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作文(86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作文
1、海伦的文字中,深深地浸透着对光明的渴望和对有些正常人不能体会耳聪目明的幸福的遗憾,“视力好的人其实是看不见什么东西的”,“而我这个看不见的人,紧紧靠触摸就能发现许许多多让我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能看见,我会发现多少更美好的东西呀”。这不仅深深打动了我,是呀我们能看见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倾听到美妙的声音,却不曾感到这当中的乐趣,而对眼前的一切已习以为常,正如海伦所说“人类就是如此,不知道珍惜自己已拥有的东西,却总奢望获取更多别的。”读到这里,我说:“海伦是在用心去感知世界,用心生活,而耳聪目明的人往往因为获取的太多,反而使心与世界拉的更远了。”
2、 我喜欢的是这段“当你为没有一双漂亮的鞋子而哭泣时,你该为你有一双可以穿鞋子的脚而感谢。有视觉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他们实际上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然而,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我最尤为喜欢当“你为没有一双漂亮的鞋子而哭泣时,你该为你有一双可以穿鞋子的脚而感谢”因为如果你没有一双鞋,至少你没有失去双脚,失去了双脚得到一双漂亮的鞋子是没有用的,正如同在现实中我们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而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事情。那件事如果关乎我们的一生但又能如何时间不会再重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作文)。
3、(教师评语):这篇文章紧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抓住海伦的坚强乐观,结合自身实际来谈感受,真切地表达了对海伦的敬佩之情,真正做到了以感为主。
4、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5、最令我感触深的就是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故事里,海伦的愿望对于普通人而言很简单、易实现;但对于盲人来说,那莫过于生命中最大的幸福,能有明亮的眼睛看一看世界,那该多好!
6、正视挫折,逆风飞翔——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7、在1896年10月,她进入女子学校,从那以后,她下定了要考上哈佛大学的决心。因为她是盲聋人,所以她必须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她的坚持不懈奋斗下,最终成功考进了哈佛大学,多么了不起的海伦啊!海伦曾说过:“只有聋人才看重自己的听力,也只有瞎子才珍惜眼前明亮的宝贵,对于自己有的东西不以为然,对于没有到手的东西极为乞求,这也许是人的共性。”因此,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将来考个好学校,为自己将来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8、在我的童年里,是一片光明,相比于海伦,我更是胜过千倍万倍,她都能够勇敢面对人生,乐观向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篇章,我更应该珍惜每一天,认真学习,勇敢、乐观面对所有的不如意。
9、海伦•凯勒自从学会说话和盲文读写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喜欢旅行,骑马、滑雪、下棋、戏剧演出、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
10、 海伦凯勒是一位残障教育家。年幼的一场大病夺走了海伦的听力和视力。八岁时,海伦的父母找到了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帮助下,她先后进入帕金斯教育学校和剑桥女子学校学习,并在考入哈佛大学尝试写作。面对残酷的现实,海伦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还将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勉励后世。
11、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平静地离开了世界。
12、我好喜欢你的书本上批注呢!可想,你看书是看得多么认真,你确实做到了带着思考去读书,并且在能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你日后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13、 1919年她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她曾获得“总统自由章”,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她为二十世纪美国时大英雄偶像之历届美国总统邀请她到白宫做客,她被誉为全美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论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我们都不能向命运低头,要乐观向上,朝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坚持,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15、子欣,你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每次,只要我说读后感还有哪里写得不够好,你都很主动很积极地多次重写或修改。我很佩服你这种用心学习的态度。这次的读后感显然比之前的几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围绕主题所举事例也贴切。最让我喜欢的是,字里行间,我都能感受到,这是你真切真实的感受。
16、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凯勒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17、前有海伦.凯勒,后又尼克.胡哲。他们都是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的伟人。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因身体残疾,胡哲从小饱受人们对他的嘲笑和欺辱,他曾经甚至想溺死自己,但都没能成功。尼克.胡哲被拒绝52次后,他获得了一个五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开始演讲生涯。尼克.胡哲的幽默演说,受到许多人追捧,更是激励了一代人积极面对人生的勇气。在他看来,所有的痛苦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他心中,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要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个残疾人都能活出自己,温暖他人,带给人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对梦想充满希望,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我们,不更应该做出贡献,朝着梦想前进吗?
18、政珈,你可知道在阅读屋课堂上,你与同学们、与老师互动交流阅读感想的时候,你有多么的英姿飒爽吗?好几次,有老师或校长们在课室后听课,都直夸你表达能力好,说得精彩之极!可能是因为你课堂上说得好的缘故,我对你写读后感稍微多了点期待,我期待你能耐心地思考,多琢磨一些用词用句,多用一些笔墨去写写书中让你感受深刻的人或事。联系生活事例谈感想的时候,写的事例也要稍微具体。我确实觉得,只要你愿意,还能更好!
