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王阳明心学十六字(38句)

时间2023-07-13发布admin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 众所周知,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孝子。王阳明之所以说“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是为了让那对互相控诉的父子明白,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

2、这句是讲在克服主观私意时的功夫要务求精纯,本质仍是一个为学之心是否“诚”的问题。去私欲犹如除草,必须斩草除根。容一毫私欲在,就是容许心中那份懈怠在。

3、人不完全由父母给予的基因决定,也不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佛教称为业力。人的愿望是怎么产生在头脑之中的?它并非就是自己的选择,是自然产生的。佛家认为,做事就是为了消业,不求结果。但做事是一定有结果的,而结果并不一定与自己有关系,称为无心而为,即除心不除事。

4、可见,王阳明的心学的第一个“好”,就在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思想,扬弃了“二程”、朱熹等人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心学学说,重新解释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说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学说。(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5、生命不是因为尊贵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这样的观点和当代文明相差很大,我们做事总是一开始就追求目标。

6、一生做到内心光明,这就足够,不必再说其他话。

7、孟子所说的心,超越生理和心理意义上,不是heart或mind,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孟子所说的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区别,使得人成为社会存在。

8、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其中一个方面是爱情,爱情不是主观上决定的,即现实不是有人决定爱、有人决定不爱,而是每个人在出生之前,爱情可能就注定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一对恋人之间的具体的爱情,像苹果一样,会成长、腐烂、消失,但是抽象的爱情却是不朽的。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进入这不朽的价值。

9、孟子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性中本自具足的。

10、当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结果就只能是不断地猜测和焦虑。男人会说,他的成就感来自于能否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女人会说,她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妈妈会说,孩子好好学习,她就快乐;孩子会说,如果父母给他包容与认可,他才能轻松……这些想法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含义:我的人生不是我负责,而是另外的人负责的。

11、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地做事。“人为”的意思是“伪”,即造作。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前者的重点在人,后者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来自于天,烦恼来自于人自己,因而主张减少人为的因素,即人设的目标和期待。例如,对于人的健康来说。

12、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13、为就是做事。这句话与“有所为而为”相反,指的是把正在做的事情看作达成另外一件事的手段,而“无所为而为”指这件事的价值在其本身,做的原因在其本身应当做,而不是通向另一个目标的途径,甚至这件事对自己的利益是有损害的也在所不惜。

14、原文: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5、 人生的旅途有千百条路,是选择距离较远的平坦大道,还是近在咫尺的崎岖山路,因人而异。“成名成家”固然风光,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心想事成”有时候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淡快乐的生活比功成名就更有意义。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思想上的力所不及,都有可能陷入理想与现实之间那道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知之明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能指导人们量力而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16、日常生活中,看到小偷偷东西,会去制止;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会去帮忙等,这即是依本心而行,是良知的表现。

17、刚开始种下树根时,只关心栽培灌溉,不要想象它的枝、叶、花、实。学习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像学习教条一样记住他的话,而要在实践中感悟。

18、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大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在于传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宋代儒者借此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理论。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人本有的,启发人自身的明德,即明明德。明德,即心之德,德,即事物的特征、属性,不是指伦理学概念。明明德不是为了关起门来读书,而是为了亲民,领会人们的生活。而最高的目标,是至善。至善是什么?

19、4)心外无理,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一切皆是心灵的投射。

20、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现在的社会也具有深刻的意义。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本心纯粹、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带来有益的启示。由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言论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

21、 刮脸刀知道自己错了,它悔恨地痛哭:“我为什么忍受不住诱惑呢?善良的理发师照顾我、保养我,他曾为我的劳动充满自豪!可现在,一切都失去了,我的刀锋生出令人厌恶的锈斑。”一把刮脸刀反映出了缺乏自知之明的特征与命运。

22、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这首偈句中,智慧和烦恼同出一源,将心与外部世界统一起来。佛家的慧根就是悲悯,拥抱众生的烦恼,打破形骸的间隔。世界如果本无烦恼,就无所谓智慧。空是一种境界,但不能执着于空,否则空就会带来烦恼。因此,空空指的是忘掉空,是入世,是回到生活中。

23、“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4、由于从儒家而言,对于求解人心的问题时,“诚意、正心、修身”等几门功课尤其重要,因此另据《大学问》,“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无不正,何从而用其正之功乎?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这让世人误以为“心”仅仅是指“人心”,事实上“人心”之中也有“道心”,万事万物之中也有“道心”,而对万事万物的“道心”感应和揭示,才真正涉及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又与“人心”又存在莫大的关系。

2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26、至于心外无物,这里的物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客观事物,而是指有主体——人参与其中的事,如事亲、治民、爱人等等,这些事情离不开人的参与,也就离不开人的心,所以说心外无物。王阳明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说山中花木自开自落,但如果离开了人的良知,它们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些客观事物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离开了人心、人的良知,事物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27、心的阀门打通了,所有我们曾懂得的道理就会如墨水入水,扩散至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皆可看个通通透透。纯净无垢的洒脱心境该是怎样的呢?那是一种很慢又很快的状态,身心合更从容、更专注、更有力量。我们所有的思维、所有的行动训练有素却波澜不惊,中规中矩却无招胜有招。

28、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29、陆九渊,今江西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因讲学于象山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

30、这个自我命名的“双圆一心”,来自于几何学的既有内切圆又有外切圆、且内外圆与正方形都源于一个中心点的图形。从这个图形可以看出,内切圆、外切圆、正方形,是三位一体的;在这个三位一体中,处于正中位置的核心点是根本,可表示为“一”或“无”,内切圆表示“体”或“至善”本来是圆满的,正方形表示“格”或“正”,外切圆代表“用”或“心”、”意”、“知”、“物”。由此可见,作为代表“格”或“正”的正方形,处于一个分水岭的位置:如往内找,并通过“格”或“正”,就会归于“一”或“无”,由此展现出的“心”、“意”、“知”、“物”,就是以体起用;如往外求,就会因执著于外边的“心”、“意”、“知”、“物”而舍本逐末,使本有的“光明”因此而不能开显,这也是许多人因对自身问题化解不了而对自身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这个“双圆一心”图形,不仅让我圆融了王阳明的“四句教”,还让我对其高足王龙溪别开生面的心学体悟有了别来无恙的认识!

31、乍看之下,心外无理和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的命题。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其实不能简单以唯物、唯心来划分,王阳明也是如此。他虽然是心学集大成者,但并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32、佛法,是释迦牟尼佛为了解决众生生死问题而施设的修行之道,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彻底地出离世俗世间(三界六道),了生脱死,而不是求得来生的福报。佛家所谓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不生不死的状态。

33、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34、“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35、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每个人心中原本拥有光明,只是被不明和私欲所遮蔽,通过打扫内心的污垢与灰尘,恢复清澈良知,才能“心明眼亮”,才能“依道而行”,才不会迷失在小路上。

36、的确如此,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亲身实践而来的真理。我们若把经典当成文字,不在自己身上切实用功,则多学无益。

37、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