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名言名句(54句)
论语名言名句
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篇》
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
4、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5、富贵虽然是人人都喜欢的,但必须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如果是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得来的,那这种富贵对于我们来说,就跟浮云一般,没有任何意义了。
6、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7、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9、0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1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论语》
14、(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大意: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17、(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8、如果一个人很自律,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谨言慎行,小心低调,那他犯过错的几率就很小了。
19、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大意:名分不正确,说的话就不合乎道理;说话不合乎道理,事情就办不成。
21、(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3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6、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8、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孔子《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29、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30、(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1、解释: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3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34、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死可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巧言令色,鲜亦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放于利而后行,多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公平: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执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勇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金钱:君子周急不继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中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6、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3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篇》
38、(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39、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0、(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41、(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42、(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4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4、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45、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论语》里包含的观点,时至今日,依然很有用。
46、大意: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47、(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4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49、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5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2、君子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像是草。风从草上刮过,草必然倒下。这是孔子在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如何治民治国问题时所发表的导作用。
53、(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