19、 一次,考察团来救济院检查,莎莉文喊着说:“团长,我要上学!”,但团长只是问了她几个其它问题就走了。几天后,与莎莉文同宿舍的一位老人告诉她了一个好消息:你可以上学了!
20、 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位又聋又哑的残疾人,这本书就是记录她一生的故事。
21、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了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本书让我十分受益,希望你们也来看一看这本书。
22、 海伦她自从生了那场大病后,就听不见看不见了,她很无助,慢慢开始乱发脾气了。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改变了海伦的一生。开始莎莉文老师用盲文写了相应事物的名称并贴在那个物体上,让海伦去摸索,海伦从此喜欢上了写字游戏。当海伦上了剑桥青年好学院时,莎莉老师就跟着海伦一起上课,她把当时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内容写在海伦手上。就这样,海伦通过莎莉老师的帮助,考上了哈佛大学。
23、 海伦,你创造了奇迹,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我以你为荣!
24、晚上我要去医院把我的眼角膜捐掉,(因为反正明天也没用了)。
25、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如果用来形容20世纪一个人,那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26、这本书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海伦凯勒是19世纪的杰出人物之她小时候得了一种怪病,这种怪病让她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在她已经自暴自弃的时候,莎莉文老师来到了她的身边,莎莉文老师让她找回希望,继续活着。
27、 我们要向海伦·凯勒学习,珍惜生命。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
28、她的经历使我想起了张海迪。张海迪是一位作家,她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在这成功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艰辛与挫折。
29、 让我们从读完这本书开始,像海伦.凯勒那样坚强、乐观、勇敢,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用微笑面对厄运,自强不屈,奋发学习,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30、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发了“国际海伦·凯勒奖金”,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多年来,她的名字成了人类意志力的象征。
31、 这本书中我把海伦·凯勒写的几句话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
32、 父母常常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通过读美国失明失聪女作家---海伦_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才彻底懂得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33、 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们带来光明的女性。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的人,竟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夫学院,并用生命建起一家家慈善结构,为残疾人造福。
34、 在我看过的所有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便是这本书。这本书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对书的乐趣。坦白来讲,我并不是怎么喜欢看这种无趣的书,可这本书不一样,我一看到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35、书本告诉孩子世界的真善美,鸽子寓意自由与和平,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化作“书鸽子”,在书中翱翔,追求至善懂道理,寻找与创造人生的自由与和平。
36、如果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不理解的字词,记得身边放好一本字典,在旁做记录哦~
37、 故事里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她出生在美国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镇。父亲亚·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母亲凯蒂·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妹妹米珠丽。海伦·凯勒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陷入了盲聋哑的黑暗。
38、于是娘俩捧着书,每人轮流朗读一页,刚刚读完序言,海伦.凯勒那精彩的人生已紧紧吸引了我们,亲子共读也变成了见缝插针地争相阅读。一个在这个世界上仅享受了19个月的光明与声音的盲聋人,却能完成哈佛大学的学业,同时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作为正常人,这都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那个生活在寂静与黑暗中的她应是怎样的艰难呀。
39、 海伦在自己又聋又哑又盲的情况下,还是这么地坚持,这么努力与命运作抗争,而如此健康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呢?而海伦凯勒的这种精神,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与命运作斗争的人——霍金。霍金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他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当时医生预测他只能活两年,但他依然活着。霍金被疾病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他却仍然为科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于黑洞和大爆炸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当人们看见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时,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我也非常地佩服霍金,他在患有疾病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与命运作抗争,我我要向他学习。
40、 三天,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如果你现在站在生命的终点,生命的火花即将灭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这最后的三天中,你有什么想做的,想说的,是否会将自己的一切都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人啊!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呢!为什么总要如此的贪心,不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却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某一天,你睁开矇眬的睡眼,你是否意识到,一天已经过去,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仅仅是这微不足道的一天,却组成了人生一个个的片断。也许,你会认为,父母现在给予我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某一天,你拥有的东西,甚至生命,都将失去,你会是怎样?
