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78句)
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
1、谁走进你的生命,是由命运决定;谁停留在你生命中,却是由你自己决定。
2、我们不需要把生活弄得复杂,因为它本身就已经很复杂了。
3、 很喜欢周国平写的东西,每每看他的书,我都不由自主地鼓励自己:我得继续努力。
4、这个结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以前听得多的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患难见真情之类的说法,我认为经历过患难应该更懂得珍惜才对。文中作者对生命的得失的追问也很值得思考。
5、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因为他足够富裕。嫉妒是弱者的品质。——周国平《周国平论人生》(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
6、周国平,1954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思想的星空》也是周国平代表作品之一。(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
7、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
8、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
9、作者在文中也说“有人统计,丧子夫妇的离婚率高于百分之五十。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药和障碍。
10、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超脱者因其恬淡于名利而远离了嫉妒——既不妒人,也不招妒。万一被妒也不在乎。如果在乎,说明还是太牵挂名利。
11、而誉王,在朝,他会运用各种方法讨皇帝皇后的欢心;在俯,他又能让众朝臣为其所用。正是由于他会来事,所以曾被封为七珠亲王,有时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
12、试着放纵自己,却总牵绊于过多的束缚,依循着规律生活的只是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
13、什么是奢侈品?你想要而得不到的都是奢侈品。它可能是一辆跑车、一桩姻缘、一张满分试卷,也可能是一晚好睡眠。
14、 《只有一个人生》: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一套《周国平散文经典》精选了作者最优秀的散文作品,按照主题分为四卷,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最好的”版本。
15、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16、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顾城《早发的种子》
17、未被占据的空间和未被占据的时间具有最高的价值。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
18、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性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19、被世人称为“万婴之母”的医生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从小她受基督教的影响,便将此作为了终身的信仰。
20、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21、一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22、会让你哭的人一定不爱你,爱你的人一定不会让你哭。
23、只有你愿意为之而死的东西,你才能够藉之而生--周国平《善良丰富高贵》
24、4月3日回单位,纸质书静待办公桌上,翻开扉页,作者简介扑面而来:“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等等,背景全是哲学,著作也多哲学。我不免惊讶,此“国平”非彼“国平”?!再细看《南怀谨的最后100天》一书作者,名相同,姓不同,完全是跨代的两个人!这一天大的误解,也正是源于我平日往往知书内容知书名而常不知作者其人其背景的习惯,所读过之书也定是误解多多,偏见多多了!
25、夫妻两个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俩喜欢的音乐不同。
26、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泰戈尔
27、不要试图求得别人的理解也不要试图去完全了解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在我看来,后者倒像是把对方当成了研究对象。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给予对他人的信任,岂不落的双方都轻松?
28、 余秋雨:“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修行之要,就是‘破惑’。破了一个又一个,最后达到‘不惑’。每破一个‘惑’,抬起头来,就会觉得惠风和畅、秋高气爽。一连破几个‘惑’,放眼望去,顿时会领略海阔天空,烟波浩渺。如果能够抵达‘不惑’的境界,那么,人生就会真正抵达自在的境界。” “破惑”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命难题,而且还会伴随终身。余秋雨讲述他自己的“破惑”经历,是在为我们传递“为人生减负、让精神自如”的秘方。
29、正如周国平在书中所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物质上的贫富,社会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
30、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是周国平。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32、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
33、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34、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
35、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周国平
36、确实,宝钗是成熟的,面对下人,她既有仁慈又有约束;面对宝玉,她既有温情又有提示。正由于她身上多了几分男人的明智与冷静,所以她才干成为整个家庭里的主心骨。
37、有些歌词深入人心,我们到底听的是歌还是自己。
38、我们此次在杭师大培训,主学骆宏教授及其团队践行的焦点解决技术,期间,感受深刻于老师讲到一个观点:误解。咨询师在与当事人工作过程中,自以为的共情、同理,也往往都是误解,而这种误解只是有效误解和无效误解之区别罢了,有效误解是同理了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无效误解是基本被曲解。确实,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那样的深邃和独特,怎可能被另一个人完全共情到?能够同理一部分,已是非常难得了。正如《灵魂只能独行》中说,“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一个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久久回味这些美丽的句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有效误解其一但我知道,自己是被感动到了!灵魂只能独行,但远远近近、星星点点处,总会有如我一样的灵魂在孤独行走着、彼此守望着!如此,足矣!
