安。
42、刘裕主力军紧跟三路前峰以后,它的战舰从建康水路进到淮河和泗水,以后进到彭城(今徐州)驻足,等候泗水和黄河河堤的开启。在刘裕停留彭城期内,正前方上下齐心。
43、倒也不是没人,比如说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愉,便不满刘裕擅权,打算撺掇一帮士族收拾刘裕。结果刘裕先发制人,把王愉全家给都给灭了,只剩下个小孙子王慧龙跑到了北魏。
44、刘裕审时度势,数战皆胜,围点打援,拒绝表面上恶臣服,全面占领南燕土地。可以说刘裕的第一次北伐是相当成功的。第二次北伐,刘裕趁后秦皇位更迭,内部不稳企图一举灭亡后秦。刘裕分两路进军,一路由自己率领,从彭城北进,黄河向西,一路由王镇恶率领,由洛阳西进,另有沈田子率少量兵马从巴蜀进军袭扰关中。不料此次北伐却出现了意外,刘裕大军沿黄河西进,北魏担心对自己不利,沿途派军监视,并不断袭扰刘裕军。刘裕不胜其烦,一上岸北魏军却又不正面接战。这极大的延迟了大军进军的速度。同时王镇恶军孤军深入,后勤不济,几次差点断粮,幸好得当地百姓救助。但这也不是办法。
45、结论沈田子杀掉了王镇恶,自己也被王修所杀,最后王修也被刘义真所杀。从此之后,外族还没有来,自己先杀了一光。刘裕迫不得已让刘义真撤销,而刘义真撤销时又对关中老百姓大张旗鼓掳掠,因此,关中人的内心背驰。
46、这说明刘裕出身的京口集团,经过桓玄清洗和卢循之乱以及惨烈内斗,已经后继无人了的事情。而总攻关中,巴蜀汉中出兵数量微弱到搞笑,荆州这一路沈田子兵少将寡,这也说明荆州和巴蜀的残破和军队的衰弱。
47、刘裕能凭借“却月阵”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除了在南燕时期积累的经验之外,那就是朱超石临阵指挥能力极强,东晋士兵面对敌军可以坚守不退,才能更好的利用强弓硬弩进行杀伤。
48、高祖书素拙,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彼四远,愿公小复留意”高祖既不能厝意,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便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势亦美”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宋书》·卷列传第刘穆之王弘
49、北燕是慕容垂的养孙慕容云所建,可他是高句丽人,又称
50、而后秦姚泓,不仅要面对刘裕10多万人马的攻势,还得防着大夏随时偷袭自己。可谓是腹背受敌,难以应对。
51、2月,王镇恶部攻破渑池,到达潼关;中单军沈林子打进蒲坂(今风陵渡)。因为蒲坂“薄阪城坚兵多”无法攻破,因而中单军沈林子和西路军王镇恶部汇合,两军对垒协同进攻潼关,但是攻不下,产生僵持。
52、世称将佐归思,裕之饰说也。……夫裕欲归而急切篡,固其情已”。但王夫之依然肯定了“裕之北伐,非徒游行示威以逼主攘夺,而无志于中原者,青泥既败,长安沦陷,登高作业北望,慨然流鼻涕,志欲再举”;他也将刘裕与曹操相比,称之用工虽然有不够,而“为功于天底下,烈于曹操”。显而易见也包含了对刘裕北伐成功的毫无疑问。刘裕为什么要消灭后秦?后秦于隆安四年(公元前400年)初次击降西秦以后,又于隆安五年(公年401年)击灭了后凉,势力暴增,变成那时候中国西北地域最强大的国家。义熙五年,后秦弘始十一年、夏龙升三年(公年409年),秦、夏两国之间持续出现了争霸。当初四月,夏主赫连勃勃率骑兵队2万攻秦,抢掠平凉的杂胡7000多家,进兵屯于依力川(今甘肃省平凉市)。九月,秦主姚兴率军还击夏军,秦军惨败,秦将姚榆生为夏军活捉,左将军姚文崇等拼命敏战,夏军才退走,姚兴也退还长安。
53、东晋自淝水之战后的几十年时间,孙恩之乱,桓玄之乱,连番大规模的内战,将益州、荆州、扬州、江州这些主要地域,全都被打残了。因此,此时东晋真实的国力,其实十分薄弱。
54、千万别高估政治家的节操,他们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为了追求既得利益,连父母和子女都是敢算计的。
55、东晋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司马德文,面对前来逼其禅位的刘裕使者,欣然从命,事后还对左右说道:这是我心甘情愿的。
56、如果不对刘裕加以限制,放任他北伐南燕。以刘裕的军事才能和东晋的强大,灭掉南燕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一来,刘裕的力量必然会成倍增长。届时,东晋的豪门士族又拿什么来制约刘裕呢?
