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老子道德经(51句)

时间2024-02-16发布admin

老子道德经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道德经)。

2、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说:“常见有人,年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 

3、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4、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5、精神与形体合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顺,能象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内省,能没有缺点吗?爱民治国,能不耍小聪明吗?五官与外界接触,能甘于示弱吗?什么都明白,能不妄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自己无所仗恃,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6、强势的人像石头,随和的人似水柔,貌似坚硬的石头,终究会被水滴石穿,以柔克刚。《道德经》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强势的人锋芒太盛,迟早要遭到损折不能长保。

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五光十色,使人眼花;过多的乐声是人耳聋;过多的美味使人口伤;纵情的起马打猎,是人心放荡发狂;保存珍贵的东西使人提心吊胆。因此圣人只为吃饱,不贪求耳目的享受,所以要抛弃那些取得这些。

9、老子所说的“道”,与我们常常说的“我知道了”的“道”,是同一个概念。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西哲鼻祖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我知道我不知道”!

10、(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11、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彊為之容。

12、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13、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14、江海所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由于它善于处在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所以要想处在人民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出在人民之前,必须站在人民后面。所以圣人处在人民上面,而人民不感到负担;处在人民前面而人民不感觉碍事。所以天下人民喜欢推崇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15、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谓社稷(j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16、假如我有点知识,我就在大道上行走,怕的是走邪路。大路很平坦,而人却喜欢走捷径。朝政很腐败,农田很荒芜,仓库很空虚,而穿着锦绣衣服,带着锋利宝剑,吃厌了精美饮食,占有过多的财富,这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不和乎道呀!

17、古语有云:“名不副实,必有奇祸,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金钱、权力、名誉都是你自己的福报,都是压你的外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要靠什么承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唯有“厚德载物”。唯有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才能承载外物。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9、为人之道:层次越低的人越复杂,境界越高的人越简单

20、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老子《道德经》

21、(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3、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pìn)。

2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5、老子道德经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26、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27、过去的时候,一部分观点认为《老子》不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而是成书于战国。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根据和今本文字、内容不同之处,大致可以说《老子》成书于战国。

28、用道辅助君王的人,不用兵力在天下逞强,这事容易得到报应:军队驻过的地方,就会长满荆棘。大战之后,必定有荒年。善于用兵的只求有个好结果就行了,不敢用兵来逞强。有好结果了,不要自高自大,有好结果了不要夸耀,有好结果了不要骄傲,有好结果了要看成是出于不得已,有好结果了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和乎道的原则,不和乎道的原则必然消亡。

29、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30、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1、朝甚除,田甚芜(wú),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3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4、如果细心观察,在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当前某些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非常成功各种荣耀和光环,可谓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但是,如果他所获得的成功和荣耀远远大于,他实际的能力和贡献的话,恐怕就不是福气了,这就是典型的名不副实,德不配位。

35、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6、天地的运行是最接近于“自然”的,鱼在水里畅游,鸟在天空飞翔,花开了花又落…日月交替,寒来暑往,四时运行…天地万物似乎都接受着一个神秘力量的安排,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37、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3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39、尽量使心灵空虚到极点,坚守清净。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看到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尽管变化纷纷,最后都各自回到他的根本。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认识常,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宽容,能宽容才能大公,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40、大德的形态,与道一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没有固定的形体。惚啊恍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却有实物;深啊远啊,深远之中却有精气,这种精气是真实可信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不能废去,根据它才能认是万物的开始。我怎么会知道万物的开始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此。

4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42、精神和形体合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43、有时候少就是多,多就是少。一个人想要的越多,算计的越多,身心不得安宁,终日焦虑。惶惶不安,到头来却什么也留不下。

44、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45、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圣人终日行走不离开辎重。虽有豪华的生活,却不沉溺在里面。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地对待天下的事情呢?轻率必然丧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4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7、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8、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49、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50、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