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曾国藩简介及评价(36句)

时间2023-07-09发布admin

曾国藩简介及评价

1、曾国藩曾在写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

2、不到中国人口3%的外族竟然可以颠覆了占人口97%以上的汉人政权。这是因为中国政治的腐败导致了民族的分裂和无认同感。为了生活及个人欲望,没有了民族尊严,从而产生了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

3、他治军的时候,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每次练兵都要亲自训话,一次训话都要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这个气力花得不可谓不大,但正因为他教训的勤,他手下的人才也才跟他跟得紧。曾国藩的勤教,既是一种人才培训的手段,也是一种凝聚人才的手段。

4、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5、没想到朝廷看到曾国藩写的奏章,认为曾国藩虽然连遭失败,但仍然顽强战斗,其忠心可嘉,不但没有严惩,反而更加重用曾国藩。

6、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7、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8、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彭玉麟》、《杨度》、《张之洞》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

9、此外,曾国藩在求学问、人格培养、意志锻炼、为人处事以及官场的应对之道,有其独到之处,对现代人生活各层面,都能发挥借鉴的功能,也因而有了「为官要读《曾国藩》,经商当读《胡雪岩》」的热门说法。

10、盖因曾国藩1843年参加由道光皇帝亲自主持、阅卷的翰詹(翰林院、詹事府)大考,试题为一赋(《如石投水赋》)、一论(《烹阿封即墨论》)、一五言八韵诗。曾国藩就是靠这篇《烹阿封即墨论》,博得大学士穆彰阿和道光皇帝的赏识,被道光帝钦定为二等第一名(127人参考,一等5名,二等一为第六名),升授四品翰林院侍讲,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又迅速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三十多岁就官至二品,整个清朝,湘籍官员中仅曾国藩一人。

11、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12、后来,曾国藩下定决心,要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13、用人真是一门艺术,曾国藩为什么讲“慎用”?一是怕用错,更关键的还在于怕不能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不仅不用错,还要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这才是“慎用”的诀窍。

14、所以,虽然说面对人才,要广收,要唯才是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甄别。所谓的唯才是举,在曾国藩那儿,主要是领导者的一种理念,一种强烈的人才意识。

15、曾国藩文章论述齐威王“烹阿封即”之事,威王沉湎不治九年后幡然悔悟,派人深入实地了解情况,赏罚分明,不给小人以可乘之机,严格要求近臣,对收受贿赂、提供虚假情况者给予严惩,所作所为令人称道。

16、《曾国藩家书》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与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同步,将家书代入历史背景之下,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体会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表达的为人之道、治学之法、治世之略和教子思想。

17、生前出版影响深远的《曾国藩家书》,另还著有《挺经》、《冰鉴》等现代畅销书。

18、"技"所包含的只不过是坚船利炮的武器之类。魏源明确说:"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而曾国藩的"智"则既包涵了"坚船利炮"的技能,也包涵了"制器之器"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文化或其他先进的文化,乃至包括魏源要禁传的学术的某些部分。

19、曾国藩故里有乡间侯府富厚堂、曾国藩兄弟出生地白玉堂、曾国潢故居万宜堂、曾国荃故居大夫第等九处十堂曾氏家族文化遗产,还有省级森林公园九峰山、天然奇异石林石鸡寨等自然景观。

20、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沼泽遍布,荆棘丛生;

21、二千三百五十多年前的即墨大夫与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生活年代相差二千一百五十余年,会有怎样的关联?盖因1843年翰詹大考,曾国藩以一篇《烹阿封即墨论》博得大学士穆彰阿和道光帝赏识,而后步入升迁“快车道”,三十几岁就官至二品。

22、今年5月26日,参加即墨古城文庙开庙祭孔大典仪式,与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相谈,“老太太”管理一个数万职工、年销售超百亿的集团企业,繁忙工作之余,非常关注我们的《新即墨》报,还记得当年缘于她而写的《曾国藩与即墨大夫》一文。

23、曾国藩的家书、日记对这次大考有较多记载。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二十三日禀祖父母的家书中记载较为详尽:

24、 但是,曾国藩主观客观上还是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咸丰猴急之时,曾许诺:不管是谁,只要镇压了太平天国,我就给他封王!封王,对于一个汉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待遇,除了明末的大汉奸吴三桂等人,这个几亿人口的庞大民族还没有人被封过任何爵位,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子爵!曾国藩出现了,成功了,但是咸丰死了,清廷根本不需要兑现这个诺言。曾国藩还是被封了个侯爵,而且成了第一个掌握实权的汉人,不过这个结局从现在看来还是非常可悲的,因为曾的双手毕竟沾满了同胞的鲜血,他把中国的权力再次还给满人。

25、基本上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都有生动反映,家书也许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26、本人比较推崇范仲淹,出将入相一般的人物。可以对比一下。

27、对其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以制民",是应该否定的。对此,有的论者反驳说,说曾国藩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于制民",是没有根据的。

28、的确,曾国藩的成功,靠的并不是投机取巧。他靠的是对理念和信仰的坚守,靠的是“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的信心,靠的是“知一句便行一句”的力行。 

29、的确,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30、  一生三变:曾国藩从“儒”到“法”再到“道”的理念变迁

31、但曾国藩对江忠源一见如故,结为挚友,并预测他将来“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

32、他通过刻苦读书,成绩优异,被咸丰皇帝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33、曾国藩是清朝的大臣,他的出发点,自然是为了清政府的利益,包括后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他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被很多人诟病,甚至被称为“曾剃头”“刽子手”。如果曾国藩是一位农民,那他自然会拿起锄头反抗清政府。

34、  这无异是对曾国藩与湘军成功之道的最好总结。可以说,他的信念、他的抱负、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

35、夫齐,古之强国也,而威王又齐之贤王也。当其即位,委政不治,诸侯并侵,而人不知其国之为强国也。一旦发怒,裂万家,封即墨大夫,召烹阿大夫与常誉阿大夫者,而发兵击赵、魏、卫。赵、魏、卫尽走请和,而齐国人人震惧,不敢饰非者,彼诚知其政之弱,而能用其威以济其弱也。(《审势》)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