57、由此,刘裕最终奠定了自己在江左无法被人撼动的地位,最终推翻了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东晋政权,建立了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
58、于是刘裕一路势如破竹,攻破建康,并最终追斩桓玄。至此,以谯国桓氏为代表的世族势力彻底衰落,以刘裕为代表的寒族(或称次等士族)势力要强势崛起了。
59、无论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还是鲜卑拓跋珪建立的北魏都是出自游牧政权,此时正处于上升期没有达到巅峰。况且鲜卑和匈奴向来是擅长骑射而北方又是他们习惯的战场,所以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如果强行北伐难度可想而知。最好的办法是东晋凭借雄厚的国力慢慢的和胡夏和北魏耗,就像千年以后的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那样通过时间和国力的差距来抹平对方在骑射上的优势。
60、原因还是之前说的那些,刘裕并没有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扶持刘毅对抗刘裕,只是为了制约刘裕,而不是为了反对刘裕。
61、因为豪门士族喜欢有文化的人,刘裕希望向豪门士族积极靠拢。虽然他的做法比较可笑,但他的态度是很诚恳的,简而言之一句话——孺子可教也。
62、可以说,刘裕的北伐并非简单的树立权威,更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军事行动。
63、在这种情况下,刘裕的北伐成功,说到底是刘裕个人军政才能的成功,并不是东晋国力军力鼎盛的体现。
64、刘裕的军事能力足以硬抗北魏,但是真要渡过黄河,河北决战,就是太大的军事冒险,一旦失败,不仅可能连淮北都保不住。而且国内也会出大乱。
65、刘裕部下大多是军官出身,没有什么行政经验。刘穆之不仅要负责主薄基本的文书、机要、参赞、度支等事务,在刘裕军府初立的情况下,还要承担政治机构的组建工作,为刘裕夺取政权提供人事、组织基础。刘穆之出色的识人用人能力在这一段时间发挥了极大功效,凡是他举荐的人,刘裕不任用,他就一直坚持推荐,他很有底气的向人宣称:“虽然我不能像古代贤人那样每推荐一个都是贤士,但我也绝不推荐没有才能的人。”在他的努力之下,刘裕的军府迅速充实了一大批优秀的庶人寒士,各项行政职能部门初具规模,这使得刘裕完成了从军阀到权臣的基本过渡。刘裕对刘穆之的信赖也越发加深,遇到大事,特别是政治方面的,都向刘穆之咨询。
66、桓温坐镇荆州后,也一度准备顺流而下,取代东晋。但鉴于自己的威望不够,桓温决定发动北伐战争,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桓温的北伐取得了成就,他收复了洛阳,一度攻入关中,但是他也不会将太多的兵力陷于北伐战争泥潭,毕竟他的目的是为了称帝。桓温末年的确控制了东晋朝政,但由于自己年龄太大,以至于还未称帝就去世了。
67、虽然刘裕已经年过半百,但此时的刘寄奴正在其人生最为志得意满的阶段。要知道,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士族门阀几乎垄断了庙堂中的一切。所以,出生于寒门(自己号称是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的刘裕几乎没有踏入朝堂的机会,只能在年轻时期就投身军旅,通过军功积累自己的政治地位。当然,刘裕是幸运的,因为他投身的是东晋最为精锐的“北府军”,而此时“北府军”的统帅是名将刘牢之,对刘裕的才能极为赏识。终于,刘裕依靠在战场上的一刀一枪的搏杀,打通了来通往庙堂的通道。
68、刘义真是刘裕的次子,根据史书的记载,他“美仪貌,神情秀彻”。但是刘裕生子比较晚,虽然刘义真排行第但他出生于407年,当时只有11岁,还是一个孩子,根本无法处理具体的军政事务。刘裕安排刘义真担任雍州刺史,只是让他做名义上的主将,实际上的工作则由几位心腹将领负责,但这个决定也是一个错误!
