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韩非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65句)
韩非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2、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俄国 屠格列夫)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4、⊙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5、出自《韩非子·王蠹》。(译文)长长的衣袖有利于舞蹈,钱多的人有利于经商。
6、成功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时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刘吉)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固有令矣,而吏不以为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
9、《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都是宋词,这三个词语分别对应三首词的题目。( )
10、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择:选择 。 善:好,美好。 从:听从,顺从。
12、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13、(疫情必将是随风而逝的,但必会留给我们种种的启示,让我们去拥抱一个更美好、更理性的未来。)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 孟子)
15、(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晚,她看到起伏的群山,空中月亮弯弯,月光下的沙漠好像下了雪一样,小红真想用李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8、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9、书法家经常写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老子的“道”主要指宇宙与自然的规律,也是个体修道养生的方法。
20、带“花”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三国·曹操《观沧海》)
22、10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培根
2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唐·杜秋娘《金缕衣》)
24、1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药王”孙思邈
25、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26、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7、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
28、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29、下列节日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1、⊙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
32、(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33、(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4、 但:只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35、出自《韩非子·五蠹》。连酒糟、稻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追求米饭和鱼肉,连粗布衣服都不完整的人不会去期望绣有花纹的华丽服装。
36、选自《韩非子·解老》。解:废除,消除。(译文)不知道满足的人,他的忧虑,终身都无法消除。
37、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38、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39、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德马克思)
40、兼:互相。 治:安定太平。 交:互相。 恶:憎恨,讨厌。
4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2、善良从来都是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善良是发自内心的选择。——电影《芳华》
43、解释:广泛地阅读,简要地取出;充分大量地积累,少量地慢慢地发出,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
4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5、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4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出自于《礼记》。( )
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48、(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49、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50、处万类:处于万种物类之中。知:同“智”,智慧。
5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52、出自《韩非子·喻老》。当年纣王使用象牙做的筷子,箕子看到后感到十分害怕。治理国家和认识问题都要善于见微知著,及时看到萌芽状态的不利因素并做明智的处理。
5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54、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55、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被别人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57、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58、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59、(面对抗击疫情的这场特殊战役,我们仍然需要“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6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6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6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64、解释:人们互相爱护则会安定太平,互相憎恨就会动乱不定。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