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及感悟(58句)
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及感悟
1、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2、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杂忆与杂写》
3、1937年,他们家迎来了新的成员----钱瑗。女儿的诞生让他们从我们俩变成了我们仨,生活也由此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杨绛在《我们仨》中也曾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钱钟书与女儿玩耍的场景。比如:‘阿圆站在床和书桌间的夹道里,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阿圆得意地说:“当场拿获!!”钟书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他笑的都站不直了。’就是这样一个再忆的玩耍的画面,杨绛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出了‘我们仨’之间的种种,这种情深是不言而喻的。
4、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5、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6、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及感悟)。
7、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隐身衣》
8、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将这份思念的沉重,跃然纸上。那种深深的孤独,极力的无助,巨大的悲苦,都深刻的体现了出来,令读者久久不能释怀。真的扎心!
9、我悲伤是因为它在描述那一段圆圆离开的过程当中,明明悲痛欲绝,却在怀着这样的心情里描绘出了一副幸福的画面;可我也有一部分的喜悦,因为我终于在这一刻融入了杨佳先生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坚韧和脆弱。
10、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11、看杨绛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今天看完了全书,杨降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钱老是名人,而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12、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13、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14、12018最新人物传记书籍推荐——10部值得阅读收藏的传记经典之作
15、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平凡的生活,体现出了他们生活的高贵。这种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羡慕的生活吧。对于一个文学作家,文学研究家用这样简单而朴白的文字写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进一步的说明杨绛他老的用心。既而,我们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出她老人家本要表达的本意。那让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评价吧。
16、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句子:书分三部,第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
17、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18、“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们仨’,如此简单的三个字,也正是这么简单的三个字背后却蕴含着多少故事以及对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的无限眷恋。
19、正是这个家庭的幸福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思索。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怎样的相濡以沫,怎样的相亲相爱。
20、下面摘录了杨绛先生《一百岁感言》的内容,人间留不住,最美大先生。
21、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想必相离很远了。
22、皱面先生是天主教徒,也许就因为要娶她而进教的吧?天主教不准结婚,可是离过婚的人想必也准进教。--杨绛《杂忆与杂写》
23、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锺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锺书的种种笨拙。有时我们夫妇也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24、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杨绛《杂忆与杂写》
25、“我们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动我,仿佛我也成了他们家空气中的尘埃,跟随他们在流转的年岁中浮动。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
26、《我们仨》说的是一个母亲的回忆,对女儿和丈夫的想念,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就如同封面上所写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字里行间弥漫着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读来令人动容。
27、钱钟书曾称赞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28、我记得有段时间,很多人在询问为什么杨绛是一位女性,却用先生称呼其名。
29、她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30、我至少还欠一只手,只好用牙齿帮忙。我用细绳缚住粗绳头,用牙咬住,然后把一只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复写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据默存来信,那三部分重新团聚一处,确也害他好生寻找。--杨绛《干校六记》
31、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32、对于杨绛来说,有他们,一生足矣。1932年,她与钱钟书相遇、相知,从此多了一个人交流;1935年,他们相爱、相随,成为彼此终生走下去的伴侣;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故事就由我们俩变成了我们仨,变成了三人的相随、相行。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怀,却是一生的淡淡的、数不尽的温馨......
33、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杨绛《杂忆与杂写》
34、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然则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35、4月5日下午14:00,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举办“线上公益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陈薇薇老师主持,围绕杨绛先生撰写的《我们仨》这本书展开。此次活动正值清明节,主要目的是在疫情下这个不能祭扫的节日,通过这本关于浓浓亲情的书籍来表达对亲人们内心的哀思,呼吁大家珍惜当下,重视亲情。本次读书会面向公法学院全体同学,自愿报名参与本次活动。
36、赏析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37、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
38、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39、说也可笑,阿瑗那么个小不点,我有她陪着,就像锺书陪着我一样,走过小桥,一点也不觉害怕。锺书嘱咐女儿照看妈妈,还是有他的道理。”
40、1932年,21岁的杨绛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爱人-钱钟书。
41、“我一人出门,走到接连一片荒地的小桥附近,害怕得怎么也不敢过去。我退回又向前,两次、三次,前面可怕得过不去,我只好退回家。阿瑗还醒着。我只说‘不去了’。她没说什么,她很乖。
42、一年后,钱锺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43、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44、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45、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2016年5月25日,杨绛奶奶逝世,享年105岁。到现在我想我们仨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里相随相伴再不分开了。
46、补了一条裤子,坐处象个布满经线纬线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默存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儿,随处都可以坐下。他说,不用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至于家人团聚,等几时阿圆和得一乡间落户,待他们迎养吧。--杨绛《干校六记》
47、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48、阿圆呢?是我的梦找到了她,还是她只在我的梦里?我不知道。——杨绛《我们仨》
49、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
50、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弗成留,逝者弗成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51、他说:“留个纪念,好玩儿。随你怎么写,反正可以不挂上你的名字。”我们就订立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这段时期,钟书和我各随代表团出国访问过几次。钟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详尽地记下家中琐碎还加上阿瑗的评语附识。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然出门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平时家居琐琐碎碎,如今也都成了“石子”。
52、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
53、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个平和而恬淡的学者家庭,一个简单而丰富的人生长梦: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一杨绛《我们仨》
54、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55、细心看来,《我们仨》这本书竟然是没有前言的。取而代之的,仅是三张三人的合照与一些书信罢了。
56、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一一杨绛《我们仨》
57、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懊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途径上已走到尽头了。——杨绛《我们仨》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