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教育家陶行知(43句)

时间2023-07-25发布admin

教育家陶行知

1、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2、“在那么艰苦的时期,还能有那么多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士来这里办学,太不可思议了。”陈汉华感叹道。“而且陶行知先生收留的都是战区的难童、孤儿、生病的孩子,把他们视作家人,还以创新的思想因材施教,培育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

3、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4、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5、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6、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教育家陶行知)。

7、1909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读大学期间,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主编《金陵光》学报中文版,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中,他号召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报效祖国,"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回乡投身革命运动。(教育家陶行知)。

8、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9、1917年,陶行知婉拒了导师杜威留美任教的邀请,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出人头地的个人前程回到祖国。当时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10、不要在公共场合骂孩子,别总是抱怨他的成绩,剥夺他的爱好......爱孩子,请给他足够的爱和尊重。

11、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12、著名画家徐悲鸿,原名徐寿康,他幼时由于家境贫困,衣着简朴,都没有进去过正规的学校学习,而且常常遭到别人的冷落。后来他想进洋学堂读书,无奈父亲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徐悲鸿就向别人借,可是谁都看不起他,这使他深感迷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有如鸿雁哀鸣,于是便改名“悲鸿”,从这以后,徐悲鸿一直以此自诩,奋发图强,学习绘画,终于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13、生活在合川这座幸福氤氲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风情旖旎的水岸线,总是让陈汉华莫名心动。合川的美食、人文给了他不一样的感受,逐步成就着现在的自己。陈汉华说,愿用一生的舞蹈,去宣传不一样的合川。

14、陶行知一次在武汉大学演讲,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按住公鸡的头,掰开嘴,大公鸡拼命挣扎,就是不肯吃米。陶先生松开手,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就开始自己吃起米来。

15、29岁的陈汉华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授舞蹈,同时也是重庆边疆舞蹈团的创办人。2019年4月,距离舞台剧《陶行知》首演只剩寥寥数天,演员排练已经全部到位,陈汉华选择到图书馆坐一坐,再读几本关于陶行知的著作,让自己的灵魂在舞台上与伟大教育家的精神再次邂逅、重合、燃放。

16、194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7、“我们的时代,急需一些激活崇高感的精神能量,急需一些构成重大性的艺术想象,急需一些唤醒敬仰感的历史真相。”陈汉华说,而这也是他企图通过《陶行知》传递给观众的。

18、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19、陶行知听闻说道:“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带那个小孩到修表店,孩子十分兴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师傅修表。

20、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21、陶行知一次在武汉大学演讲,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按住公鸡的头,掰开嘴,大公鸡拼命挣扎,就是不肯吃米。陶先生松开手,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就开始自己吃起米来。

22、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

23、1945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

24、每天一分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恰当的赞美。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

25、▲为了全面推行普及教育,陶行知号召“全国小学生总动员做小先生”,提倡“小先生制”。资料图

26、毕业后借债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专业,获政治硕士学位。后感到市政为当官之学,毅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改学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27、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

28、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29、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身为留美归来的大学教授,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等。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并提出普及的具体三大步骤,即唤起国人明白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改革幼儿园,面向乡村工厂;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足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③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④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⑤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

30、4月18-30日,广州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二批小学校长培养对象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的组织下,重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之路,追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之光,了解访学地点教育现状,拓宽教育视野,借鉴成功经验。

31、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32、陶行知一生奋斗,最后积劳成疾又因为好友出事而伤心,他病重的事情,震动整个中国,几乎各d派纷纷慰问,包括像,周恩来、宋庆龄一类的人物也专程探望。最后陶行知离开人世,宋庆龄手书万世师表,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教育家,更有后人以最后的圣人称之。

33、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他的一生苦难而辉煌。陶行知非本名,而是先从原“陶文濬(jun)”改名“陶知行”,再改为“陶行知”,有趣而富有深意。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34、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35、1897年,曾在邻居家厅堂玩耍,看见厅堂墙上挂着对联,坐在地上临摹起来,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免费为其开蒙。后入家乡蒙童馆吴尔宽处就读。

36、主要作品:《重庆1941》、《东归路》、《第五监狱》、《生死去来》,舞剧《陶行知》等。

37、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38、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9、   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是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40、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41、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不应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所以教师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42、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