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93句)

时间2023-07-02发布admin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

1、(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

6、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7、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8、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9、(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1、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2、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孔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6、(译文)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时)许多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地考察;许多人都喜爱他,也一定要认真地考察。”(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

17、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孟子》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9、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0、(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21、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2、(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24、  (译文)穿衣服需注意整齐,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25、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6、(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27、(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28、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2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0、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3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o述而》)

32、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4、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3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36、译文:做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敌对者感到高兴。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38、(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3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0、(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41、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2、  (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43、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

44、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5、(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6、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47、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4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o子路》)

49、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50、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52、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53、(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54、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o里仁》)

55、(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56、(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向愿干一番事业、素质高的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却只有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

57、译文:天边的夕阳把晚霞染得一片昏黄,笼罩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村落,黄昏的暮霭里,乌鸦栖息在古树光秃秃的枝干上。这时有一只鸿雁飞来,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菊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5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5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6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6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o卫灵公》)

6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6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孔子《大学》

66、(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67、(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68、孔子这句话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

69、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

70、(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71、(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劳敏捷。”

72、(论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4、(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75、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76、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7、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78、(家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知耻近乎勇。

79、1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o大禹谟》)

80、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81、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2、(译文)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这句话道出了一条重要的交友原则,朋友之间的交往,要不含任何功利之心,这样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如果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一旦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很容易断绝,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

83、              --《韩非子》

84、(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85、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86、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8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88、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89、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90、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91、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9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