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含有桥的诗句(37句)
含有桥的诗句
1、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寄物咏怀的名篇。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真切体验。
2、 据水哥介绍,此桥修建于发源于小金峰一个浸漕里的八亩江(一说八雾江)与叫花(诰话)堰沟渠上,是湘漓至崔家古道的必经之地,原有石板和钉子路相连。堰旁边原有古庙一座,1958年开田造地时拆毁。双桥周边的田地现为石家腊和唐龙村所有。我们仔细查看了这两座古单孔石拱桥。大桥位于八亩江上,跨度5米有余,宽约5米,高约6米,桥面上有石栏杆残存。从江口村出来一条笔直大路,现为机耕路,约4米宽,与古桥相连。过了大拱桥,约20米,就是小拱桥。现存小拱桥跨度约2米,宽约6米,高5米。双桥保存基本完好。寻遍了小拱桥,我们没有发现文字碑刻。下到大拱桥底,我们仔细搜索文字碑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发现,在拱桥顶的一块尖石上,刻有文字,而且是两边都有刻字。我们欣喜若狂!桥西边尖石上横刻“福缘善□”四字,其下三行竖刻文字有些不太清楚,大概是“系直隶州州幕唐子□,钦加同知前任广东崖州正堂□□唐逢泰,邑庠生□□□唐子道”,其下横刻“同立”二字。桥东尖石横刻“中流砥柱”四字,竖刻“大清光绪拾贰年拾月吉日重修”。这桥是江口村唐家人在光绪年间“重修”的,不是创建,因此,我们推断,这两座古桥大概就是李景飏雍正年间始建的“双虹桥”。
3、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4、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唐)李峤《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6、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 清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7、译文: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8、扩展资料:主要特点为:飞阁回澜“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功绩”。当前“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9、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
1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姜夔
11、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唐)温庭筠《相和歌辞·常林欢》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宋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3、⽕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去,明⽉逐⼈来。——《正⽉⼗五夜》苏味道
14、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唐)刘禹锡《乌衣巷》
16、一个身穿绿衣的仙童一手扶着他的一只胳膊,一手擎着一把金光闪闪的阳伞,把他接到绸桥上,一步三颠地扶他上岸。章高元醒来后,立刻叫部下把画师请来,并把所梦的景象添油加醋说出来,让画师画一张海桥图。
17、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18、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唐)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19、九十年代又进行了大的修护,保持原有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又加了护岸措施,建筑更显美观。经过数次重修和改建,现桥身长4045米,其中引桥长21米,孔桥17米。
20、成语释义: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21、 考位于江口村里的宣统二年所立“皇清待诰唐母生妣韦老太君墓”志,唐逢泰,廪膳生,广东候补通判,前署崖州知州事,诰授奉政大夫。其父唐纯燦,诰授朝议大夫;其祖唐钦敕授儒林郎。其次子唐毓璜,岁贡生;三子毓玖,例授征仕郎;嫡男毓璋,武庠生。可见,在清代末年,江口唐氏家族比较兴旺,而李氏家族在清代初期是大户望族,在清末大概已经衰败。因此,江口村著名的“双虹桥”在清末由唐氏家族来重建,是符合情理的
2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宋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3、栈桥距青岛火车站仅0.5公里,交通便利,并通有5路电车和26等路公交车。
24、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5、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隋唐)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
26、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唐)骆宾王《畴昔篇》
27、(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2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唐代·林杰《乞巧》
29、漫步栈桥之上,可尽收青岛湾的如画美景,簇簇雪白浪花、点点赤色礁岩,红瓦绿树点缀于海港之滨,飞阁回澜安坐于碧波之上,百年沧桑,终现生机勃勃。
3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洛桥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31、文化是一条河的灵魂,现代与周文化相互碰撞,最终的表现给我们的,是大气与时尚的相互糅合、是文化与内涵的耐人寻味。我们要设计的是一个有厚重文化但洋溢着现代时尚气息的河流。这样的河流才是生态、现代、文化的完美载体。交通流线组织
32、书此数语桥柱上 —— 宋 ·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33、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是为青岛建置的由来。
34、姚家庙是祝桥镇传承发扬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35、路转溪桥忽见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6、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唐)卢照邻《还京赠别》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