39、《病隙碎笔》中有许多对于信仰的思考,皆发人深省。一句点睛的话是:“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唯一可能和唯一有效的证明。物质理想(譬如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理想(譬如消灭阶级)的实现要用外在的可见的事实来证明,精神理想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内在的心灵境界。所以,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40、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林清玄
41、《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最新文字。本书收录了周国平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本书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
42、他的人生理想没有人愿意听,但他的学生始终在听,他伟大的声音,诸侯国听不到,但全中国人听到了,全世界人也听到了。
43、⑧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夭亡。真正地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44、一切迷恋都凭借幻觉一切理解都包含误解一切忠诚都指望报答一切牺牲都附有条件。--周国平《人与永恒》
45、看孔子传看论语,始发现孔子才是生活的大智者,以前的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之说,纯粹是瞎扯。
46、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9、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5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51、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绝症,只活到了一岁半,作者非常真切地记录了他在那段日子的感受:妞妞诞生时的喜悦,看着她成长而又知道妞妞很快会离世的绝望,妞妞离世时的悲伤。在书中作者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追问,对死亡的思考。
52、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周国平《安静》
53、《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最新文字。本书收录了周国平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本书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第八辑“让教育回归常识”集中批判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现状,言辞犀利;“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对市场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涉及性爱自由、金钱观、电视文化等等问题。
5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5、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
56、我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对爱和善意的需要。今天你出门,不必有奇遇,只要一路遇到的是有好的微笑,你就会觉得这一天十分美好。如果你知道世上有许多人喜欢你,肯定你,善待你,你就会觉得人生十分美好,这个世界十分美好。即使你是一个内心很独立的人,情形仍是如此,没有人独立到了不需要来自同类的爱和善意的地步。--周国平《爱与孤独》
57、事实上,灵魂状态是最原初的信仰现象,一切宗教观念包括上帝观念都是由之派生的,是这个原初现象的词不达意的自我表达。
58、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
59、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
60、幸福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61、在这本书新版时,周国平已经再次拥有了一个像妞妞一样可爱聪慧健康的女儿,这不是对他曾经丧女的补偿,他坦承:“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而我现在的女儿不能、不应该、并且我也无权要她成为一个替代。”“新生命的到来是我生活中的一个独立事件,与我过去的经历没有任何因果联系。”
62、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63、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周国平《爱与孤独》
64、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65、进一步说,真正的信仰也必是从智慧中孕育出来的。如果不是太看清了人的限制,佛陀就不会寻求解脱,基督就无须传播福音。任何一种信仰倘若不是以人的根本困境为出发点,它作为信仰的资格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譬如说,如果有一个人去庙里烧香磕头,祈求佛为他消弭某一个具体的灾难,赐予某一项具体的福乐,我们就有理由说他没有信仰,只有迷信。或者,用史铁生的话说,他是在向佛行贿。又譬如说,如果有一种教义宣称能够在人世间消灭一切困境,实现完美,我们也就可以有把握地断定它不是真信仰,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是乌托邦。还是史铁生说得好:人的限制是“神的给定”,人休想篡改这个给定,必须接受它。“就连耶稣,就连佛祖,也不能篡改它。不能篡改它,而是在它之中来行那宏博的爱愿。”一切乌托邦的错误就在于企图篡改神的给定,其结果不是使人摆脱了限制而成为神,而一定是以神的名义施强制于人,把人的权利也剥夺了。
66、 世界上没有真正孤单的人。一个人走在荒芜的路上,也总有日月星辰陪伴左右。即使你爱的人走了,天亮了,迎接你的也有崭新的灵魂!
67、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68、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唯一可能和唯一有效的证明。
69、唐朝的李白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话其实是一样的心境。但凡聪明的人,都很会看待,他人从乡间小路可以安然到家,那么我穿越了原始大森林,照样也能回到了家里,不是吗?只是我回家的路,比起你,花费了更加艰难的心力而拥有了更加绚丽多彩的过程而已。
7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71、总以为周国平和妞妞这种天伦之乐可以永远地持续下去,总是期盼着这对父女可以幸福到永远。可是好景不长,忍受不住癌症的折磨,在病痛中苦苦挣扎了十八个月的妞妞终于离开人世了。
72、作者通过对古代哲人言行的追述,对人生面临问题的思考,肯定了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阐释了哲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73、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周国平《人与永恒》
74、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周国平
75、?在时间上,一个人的生活可分为两部分,即工作与闲暇。最理想的工作是那种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灵魂的`独特倾向的工作。
76、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人在有意或无意识地帮助你,你要永远感激他们。
77、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周国平《悲剧的诞生》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