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史铁生散文精选(38句)
史铁生散文精选
1、《我与地坛》像是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对话与探寻,字字句句昭示“生命偶然,但不能轻视”主题,那些同期作品也揭示了”人生是一个经受磨难的过程”。史铁生曾经自嘲“被种在床上”,这句话中充满了磨难和自我调侃,“几十年病痛对他的折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和承受力,这种磨难早已融合进他的思想和灵魂。”
2、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9日根据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著名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3、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4、第一次接触史铁生,是因为《合欢树》。《合欢树》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5、大家好~我是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类2104班的夏宇。爱好读书,倾向于散文和小说,喜欢文字定格下美丽的风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静下来,持一本书,充实思想,丰富自己。(史铁生散文精选)。
6、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7、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史铁生散文精选)。
8、《奶奶的星星》是201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9、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10、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11、《妄想电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12、我们应该听清上帝的警告。就像一个在战场上胜利的或失败的男人那样想一想我们都干了什么。就像一个从市场上回家去的男人那样,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带回来钱财就够了?我们听清了上帝的警告——很可能女人会告诉我们:我们不光需要物质财富,我们还需要爱情,需要美的梦想和家园,需要清澈的水,需要茁壮的绿色,需要和平,需要人与人的和平需要人与万物的和平……因而我们不光需要科学我们还需要艺术,我们需要站在男性的雄心遭受挫折的地方回首来路和眺望归途。这是女人传达给我们的上帝的启示。因为女人的心绪、情怀和魂牵梦萦的眺望,本身就是艺术之所在。
13、(2)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14、常常听人说起“女强人”,而且语气中透露着贬斥。“女人”原是个美好的字眼(男人和女人都会这样认为),何以中间加一个强字竟变得不受欢迎呢?难道纤柔的女人更强健些不好么?脆弱的女人更坚强些不好么?慈爱的女人们(或者女人们的慈爱)更强大些不好么?以及女人们的痴情更强烈些难道有什么不好么?
15、(5)秋天的怀念并不是说故事发生在秋天,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
16、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一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
17、《写作的事》史铁生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18、《务虚笔记》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19、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20、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21、《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22、老师话音刚落,有一位男同学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举起手,语文老师甚是欣慰,叫他站起来回答。只见那哥们响亮地说:
23、所以贾宝玉的希望寄托在女人身上。所以贾宝玉的悲哀(如果女人也要成为“强人”)就更可理解。
24、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般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25、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26、在翻完散文集后,我发现我最爱的还是第一辑的前六篇和第二辑的前三篇,剩下的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先说我爱的,《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自不必讲。虽说是抒情叙事的散文,但结构却有些像推理小说,先推出一段不太相关的描述,后面突然转回抒情,时常看到这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好比母亲在地坛里找人的那一节,看到这段怎能叫人不落泪。结尾的画面感也很强,带着史诗的气质,超脱了时间和空间直达永恒。
27、(1),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28、寥寥几百字把自己对母亲的爱与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全方位挥撒地淋漓尽致,表现了母爱的无私,理解与伟大。他不愧是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没有对病痛屈服,病痛反而使他写出了这样字字珠玑的文章。我被他深深的折服了,感动了。
29、《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30、儿时的我在老海棠树的“躺椅”里尽情享受着快乐时光,奶奶对调皮的我不时送来关心。
31、史铁生写的不是油滑遁世的逸情散文,不是速生速灭的快餐散文,不是自矜自吟的假“士大夫”散文,不是撒娇发嗲的小女人散文,挫折、创痛、悲愤、绝望,固然在其作品中留下了痕迹,但他的作品始终祥和、安静、宽厚,兼具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
32、后来我去北京玩的时候,执意让爸妈带我去了地坛公园。我也算是慕名而来,可我没有赶上史铁生所描绘的黯然颓败。围墙上没有残雪,天空中没有残阳,一片和谐大好,实在不适合感怀。
33、科学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东西:舒适、方便、富足、长寿……但同时也给了我们至少两件坏东西:不可遏制的享乐欲,和为此不可阻挡地掠夺自然。我不是圣徒,我很可能倒是个享乐主义者,人何必苦着自己呢?但是我在享乐中常常也想:人类的享乐可该有个止境么?如果没有,这地球是难免有一天被人类掠夺个干净的,剩一片沙漠埋无数白骨。
34、《务虚笔记》: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35、那么,为何只有“女强人”一词,却没有“男强人”之说呢?男人们万万不可窃喜,这决不意味着表彰,这实在是绝大的耻辱。言外之意大约是说:男人嘛还用说么——都是强人!或者更甚:男人竟与强人同义,这“强”惟在女人身上才需要特别地指出。可能言重了,但这实在说明了一向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图景,它是以强治物以强治世以强治人,说到底是一个以强凌弱的强权文化。
36、不过也正是因为病痛,他可以有很长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或者说,他也只能这么做了。探究命运,探究人性,探究爱情。
37、手中这本散文集是《向死而生》,它把收录的史铁生的散文分为三类:独坐思往昔、向死而生和思想的芦苇。虽然我还没有看第三辑,但我猜我会更加喜欢前两类。与鲁迅相比,史铁生的文字多了些矫饰,但又让人不得不感叹史铁生天才般的才华,什么词啊句啊他信手拈来,总能摆成最触动你情绪的模样。有些描述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也曾看到那样的画面,也曾有些想法,却不知道怎么说合适。但史铁生总是能轻飘飘地找出最好最传神的那一种,比如说:“你跑起来浑身的肌肤像波浪一样滚动,像旗帜一样飘展;你跳起来仿佛土地也有了弹性,空中也有着依托……”“她把你像副名画似的挂在墙上后推三步眯起眼睛来观赏你,把你像颗话梅似的含在嘴里颠来倒去地去品味你”“我似乎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从树林里穿过”“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这还只是他散文魅力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故事、情绪、语言的融合。就拿开头的《老家》举例吧,老人对老家是既思念又恐惧的,而小孩对老家是好奇又缥缈的,两代人一道重回老家,情感的冲撞、回忆与想象、怅惘与释然在史铁生画面的安排中表现得很好。是了,史铁生的语言是有超强的画面感的,我喜欢有画面感的文字,读书好像看电影。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