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94句)
居里夫人简介及事迹
1、“有,一克镭,以便于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2、①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
3、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4、居里夫人是一位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伟大科学家,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荣誉头衔,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5、今天是2021年2月25日,欢迎来到读书种子好书推荐的第5期,本期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居里夫人的故事》。
6、③孔祥瑞,男,52岁,中共党员,高级工人技师,现任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先后在天津港一公司、六公司固机队作司机、任队长。 孔祥瑞同志是伴随天津港建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
7、因此,波兰人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俄国人的威胁和压迫之下,生怕不小心被俄国人发现自己还惦念着祖国波兰。
8、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年,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9、居里夫人在实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
10、开幕式马上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不顾众人,忽然从主席台上快步走下来,捧着鲜花穿过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居里夫人深情地亲吻了她,轻轻推着她的轮椅向主席台走去。回到台上,居里夫人向大家介绍,这位老人就是自己少年时代的欧班老师。会场里的人见到这情景,都向这师生俩投来羡慕敬佩的眼光,全体起立热烈地鼓起掌来。这位八十岁的老人的脸上挂满了激动幸福的泪水,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之后,对她还是那样热爱,那样尊敬。
11、玛丽亚不明白命运为什么对她如此不公,可她别无选择,只能坚强地成长。
12、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
13、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14、玛丽亚从小就特别能吃苦耐劳,学习非常专注。在中学,她已经掌握了英、德、俄、法、波兰等5国语言,中学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她渴望着继续学习,但为了帮助家庭和积攒学费,她不得不在乡村当了一名家庭教师。6年后,她带着一包旧衣服离开家乡,到巴黎求学。
15、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6、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研究镭的放射性时,必须用沥青铀矿的废渣做原料来提取镭盐。居里夫妇没有实验室,只好在一个废弃的破棚屋里做实验,大部分提炼工作就在院子里进行。因为请不起帮工,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居里夫人都穿着布满灰尘染满试剂的工作服,既是学者、技师,又是工人。每天用一根和她人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棍,在大锅里搅拌着一堆沸腾的沥青矿渣,烟熏着她的眼睛和咽喉。到了晚上,她累得筋疲力尽,饭也吃不下。在这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了增加收入维持实验,居里夫人还兼着一所师范学院物理学讲师的工作,而且这时他们的女儿才两岁。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工作,他们终于从8吨铀矿废渣中成功提炼出0.1克的镭盐,分离出放射性极强的两种新元素,一种起名为钋,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另一种起名为镭,意思是放射性元素。
17、战火下的童年激发了她求知的欲望,居里夫人幼小的心灵就懂得了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18、 父亲在她最初人生路上的指引,造就了她在科学领域成就。
19、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20、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沣东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的韩思瑶,一个善于思考、爱好广泛、既活泼开朗又偶尔腼腆害羞的女孩。很高兴能在《悦读悦美》中为大家推荐好书并分享我的读书感受。读书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一直坚信,只要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就能让我们在知识的山峰上,越登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来越壮阔。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好书是《居里夫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书的作者一起来感受和体验居里夫人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吧!
21、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所镭研究院,开展治疗癌病工作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向她捐赠了一克镭。
22、玛丽生活很艰苦,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每天只用面包和茶水充饥。为了节省费用,整个寒冷的冬天,她只用一两桶煤球。每当天一黑,她就到图书馆去,因为那里有煤气灯和暖气,不用饱受寒冷的煎熬。她总是端正地坐在一条长凳上,贪婪地翻阅着书,直到图书馆关门。有一次,玛丽在图书馆看书,她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拼命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结果,因为忘记了吃饭而晕倒在图书馆里。
23、作者希望这本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能给青少年朋友们带来阅读的欢愉与振奋。希望青少年朋友们由衷地喜欢上这位精彩绝伦的夫人。从而萌生自己一生的伟大志向,并且矢志不移。同时,作者也告诉青少年朋友们:其实,诺贝尔奖离你们并不遥远!