41、逸霏,这篇读后感的主题定得很好,确实如此:“每个人人生中都会遇到困难,要是遇到了困难一定要相信自己,用最好的方式去面对困难,乐观面对困难。”但我有个想法,写传奇式人物故事读后感,还是多写原著的人物的经典事件或让你印象深的地方等,然后再去联系书本外的人物事件来写,这样或许能让读者对书本人物有深刻的认识。
42、 看了几本书,还是觉得这本是最好的,里面说的是一个女孩子的梦想,她为了自己的眼、嘴、耳能像正常人一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猜?是什么书?就是一本让读者感人肺腑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3、 她学说话的一段时间,用手按着喉咙,嘴唇根据字母的读音轻轻地动了起来,跟着沙利文小姐的节奏,慢慢地动着,她每天坚持这样练,练了很长很长时间,终于她学会了说话,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法语、德语、拉丁语,从顶级的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大学院毕业。就这样,她写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要在第一天:去看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和他们讨论自己的心事,聊聊天,喝喝茶。第二天:海伦去看看大自然的美,去亲身体会大自然的和谐。第三天:去看看小动物们的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三天仿佛是一个梦,这梦结束了,海伦。凯勒又要沉浸在黑暗的世界里了,把海伦的一切购锁住了。
44、我看过许多女作家的书比如:冰心、萧红、殷健灵……但是这学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美国着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后十九个月就双目失明,又聋又哑,但她以惊人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全部课程。她的作品有:《老师:安妮·莎利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
45、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她这一生经历的坎坷与挫折。
46、 是啊!她是个又聋又哑的人,但她的毅力高于常人,她的坚强胜于常人,海伦的一生是我们常人无法体会的,她对生活的态度和世界的宽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难道一个正常的人会比残疾人弱?让我们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不要被一点点的小困难和小挫折击倒,站起来,抬起头,甩掉忧伤,走向光明与快乐。
47、 美国盲聋学校有位女学者,名为海伦·凯勒。她双目失明,又失去听力,可是她却凭着超强毅力,学会讲话,学会了五种语言以及文字,为人类作出了许多巨大贡献,深受各国人民的爱戴与赞扬,她闻名各地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永远在人与人之间飘荡,广为流传。
48、最近我在阅读屋课程里和梁老师一起读了一本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
49、 最后一部分写了假如她真的有三天光明,她会做什么?去看美丽的大自然?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去看她一直都想看到的莎莉文老师或那些帮助过她的朋友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就自己去读这本非常吸引人的散文吧!
50、 饮泉时感恩自然的瞬息万变,行走时感恩铺路工人的辛劳。海伦生活在黑暗中,所以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渴望。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的磨砺呢?我想那也许会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世界。
51、 在数万残疾人中,有一个传奇人物。也许她在未努力之前并不传奇,在数万残疾人中她普通得在普通不过了。她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土斯坎比亚小城,19个月时由于急性脑充血而丧失了视力和听力,且变成了哑巴。没错,她就是海伦.凯勒。
52、 终于,有个叫沙利文的老师来到她身边。起初,她对这位老师也非常暴躁,无理而沙利文老师却总微笑面对。海伦第一个学会的单词是“water”,学这个单词的时候,沙利文就在她的身边,沙利文,借助了海伦的感官让她触摸到了水,她看上去是多么的快乐。当然,海伦学会了。同时,她感觉到了世界的美好。
53、 这时,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训,不在于自生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精神。平日里,有某人总以条件差,困难多作为不能取得成功的理由。但是,与海伦·凯勒相比,这些条件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呀!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并为这个志向、目标去不懈努力,那他一定能成功的!
54、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
55、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凯勒(HelenKeller)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6、 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有两位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海伦凯勒。
57、 读者肯定会想:这途中肯定经历了不少次放弃吧!可这万万没想到她居然没有讨厌过和放弃过。
58、虽然她的世界是灰暗的,但她的内心却是光明的。她幻想着有三天的光明,想像正常人那样,把绚烂多彩的世界看个够,释放她心中的热情与激动。
59、 海伦凯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因该记住她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60、 她常常把自己想象在一个飘满花瓣的玫瑰园中,她放弃一切杂念,她经常这样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样不浪费每一天。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61、 这也是一本催人奋进,鼓励人们珍惜生活的书,它让我们走进海伦的世界,体会没有光明的一种生活,让我们在体会中去感悟生活,去获得满足。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是什么?该怎么样去体现自己的价值,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迷茫,不放弃,正是因为挫折的出现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成功后的感觉。
62、 她一生写下十四部著作,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感召力,为残疾人演讲、募集资金,把人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63、 通过这次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才明白海伦·凯勒是和整个世界失去沟通的人,我很可怜她,可她永不放弃,努力学习,最后成功读上哈佛大学。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我们都要心怀感恩,用心学习,用心生活。努力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64、 怀着一种敬佩之情,读完了这本书,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受,也使我对现在的所有倍加珍惜。海伦。凯勒的形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她在黑暗之中对生活、生命和幸福的追求,不屈不饶的精神更多地鼓舞我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学会坚强磨砺自己的意志。
65、 过了不久,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残疾人。
