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陀思妥耶夫斯基阅读顺序(34句)
陀思妥耶夫斯基阅读顺序
1、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2、★俄罗斯文学的灵魂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颠覆意义的小说,柴可夫斯基的一生所爱
3、尽管纳博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颇有微词,称他是一位“相当平庸”的作家,其作品里更多的是“一大片一大片陈词滥调的荒原”,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考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依然屹立在不朽之巅。我们不能苛责纳博科夫对陀氏的批判,也无需沉溺于批评家们对陀氏的推崇。立足于文本,从字里行间感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语言与思想魅力才是一位真正的读者应该做到的。带着他人之见进入文本,只会被他人的思考拖动前进,完全失去了独立思考与感悟的价值与意义,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要带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启迪与深刻。
4、对自我控制的误解。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自律是一种限制和痛苦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强迫性的,不愿意强化它。
5、每一章节环环相扣,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阅读顺序)。
6、第 1 本:《混乱》这是一本经济学书籍。不仅书籍经典,作者也是大有来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此书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没有之一。
7、上帝存不存在灵魂死还是不死,这些判断只是个人的人生观罢了,自己能获得心灵自由就好。
8、《群魔》(又译《鬼》) Бесы ,1871~18
9、 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作为小说家的卡夫卡天赋之所在。对于卡夫卡自己来说,生存就是一场必须“恰当运用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的抗争。
10、《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11、❍11月25日,将举办主题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导航“高科技”的讲座
12、一旦你掌握了在生活的某一方面受到约束,你就可以添加另一件你想改变的事情。一旦你也掌握了这个挑战,你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正如你所见,这种方法将帮助你一步一步地改变你的生活。唯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是,一旦某个习惯形成,你必须对它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要屈服于让你的“纪律卫士”失望的诱惑。
13、说远了,《佛罗伦萨史》里我最喜欢前面部分,详细说了说欧洲少数民族的事情,这是很棒的复习材料。(复习啥?不管了)
14、“什么更好——廉价的幸福好呢,还是崇高的痛苦好?你说,什么更好?”
15、到第四卷《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年代,1865-1871》,面对危机,他只能依靠写作为生。有个出版商给他设了个圈套,约他写一部这篇小说,如果他不能按时交稿,就可以在九年的时间内发表他的作品不付给他任何报酬,这样他就完全没有收入了。当时《罪与罚》《赌徒》面临交稿,他无法按时写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朋友米柳科夫向他建议,咱们有许多文学界的朋友,找几个来,每人为你写一段,然后你一攒一改就行了,他说我不能干这种事。不然就找个速记员,速记当时是个新兴行业,你说什么,让她给你记,这样快,结果因为这个事他第二任太太出场了,第二任太太是一个比较出色的速记员,他虽然因此度过了《赌徒》直接带来的难关,但是他的财务状况没有丝毫解决。因为他第一任太太和哥哥去世给他留下的包袱,包括他的嫂子和哥哥的三个孩子,侄子侄女,还有前妻留下来的继子,要我说他们是一些没良心的人,这么困难还逼他,向他要钱,他稍微有点稿费都分走了。
16、(张柱林,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科研成果)
17、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这段时间他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却连遭打击。1864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18、刘小枫:我最初喜欢文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中我得知,要成为好的小说家,先得学好哲学。我找到一本《大众哲学》来读,没有读懂,不明就里地觉得哲学乏味,从此就不再理会任何哲学书。其实,如果当时我注意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读的什么哲学书,那么,我就不会不幸地走二十年弯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最喜欢读柏拉图。
19、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图书,以读书笔记或感想、书上的圈画的形式在小小签到小程序上进行打卡。
20、周谷晓静老师将以激发创造力——如何塑造一个创造脑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一起揭秘创造力,学习创造性思维技巧,开发创造潜能。
21、接受失败也会导致缺乏自制力。当人们可以忍受失败的前景时,很难保持自律。
22、三联生活周刊:您在1978年上大学,自己的学业与“改革开放”同年起步,您一定还记得这个不寻常的年份。
23、吴敬梓《儒林外史》古代讽刺幽默的第一经典,必读书。
24、在托尔斯泰生活的各个方面,创作冲动形成的力量随时可见,它体现在偶尔出现的豪赌行为中,体现在他年轻时的猎熊活动中,体现在疾风暴雨般的多产婚姻中,体现在他多达90卷之巨的著作中。T.E.劳伦斯(他自己就是一位具有超凡能力的人)私下告诉福斯特:“托尔斯泰是无法对付的。这个人就像昨日刮过的东风,在你面对它的时候,它催人泪下,同时又让你全身麻木。”《战争与和平》的许多章节七易其稿;托尔斯泰的许多小说迟迟难以收尾,仿佛创造在小说家身心中形成的压力——那种神秘的狂喜状态通过语言产生于创作过程之中——尚未释放完毕。托尔斯泰知道自己的作品场景宽阔,并且对自己热血的澎湃脉动感到自豪。有一次,他沉迷于父权的庄严感觉,甚至对人终有一死这一点表示质疑。他表示怀疑,死亡——显然表示他自己的肉体的死亡——是否真是不可避免的?他觉得自己身上有用之不竭的资源,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信徒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争相访问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希望一睹他的尊容;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应该死去呢?也许,鲁马彻夫博物馆的馆员尼古拉斯·费德罗夫强调的观点是正确的:死者实际上完全复活。托尔斯泰说:“我并不赞同费德罗夫的观点,”但是,这一番话显然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兴趣。
25、1837年他妈咪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9年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以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也许这个专制的父亲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大的影响,以至于他把父亲的形象搬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拉马佐夫这个"邪恶而感情脆弱的小丑"父亲身上。
26、容忍情绪上的不适。我们屈服于诱惑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试图避免痛苦。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容忍一定程度的情绪不适对你梦想的缺乏是非常有益的。纪律要求你承受情绪上的不适。
27、幻想者愤世嫉俗,不甘于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流合污,但又缺乏反抗的精神和斗争的勇气,只好逃避现实,躲进自己的角落。作家借女主人公之口批评他这种在幻梦中打发日子的生活是病态,是不健康的。
28、并非伤害过或被别人伤害过才能阅读老陀,我觉得主要还是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
29、《别人的妻子、床下的丈夫》写一个绅士捉奸,丑态百出的故事,暴露了冠冕之流的卑鄙灵魂和淫乱生活。作家的讽刺入木三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0、或许根本不需要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尽管陀氏在作品中也涉及俄国上层社会的风流趣事,但他本人却生于平民阶层,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阶级平等在我翻开《白痴》的那一刹那实现了。因此,我想,我根本无需运用高深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深厚的俄国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陀氏的作品,我只需向前迈出一小步,便会就此跌入他竭尽一生所虚构的“深渊”,并无法自拔。
31、我很少很少读传记类的东西,但维特根斯坦不同,这个家族未免也太硬核,冷漠坚硬天才辈出,无关财富权力,oldmoney典范。虽然路德维西像个阿波罗一样照亮了世界,怼怕了罗素,但他的家庭故事太有意思了,尤其是一家人可以不说话,仅凭弹奏钢琴来传情达意的部分。
32、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很多时候,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以温情,可以触及最有心机、最强硬、最敌对的人内心深处的柔软所在。
33、第弗兰克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展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俄国的历史、现实,文化、思想、精神、信仰之间一种宽广而亲密的联系。我很赞同戴老师的观点,我们把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两个作家放在一起论说时,喜欢用广度描述托尔斯泰,用深度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其实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他的广度,这种广度可能在某些方面托尔斯泰也不及。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