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刘禹锡最著名的三首诗(74句)

时间2023-08-13发布admin

刘禹锡最著名的三首诗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首联说猿鸟畏诸葛亮军令,风云护着诸葛亮军营的栅栏,描写其治军威严和气势,一扬;颔联写诸葛亮运筹帷幄,结果刘禅还是投降,长途乘坐驿车送往洛阳,蜀汉灭亡,一抑;颈联出句称诸葛亮才能好比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

3、黄庭坚曾向苏轼读过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苏轼听后,赞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4、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刘禹锡最著名的三首诗)。

5、楚客欲听。刘禹锡、苏轼、王安石、杨万里的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路傍曲」刘禹锡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6、为了换位思考,更接近作者的本意,我读了许多刘禹锡的诗,考虑过诸多问题。比如,刘禹锡作为一个朴素唯物主义者,是否本身对佛道之教有所排斥?刘禹锡受到王叔文的提拔而青年得志,为什么他在流传的几百首诗里没有怀念王叔文的篇目?与刘禹锡酬唱颇多的白居易和令狐楚又是什么地位与性情?

7、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8、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不要说什么毁谤的话如同巨浪那么可怕,也不要说什么被贬谪到外地任职的人如同泥沙一样,会沉入江底,不得翻身。千淘万洗的磨炼虽然辛苦,但只有滤尽所有的泥沙才能发现真正的黄金。

11、《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12、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13、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别苏州二首」刘禹锡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

14、作为自然之物的牡丹,本来无所谓格调高底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前两句写芍药与荷花的格调情趣,为下一联描写牡丹做了铺垫。后两句也并不直接描写牡丹,而是以人们对牡丹的喜爱,来烘托出牡丹高贵不凡的品格和雍容华贵的姿容,千百年来成为了赞美牡丹的杰作!

15、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刘禹锡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16、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17、此诗被公认为讽刺权贵,其中让权贵们暴跳如雷的点在于,“桃树”是对他们的暗喻,这些争名逐利里的人都是我刘禹锡的后辈,狂妄之情溢于言表。

18、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杨柳枝》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1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20、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

21、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22、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竹枝词九首」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23、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王安石丶刘禹锡什么代的诗句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2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至塞(sài)上单(dān)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5、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26、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

2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8、作为诸葛亮头号粉丝,杜甫除了《八阵图》外,还有其他几首歌颂诸葛亮的诗

29、作者在这首诗里借用泥沙和黄金来比喻沉沦和成就,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意,让读者很容易就获得一些感悟。万事万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要经过千淘万漉,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

30、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31、这是入榜的唯一一首五言诗,是刘禹锡五言诗的“压卷之作”。

32、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33、虽然对诗人而言,这种自嘲是一种相对而言很轻的感情,它不是悲,并不牵扯到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也不是在感慨人生的难以捉摸,反倒是有“种桃道士去哪里我不知道,反正我老刘是又回来了”的调侃之意。

34、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35、唐代刘禹锡写的诗《蜀先主庙》,有着当时的历史背景,永贞年间士大夫们以打击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进行改革,叫永贞革新,刘禹锡是这次革新集团核心人物之但这次革新还以失败告终。

36、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暗含六朝古都昔日繁华和今日荒凉之对比。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地方上藩镇割据不断。所以,刘禹锡此诗有借古喻今之意,他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7、贞元二十一年,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刘禹锡作为王叔文的d羽,受牵连贬谪为连州刺史(今广东清远下县),上任途中又遭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38、昔日楚国诗人屈原因嫌楚地祭祀迎神的乐歌太过鄙陋,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作《九歌》。

39、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1、在此前提下,要求诗情具有持续度,得以从一两首诗中归纳出诗人的稳定性,或者,因为用大的人格框架去衡量诗人,从而否定那许多瞬间的真实性,对它而言是不公平的。