24、回家后,玛丽一边照料生病的父亲,一边做家教,即使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她在一位实验室工作的堂哥帮助下,开始尝试做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取得一个个小小成功,让她倍受鼓舞、兴奋不已,这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可当时已经24岁的她除了拥有一张中学文凭外,什么也没有,似乎前途渺茫一片。她该何去何从呢?接下来的就是她的逆袭故事了。
25、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原籍波兰,法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为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
26、父亲和哥哥告诉她: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
27、“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2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5)
29、居里夫人的全名是玛丽亚·斯科沃多夫斯卡·居里,是波兰人的后代,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华沙。
30、1922年5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据国际理事会的决定发出的邀请,参加上年设立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初任委员,后当选为副主席。为此,经常去日内瓦出席会议。
31、终于,玛丽亚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巴黎,她可以进大学学习了!
32、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33、《居里夫人的故事》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埃列娜·杜尔利为青少年朋友们所撰写的一部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以客观、生动的笔调讲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逆境中成长、执着于科学精神、自强不息的一生。作者杜尔利在写这一本传记时,参考了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所写的传记,她以自己出色的写作方式,客观、生动的笔调,讲述了居里夫人克服困难的坚强个性、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以及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34、 埃列娜·多丽(EleanorDoorly,1880-1950),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多丽出生于牙买加,后因父亲过世而迁居英国。她的姑妈收养了她,并供她在法国一所学校学习。因此多丽一生钟情于法国,写下了三部法国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法布尔、巴斯德和居里夫人,其中《居里夫人的故事》荣获1939年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大奖。
35、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放射性元素的母亲”,一生两次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但在其中年时期,丈夫不幸丧生在马车的车轮底下。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所以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中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她能说出世上每克镭的所在地,这是她最杰出的地方。1934年她因白血病逝世。直到她死后40年,在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镭射线在不断释放。
36、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37、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₂,测得镭原子量为2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
38、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39、1900年3月,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40、居里夫人在实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41、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42、在经过和家人的商量后,玛丽终于答应嫁给皮埃尔了。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骑着自行车度过了美好的蜜月生活。之后,他们便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之中。即使在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两个人依旧抓住一切时间进行科研。
43、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44、居里夫人是一位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伟大科学家,然而法国有关部门对待他们的工作所给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对于他们的科研成果反应是迟钝的。
45、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姐姐幻想到巴黎学医,他们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去巴黎求学的费用。最后姐姐先到巴黎去,她留在波兰挣钱供姐姐上学。
46、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
47、居里夫人全名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华沙,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8、1906年4月19日,不幸发生了。皮埃尔在街上不慎滑倒,被一辆没来得及刹车的马车夺取了生命,玛丽失去了她的丈夫。
49、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使她们念念不忘的祖国。
50、为了从一吨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废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
51、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52、居里夫人的原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1867年,她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的物理老师,母亲是女子学校的一位校长。父母亲对待教育事业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了玛丽爱学习的好习惯。玛丽有兄弟姊妹5个,九岁那年,她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离开了人世。自此她的父亲一个人养育5个孩子,再加上当时战乱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变得非常拮据,这让少年时期的玛丽在承受丧母之痛的同时,还要考虑家里的生计。尽管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了,但她选择了回家帮衬父亲养家,同时也为了帮助姐姐去法国求学,她便去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这份家教工作在遥远的农场里,身处异乡,条件艰苦,但玛丽一边教农场的孩子,一边坚持自学。为了生活,这份家教工作她坚持了三年半才回到华沙。
