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孔子论语(89句)

时间2023-12-03发布admin

孔子论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为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语出《论语·泰伯》

4、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就是:看到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以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贤德之人;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他的毛病。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孔子论语)。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取亓官氏为妻,翌年生子孔鲤。他年轻时做过公务员,在大夫季氏家族担任委吏(管理仓库)与乘田(管理牲畜),皆有优良表现。后来他精通礼仪,长期以助丧(承办丧事)为业。他最与众不同的,是从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学会了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触的礼与乐,以及传统的经典与技艺。(孔子论语)。

10、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11、又,荀子云:学不可以已。吾人处世唯进德修学一事不可丝须懈怠,如佛门所谓“常惺惺者”,然学亦有法,不然徒增“犹不及泉”之叹。所谓事半而功倍之法者,谓师友间切磋琢磨也,《学记》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其友而信其道”师者、道者何也?圣人也。吾夫子生于衰周之世,当诗亡之时,奋起而发黄钟大吕之音,倡先王仁义之道,若无夫子则当时岌岌然危矣!朱子尝引唐人句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岂虚言哉?若夫先师一生全幅精神之展现者,则在《论语》,故王船山又谓:《论语》是圣人彻上彻下语。吾人于今世以《论语》中圣人语默动静为鹄的,加之以师友提撕劝勉,则学之事毕矣。然世人多视传统为封建糟粕,其则不然。世间学问繁多,《论语》能够穷尽世间万物之真理,其所行之者,无不是一些日常之事。正如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君子之不违仁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纵观古今文化,能流传至今者,中国文化也。中国文化为何?为真性常道之道也。三千大千世界可废,此道不废也。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吾愿与诸同仁共进此道。

1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14、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长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唉,您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时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晕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老师。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响头。

15、人人都希望富贵,但如果是通过做违背道义的事情而得来的富贵,那对于君子来说,就跟浮云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了。

1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7、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8、 《诗经》:最早是由汉代的毛亨传下来的,但是具体的作者并不知晓,这本书记载了周朝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大多是黄河民歌,雅则基本上都是贵族所著,颂则是祭祀专用的歌词,所以这本书很可能是多人共同完成。

19、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21、由此引申开来,也可以理解为:能够投身于有价值的事情中、能够不断努力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人,早晚都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4、当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刺头”的雅号而成为圈内不受欢迎的人。

25、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26、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六十八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27、孔子说:已经做过的事情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情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8、敬请关注新浪微博“河南语文吴伟”,收看SCETF大语文教育科技节暨河南省第24届语文年会现场直播:原定2020年3月20--22日在许昌市襄城县文博中心召开,因疫情延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9、 15263739417/ 13153796737 

30、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超我”和“本我”永远是对立的。一个人既不要泯灭天性,又要修炼自己,两者搭配,刚好是文质彬彬。否则表面衣冠楚楚,文雅有礼,内心冷漠虚伪,文采与质朴本性不相符。免不了面部表情太多,显得巧言令色。

31、我国在东周春秋时代末期,天子失德、礼坏乐崩、天下大乱,许多学者奔走呼号,提出改革社会与民心的方法,希望人间重新获得秩序与安宁。这是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以孔子所倡导的儒家对后世产生最大的影响。

32、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33、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34、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3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7、(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3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2、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4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5、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46、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47、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8、因为在书中,除孔子外,只有这两人被尊称为“子”,并且书中记录两人的言论也比较多。

4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

50、“论语”一词的“论”字有两种读法,一读为“纶”,为“编辑”之意;一读为“讨论”的“论”。由于“语”字即有“讨论”之意,所以以第一种读音较为可取,意指:把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讨论,加上孔子个人的言行资料“编辑”为一本书。这是代表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

51、唐代的柳宗元则进一步认为《论语》为曾子及其弟子所编,因为书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

52、他认为,学生只要各有专长,就可以从政做官,为国家做事。子路果决、子贡通达、冉有能干,但还只是“具臣”,拥有专业能力。孔子希望他们以“大臣”为目标,就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如果像冉有那样,只知为季氏服务,以税收增加其财富而忘了照顾百姓的初衷,孔子就会生气,要同学们对冉有“鸣鼓而攻之”。

5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4、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出远门,不要长期在外,以免让父母挂念、担心。如果有不得已的事情非要出去,那就事先把家里安顿好,并且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把这些都交代清楚再走。

55、魅力不是貌美,而是由内心所发出的美德,仪态大方,不卖弄,不尚修饰,谈吐娓娓动听,且举止活泼而有朝气。

56、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5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工作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0、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

61、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62、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63、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6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6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6、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67、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68、孔子告诉弟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讲究诚信;同时还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那就可以读书学习来使自己得到提高。

6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0、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71、这句话还是讲君子和小人之辨,“和而不同”正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2、因此,《论语》成书应该在公元前400年前后。

73、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74、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7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77、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孔子论语名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8、后来读庄子的话,才明白“夏虫不可以语冰”庄子《秋水》。你跟夏天的虫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你如果问孔子,孔子一定说本来是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这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也是一种哲学。

7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1、关心孔子,则必连带关心及于《论语》之一书。

8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83、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包括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和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和这样的朋友交往是有益的;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包括善于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却背后诽谤的人和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84、《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85、而关于《论语》的成书时间,目前只能推测出一个大致的时间。

86、古人看重孝道,所以圣人首先会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当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就不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因此对人进行十分严格的限制,而是说“游必有方”,表明如果确实需要去远的地方学习、办事,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去到了哪里。

87、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这一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8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