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意思(75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意思
1、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2、(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3、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5、(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1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12、?小学语文1-6年级量词分类大全+常见搭配,新学期开学必备!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4、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5、(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17、(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0、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1、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22、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24、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25、(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26、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27、(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2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30、(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3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32、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33、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4、(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35、孔子语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36、(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37、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38、(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40、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41、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
42、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43、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4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45、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
47、(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48、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4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50、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51、(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53、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4、孔子语录:《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5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6、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5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58、? 转给孩子:好看的硬笔字,要这样写!(附笔划)
59、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60、(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61、(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62、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63、(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64、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65、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66、(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67、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68、(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6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0、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71、(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72、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3、(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74、(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