66、 海伦凯勒与霍金一样,都是身残志坚,而且都是顽强地与命运作抗争。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67、 在这本书中,海伦写出了假如给她三天光明所想见到的内容:第一天,看望她的老师,约朋友来家,去树林散步,观赏落日。第二天,参观博物馆。第三天,看看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来证实自己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光明对于她来说确实是一种奢望,她只能用手触摸有限的范围,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描绘自己假定获得三天光明,所见到的光明世界和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
68、海伦.凯勒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沙利文老师的付出,书中也处处浸润着对沙利文老师的感谢,试想要教会一个看不见又听不到的孩子认识世间万物,懂得自然与人文科学,那是多么繁重的一项工程。海伦的成功正是源于沙利文老师的坚持不懈,沙利文用自己一生爱的陪伴塑造了海伦,从而也成就了自己。这对身为父母老师的我们又是多大的启发与激励呀。与海伦的事迹相比,沙利文老师的耐心与坚持更让人敬佩。
69、她从一岁班就丧失听力,但是她并没有想命运屈服,而是伊一种乐观、奋发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她的那个没有光明和声音的世界。她仅仅依靠触觉,成为了通晓5种语言、只是渊博的学者,并且学会了说话,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她用“忘我就是快乐”来克服生理上的缺陷所造成的痛苦,她的人生态度和她的努力使得她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了歌声与笑声。
70、 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加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我做为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被爸爸妈妈视为掌上明珠,整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像个"小公主"。我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聪明的头脑,可以看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看清书本上的每一个字.,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是海伦.凯勒多么向往的呀.可我却没有更好地珍惜,不认真学习,不好好观察,在生活和学习中,稍遇到点困难就会退缩、抱怨,感觉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是被父母逼着做的。唉,真是太惭愧了。一位失明,而且又聋又哑的人都能做到这么好,何况我们健全的孩子呢。我一定要学习海伦那种坚强,永不放弃的精神,好好学习,学会自强自力,决不辜负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71、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坚持不懈、独自地去攀登奇峰异险。一生安心走自己坎坷曲折的小路,愈困难要愈坚强、愈追求上进,这样才能做得更加出色。身体健全的人,应该十分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造物主所赐予的一切。向文中的凯勒一样,要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去帮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这样才会更受到大家的敬佩与热爱。
72、周末,我津津有味地阅读了享誉盛名的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人难以置信是——即使她身处“无光、无声、无语”的艰难环境,仍然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创作出震惊文坛的作品,成为了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73、 我有这样一本好书做我的良师益友,相信我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充实。
74、 后来她又学会了许多单词,如“doll”、“dog”,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都很轻易学会的单词,可是在她而言,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了。或许我们并不能感受到听不见看不到的感受,可我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能说出某个单词,即使是现在的“一”,也是那么的难。
75、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一句情真意切的话——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学会坚强!
76、 我们仔细想一想:海伦·凯勒,这个残疾的弱女子,为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们不残疾,却没有人们做出什么贡献。原因就在:海伦·凯勒靠的是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并且有着一种对学习的渴望,还以惊人的毅力面对种种困难。而有些同学却不好好学习,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因此我们要向海伦·凯勒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从黑暗中寻找光明。以乐观的精神向上!
77、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生命历程。海伦。凯勒在生命之初只拥有了十九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之后,一场大病突如其来,而病魔离去是,也同时带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成了一个盲、聋、哑人。无尽的黑暗和寂寞笼罩着她幼小的生命,她开始变得暴躁和执拗。但她的父母并未放弃她。
78、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79、 啊!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啊!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人们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
80、 只要我在书上看见海伦·凯勒。我的脑海立刻就会想起英国人霍金。霍金是一个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系教授。他在21岁时确诊患上户伽雷氏症,这个病令他的肌肉萎缩及全身瘫痪。可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他认为,他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
81、悦蘅,你的读后感让我有好几个喜欢:我喜欢你这篇读后感的开头,你用设问的句式,一问一答,会很吸引人想深入了解这本书;我喜欢你抓住海伦凯勒小时候学单词这个事例,再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来谈自己的感受,真实又自然;我喜欢你这篇读后感的结尾,用《哈利波特》的这句话点明主题,我觉得特别好!
82、从小在无光、无声、无语的黑暗世界里,海伦早已对未来绝望了,只要她睁开双眼,发现眼前一片漆黑,耳边一片寂静,就像跌入了噩梦的深渊,惊恐、悲伤极了。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把她从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女孩,变成一个被哈佛大学录取,品学兼优的女孩儿,后来成为了一名传递爱心,给人带来温暖,震撼世界的慈善家......我想说,海伦.凯勒是人类永远的骄傲!
83、也许是她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慈爱上帝,上帝给这可爱的女孩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窗户,让她超越世人,创造她自己的奇迹有力量。
84、 做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应该用明亮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我们的耳朵聆听这个世界,用我们的双手把这个世界建造的更加美好和谐。
85、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