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公认排名第一的古诗(48句)
中国公认排名第一的古诗
1、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2、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唐代边塞诗人。《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诗的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这诗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喜此诗者甚多)
3、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4、译文:女词人李清照这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5、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6、《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8、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⒃鸣啾啾。
9、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长沙大学等迁徙到了西南地区的昆明,组建为了西南联大。1938年7月,教育部命令各校呈校歌、校训。冯友兰就为西南联大写下了这首校歌《满江红》。“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之精神深深浸润入了校歌之中。校歌歌词精炼、典雅,始叹南迁流离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集中反映了联大精神,并表达了对中国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
10、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11、诗人自天宝十四年(755) 安史之乱爆发 ,就开始携带家小由奉天先到白水 ,由华州往秦州。乾元二年末 ,达成都 ,后由绵州泊梓州、阆州 ,大历元年 (766) 达夔州。十余年间 ,诗人辗转流徒 ,到处作客 ,生活无着 ,备受折磨 ,穷愁潦倒 ,多病缠身。“右臂偏枯半耳聋”。《( 清明》)“牙齿半落左耳聋。”《( 复明》)“卧愁病却废”。《( 客居》)“眼复几时暗”《( 耳聋》) 。诗人耳聋、眼花、脚废 ,还有消渴症(糖尿病) “病肺”、 ,半身不遂等。试想 ,一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路津”胸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诗人 ,现在落到如此境地 ,又独自登台 ,面对苍凉萧条的秋景 ,其感慨若何 !
12、(预习)部编4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13、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14、诗人陈泰灸评价:这本年选,在当代众多选本中,极具包容性,传承性和年代感。一年一集,显现出选编者对当年诗歌发展脉络的把握。每集都有各自的特点。可能某一年有的诗人在歌唱,有的诗人在蛰伏,但6年整体来看,大致反映出中国诗歌发展曲线。我觉得,这种史料性,资料性无可取代。
15、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6、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17、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关雎》首爱情抒情诗,久流传民间;很好的显现了当时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19、诗鬼——( 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诗神——(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主张“诗贵传神”
20、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21、三大名楼的美,除了建筑艺术美的本身之外,还有湖光山色之美,更有赞美其楼的诗词和文章之美。楼阁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和时代变迁,从建成到毁坏再到重建,不知更迭了多少次,其最初的模样和韵味不知今存几许,但文人雅仕的诗歌和文章至今鲜活如初,入木三分。
2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23、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24、诗人王桂林评价:一部年度诗歌选本,最终给读者呈献出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风貌、气质,这个选本之所以编选这些诗歌而不是那些诗歌,最终都取决于编者的诗歌理想和诗歌态度。邱华栋、周瑟瑟他们不仅有着多年成熟的独具特色的诗歌写作经验,也有着多年成熟的诗歌选本编选经验。从历年来他们编选的诗歌年选受到诗人的欢迎程度和市场表现看,这本延续以往编选体例的《201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依然是可靠的,是值得信任的。这个选本不仅仅有它相对严苛的诗歌编选标准,更重要的是让读者不但可以读到他所熟知的诗人诗作,还能就某一群体、某一类型的诗人进行相对全面的检阅。从本年度诗选编选的倾向性来看,编者更愿意让读者看到中国当代诗人自由的、解放语言的写作,倡导诗人走向户外,进入鲜活的生活场景,进行在场的诗歌写作。而不是那些终日趴在书斋里的写作。诚如周瑟瑟在这本书的编后记所说,“只有走向户外,才能摆脱庙堂的囚禁,才能找到独立的自己。只有走向户外,才能获得语言的解放,才能开辟新的当代诗歌的道路”。我同意他的观点,也相信他所倡导的这种诗歌写作方式能使诗人写出“热气腾腾的诗”。《201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也必然会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诗歌阅读体验。
25、这首诗备受后世称赞,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26、《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8、 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29、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30、前不久,苏轼邀笔者吟诗作赋,共饮一曲,笔者问还有谁?苏轼告知还邀了李白。笔者思来想去,两个大男人,小女子作甚,于是推托有事回绝了。
3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2、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33、 城壕固护教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镜平如坻。
3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5、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6、诗祖——一般指中国古诗的创始人尹吉甫、屈原和荀况。
37、译文: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38、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9、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40、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1、 李白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寿山龙泉寺隐居三年,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明人胡应麟说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这首《静夜思》就是这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此诗极为流行,有唐人的地方就有这首诗。(中外皆知,中华第一诗!但这首诗太短,还不足以代表中华文化的深和美!)
42、译文: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
43、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定下这开篇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44、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45、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46、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7、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