69、在我写刘裕成为执政官的文章时,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执政官王谧去世之后,豪门士族最初的计划是刘裕成为扬州刺史,朝廷内务由孟昶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刘裕得其名,孟昶得其实。可见在豪门士族最初的规划中,孟昶就是用来制约刘裕的,而且豪门士族相信孟昶有这个能力。
70、此前刘裕曾经打算收复蜀地,可惜粮草耗尽,外加内乱不断,只能罢手。这回收拾好家里以后,他再次出征。
71、朱元璋的四面开花战略之所以大获成功,首先是因为论南北力量对比,元末南方确实是压倒性优势,四分五裂的北方,并不存在一个类似北魏的强权,头号强敌王保保是个四面受敌的军阀,连大都城都没入主。
72、417年,东晋权臣刘裕灭掉后秦,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长安,拜谒了汉高祖刘邦的陵寝,并且在未央宫大会群臣。此时关中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刘裕之手,然而他非但没有没保住这里,而且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几乎将这次北伐的战果丧失殆尽,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73、史载刘穆之病逝是因为刘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刘裕消灭后秦后,随着威望空前提高,政治欲望也迅速膨胀,他派王弘从前线回到建康向皇帝上表,请求授予刘裕九锡。九锡是九样仪仗用品,历来大臣被授予九锡,都是皇帝将禅位的象征。这也是刘裕在向世人昭示,他不久便要接受禅位当皇帝了。这本来与刘穆之没有关系,但他对刘裕派来上表的人选非常纠结。他自视是刘裕的头号心腹,又是坐镇大本营的重臣,这种事理当由他来领衔上表,但刘裕事先没有跟他通气,本性高傲自负的刘穆之心里很不痛快,竟然因此发病而死。
74、刘裕率领晋军一路高歌,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大破北魏,相继收复了淮北、河南、山东以及关中等地,并且成功光复了洛阳、长安两京。因此,刘裕北伐实际上已经无限接近成功,他收复了中原的绝大部分地区。
75、孟昶也是豪门士族的一员,但豪门士族并不是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而是众多没有隶属关系的个体联合。换而言之,他们对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76、所以,后秦内战给刘裕争取到的机会,就是收复河南地区轻轻松松,但是在潼关和后秦主力,完全是实打实的硬仗,正面打垮了对手,令姚绍这位后秦宿将兵败愤死。
77、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下令讨伐桓玄。接着,桓玄击败司马尚之率领的朝廷军,而刘牢之则因为忌惮司马元显而选择投降了桓玄。桓玄称帝后,北府军惨遭清洗,一众猛将陨落殆尽。刘裕则是其中硕果仅存的少数人。
78、所以在刘裕之前的数次北伐中,门阀士族的地方势力朝廷根本指挥不动,甚至一旦朝廷大军在外,地方势力还要蠢蠢而动。但是经过孙恩的农民军起义士族在地方上的实力大减,后来又有剿灭桓玄,地方上的门阀势力再次得到清洗。到了刘裕出兵北伐之时门阀士族的势力已经无力对抗中央。
79、这还了得?那时候刘裕刚好手痒,要不就拿你练练手好了!于是大军出征,直奔南燕而来。慕容超当时就慌了,但是他手下也是有能人的,比如说公孙五楼,他就为慕容超出了不少主意:
80、宋武帝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之称,是南朝的开创者。在废晋立宋之前,他可是东晋王朝最为倚重的名将。公元409年,北方的南燕发兵侵扰淮北,刘裕便以此为由兴师北伐。
81、刘裕先后派朱龄石、朱超石兄弟和蒯恩率偏师增援,却无形中成了添油战术,一个个在赫连勃勃的大军进逼下,相继兵败身死。
82、只要外面乱成一团,那么蜀地就能安稳过日子。可惜刘裕把东晋的刺儿头挨个儿都收拾了一遍,实在是没事干了!只能对蜀地下手了!
83、朱超石马上命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但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弓弩发挥不出作用了。
84、特别是最后一次北伐,刘裕趁着后秦皇帝姚兴病死,宗室内乱的良机,出兵誓师北伐。他先收复河南,并在黄河沿岸,以“却月阵”的全新战术,歼灭3万北魏骑兵,之后攻破潼关,歼灭后秦军队主力,将其一举攻灭。当此之时,天下震动,群雄束手,称得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5、可在寒人逐渐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背景下,缺乏约束力和组织力的豪门士族自然会出现分化,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86、南北朝时代政治制度尚处在由汉魏向隋唐过渡的时期,政府职能体系不完备,分工也不细致,隋唐近世以来世界通行的职业文官式政治没有形成规模,很多时候政府部门职能过于宽泛,很容易出现越权交叉现象。魏晋、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代,出现很多一能全能、一官全兼的人物,如蜀中四相,吴之陆逊、诸葛恪,前秦之王猛,东晋之谢安,既管政事,又管打仗。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政治制度尚不成熟,另一方面是皇帝的用人套路出现失误,对强力人物过度依赖,忽视了对整个国家政治运作机制的建设,这是典型的人治观念作祟。这种现象的危害是真正的腹心之患,一旦发作,伤根动本。
87、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淄侯植并送路侧。植称颂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行,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皆歔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三国志·魏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88、虽然还有人不断地说:现在北伐南燕的时机不成熟。但刘裕已经把舆论造得沸沸扬扬,北伐光复中原又是东晋的政治正确,所以反对派也只能嘟嘟囔囔地发牢骚,却不敢公然顶撞刘裕。否则刘裕几顶大帽子扣下来,孟昶和谢裕等人在一旁摇旗呐喊,其他豪门士族再跳出来几个落井下石,这事又该怎么收场呢?
89、比如,曹操赤壁之败、符坚淝水之败,再比如,刘裕之失关中。
90、于是,刘裕的北伐军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奇怪景象。公元417年(熙十三年)正月刘裕大军水陆自彭城北上,到了三月刘裕的水军沿着淮、泗入清河,准备进入黄河西上。此时,北魏骑兵在北岸开始了“尾行随扈”。于是,双方隔岸向往,看似相安无事。但是买这种“平静”之下其实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北魏骑兵不断袭扰,甚至对于落水后漂到北岸的东晋将士和水手肆意屠杀。北魏的如此行径,不仅引发了刘裕的愤怒,更让刘裕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刘裕决定一劳永逸的解除北魏骑兵带来的威胁。
91、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宋书》·卷列传第庾悦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