42、秋夜的湖水和天上的明月相映生辉,湖面风平浪静,景物隐约可见,就像那未打磨过的镜面。远远望去,洞湖山清水秀,君山好似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4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赏牡丹》,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众多牡丹诗中最美,也最著名的一首。在这首诗中,刘禹锡盛赞了牡丹的倾国之色,并用拟人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所以刘禹锡的这首牡丹诗,也可堪称是史上最美的一首牡丹诗,惊艳了千古。

44、全诗最精彩的,就是颈联的这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没的船只旁仍然有千千万万的帆船驶过,枯萎的树木前也有万千欣欣向荣的枝条。在白居易的赠诗中,颔联是为刘禹锡抱不平的,而刘禹锡这两句,一是劝慰友人,二则展现出了诗人的豁达的胸襟,还与白诗中的颔联向应和,其境界和意义上一时间都比白居易诗高了很多。二十三年的被贬生涯,并没有使他的意志消沉,也没有将他打压,他将自己比作病树,即便人生艰苦,处处不得意,他还是会迎着春光,积极向上。

45、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6、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句描写被贬谪荒远之地的悲怨之情。

47、46岁的孟郊终于考中进士,写下生平第一快诗,短短四句令人叫绝

48、此诗是刘禹锡自明心志之作,也是他为自己鼓劲打气之作,尤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句,富有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

49、这是一首咏史诗,前四句写晋朝大将灭东吴的故事。东吴的统治者妄想用横江铁链阻拦王濬的战船,简直是螳臂当车,可笑至极。诗人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这首诗亦为刘禹锡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50、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刘禹锡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

51、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5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53、散文《柳河东集》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最负盛名的是《小石潭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课本。《永州八记》包括《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关于刘禹锡的古诗刘禹锡的古诗《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54、多么有趣的一位诗人,多么有想象力的一首诗!令人叹为观止。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56、我不喜欢刘禹锡的诗歌,其根源也就是因为他太自我,他对于世间万物,缺乏慈悲体悟的思维方式。他也缺乏从痛苦中汲取力量、感受生命深度与可能性的能力,相反,他的气势是空洞而不含深思的,他的那种乐观更是不痛不痒的。同时,他在练字方面不出色,也少有新奇险怪用语,一眼望去只是硬,而不亮。

57、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

58、该词开篇就直击人性贪婪本质,作者死里逃生,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59、少女并不清楚。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着太阳。

60、出自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三)。诗句描写江边人家优美的环境与欢乐的生活场景。前句以比喻修辞手法将花比雪,写出了山花怒放的盛况;后句写银杯饮酒的细节,以小见大,表现农家的快乐生活。

61、出自唐·刘禹锡《陋室铭》。丝竹,指代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音乐。案牍,书桌、文书。劳形,身体劳累。没有音乐在耳边喧嚣,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此言“无官一身轻”的快乐与好处。

62、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答柳子厚」刘禹锡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63、言语之间,有替自己开脱之意,像是在强调《玄都观桃花》只不过在记叙一时的现实。小序中还提到:

64、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君山怀古」刘禹锡属车此地阻长风。

65、我在赏析苏轼的《海棠》诗时曾经说过,对于鲜花的描写,直接的白描很难写出花的神韵,只有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才能写出佳作。林和靖的《梅花》如此,苏轼的《海棠》如此,刘禹锡的这首诗也同样如此。

6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7、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竹枝》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68、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杨柳枝》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69、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70、这首诗是刘禹锡七绝写景名篇,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作者插上想象力翅膀,犹如在半空中遥望洞庭湖,洞庭湖像一面白银盘一样盛放在大地上,而洞庭湖中的君山则如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真是形象又生动。

71、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

72、首句“庭前芍药妖无格”,刘禹锡便开始采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没有从正面去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先对芍药进行了一番评赏。它的意思是说,庭院中盛开的芍药花虽然很妖艳,但格调不高。至于刘禹锡为何说芍药格调不高,并没有详细说明。而根据王禹偁《芍药诗序》中所说:“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以及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估计是刘禹锡认同了这一主观看法。

73、这首诗在我的头条图文集中有专门的赏析文章,这里就不再重复,感兴趣的读者请点击我的主页查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