53、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łodowska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54、日子一天天过去,玛丽亚的生活被太多无用的事情占据着。她甚至渐渐变得有些麻木了。她每天跟一群愚蠢的、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学生在一起,她曾经远大的梦想都好像被一天天地腐蚀掉了。
5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玛丽制造出了第一辆“X线流动车”,这种车能供给X光机电流,发出X射线,帮助伤员得到更快的诊断和救治。
56、居里夫人一生的道路是坎坷的,但她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57、要知道,她那时才10岁啊!10岁的她就能为缺乏勇气的国王扼腕叹息了!可见,她懂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58、1896年8月,玛丽通过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职称考试。得到理化学校校长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玛丽谋得职位,在该校物理实验室工作,与比埃尔(室主任)共事。
59、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实验仪器很少,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
60、居里夫人本名叫做玛丽·居里,在1867年11月7日的时候出生于华沙,是法国著名的波兰籍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化学家。
61、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62、 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从小艰难的生活培养了她独立的个性和坚强的性格。从小睿智的她在家庭经济原因无法求学的情况下,为了支助姐姐上学,不得不先后到两个家庭做家教,原以为第二个家庭会更好,却不是想象中那样,她的父亲给居里夫人(玛丽)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你要能适应任何环境,不断地忍耐、学习、才能发现真理。”
63、读完《居里夫人的故事》这本书,居里夫人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女科学家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她勤奋的一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作者通过居里夫人的经历告诉广大读者,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甚至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去创造。
64、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65、《居里夫人的故事》作为一本人物传记,与一般传记平实的语言风格不同,它用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居里夫人坎坷而曲折的一生,展示了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的形象。
66、居里夫人的成就不仅包括了开创放射性理论,还发明了分离放射同位素的技术,并且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的元素,真是因为她的这些发现,人们才将放射性同位素运用到了治疗癌症的医学技术当中。
67、居里夫人是波兰人,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女科学家,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被人们尊称为“镭的母亲”。她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和受到世人的无限敬仰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因为居里夫人深深懂得,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细心严格的教诲,自己是不可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的。
68、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69、 我们要学习居里夫人那匠人、不屈的精神,让我们也变成一个不向困难屈服的人吧!
70、1900年3月,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71、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72、去读一读《居里夫人的故事》吧,你一定会被她所打动。
73、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74、1921年,根据战时笔记整理,写成《放射学和战争》,出版于巴黎。
75、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扩展资料:居里夫人简介:
76、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
77、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枣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78、他们的第一枚奖章是英国赠与的,由于他们发现了放射性新元素钋和镭,开辟了放射化学这一新领域,1903年英国皇家学会邀请他们夫妇到伦敦讲学,并授予皇家学会最高居里夫人的荣誉——戴维奖章。1903年底,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拓展资料:经典语录
79、后来,玛丽亚上学了,她不但十分聪明,学东西的速度远远超出常人,而且她学习时的专注程度也是无人能比。
80、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非常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和刻苦的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次次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作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许多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81、为人父母的居里夫人在教育子女上,也有自己的法则:
82、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35年,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83、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
84、科学院院长晓发尔:玛丽·居里,您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和为科学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者,我们向您致敬。
85、1934年7月4日,玛丽在一家疗养院逝世,时年67岁。
86、但生活并不总是如理想中那么顺利,玛丽亚来到的第一个家庭非常富有,他们看不起身为家庭教师的玛丽亚,不愿意与她多说一句话,不仅如此,他们还克扣玛丽亚的薪水,为了节省油钱,不允许玛丽亚晚上看书。他们虽然很富有,但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87、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
88、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
89、此后,玛丽亚沉浸在学习的天地中无法自拔。她开始用法语写自己的名字——玛丽。
90、作为家庭教师,玛丽亚每天的生活都十分单调却忙碌,她要给孩子们上课,要批评调皮的孩子、摇醒沉睡的孩子、还要迫不得已陪别人下棋、散步和跳舞……当然,她还在坚持每天学习。
91、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92、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93、有一次,身体虚弱的玛丽在公众场合晕倒了。还好在姐姐和姐夫的精心照料下,她恢复了健康。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