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自相矛盾造句10字(70句)
自相矛盾造句10字
1、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动脑筋。(自相矛盾造句10字)。
2、造句: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倾听老师的没一句话,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
3、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来刺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个人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吹牛吹的太大了,只好满脸尴尬地走开了。无坚不摧的矛,与坚不可摧的盾,不可以同在一个世上存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
4、释义: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5、释义: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6、这一点可能导致麻烦,因为速度与判断力常常是矛盾的。
7、 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8、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9、那个卖兵器的人,呆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10、释义: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11、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2、造句: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13、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14、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15、小朋友们,今天学的成语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16、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17、真正做到这些思想肤浅、自相矛盾、相互重复等问题自然不复存在语言彰显思想的光辉就能够落到实处。
18、 提高警觉→要有敏锐的感觉。 在陌生的地方,夜间外出要提高警觉,尽量结伴而行。以策安全, 呼朋引伴→招呼朋友 ,吸引伙伴。
19、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20、《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21、释义: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22、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都找齐了(有音频),速速收藏!
23、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24、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25、造句:奶奶说药虽然很苦,但良药苦口,为了病能快好,还是要喝下去。
26、释义:盯着看某样物体,眼睛不转动,形容十分专注。
27、(成语解释)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变幻不定,难以捉摸
28、造句:真相只有一个,不能颠倒是非,指鹿为马。
29、(成语解释)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偏正式;作谓语;指不敢迈步
30、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31、“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32、造句: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倾听老师的没一句话,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
33、释义: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34、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35、 我们要把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改造成造福人民的绿洲 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36、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相矛盾,以免授人以柄。
37、(成语解释)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多用在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38、造句: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39、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40、☞资深班主任推荐: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书单,收藏!
41、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42、可是人类对水的态度却有那么多的可气可叹之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3、“听你刚才所说,你的盾牌极之坚固,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长矛又是锋利无比,无论什么盾牌都不可抵挡。那么用你的长矛来戳你的盾牌,请问结果又将如何?”
44、卖兵器的人听了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拿着矛和盾走了。
45、造句:相隔数十年后,他们虽然破镜重圆,但恍如隔世。
46、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47、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48、☞小学语文100个多音字口诀,好玩有趣记得牢!
49、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50、造句:成功,需要我们用水滴石穿一样的磨练造就。
51、造句:不许出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52、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我打自我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53、释义: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54、造句:成功,需要我们用水滴石穿一样的磨练造就。
55、造句: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56、尽管这一赔案还没有定论,但已在社会各界展开大讨论:无照承保、出险又因无照拒赔前后自相矛盾,无照出险拒赔仍收保费、计入保险期限不合情理。
57、看,我们把小小的寓言故事读得更“小”了,还认识了不少字。那么下面的句子,你能读正确吗?
58、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59、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60、(出处) 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61、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62、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63、释义: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64、(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使君从南业,五马立踟蹰。
65、造句:一个人即使犯下再大的错误只要能悬崖勒马,我们都应该给他重新改过的机会。
66、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67、造句: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68、造句: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69、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