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篇名人小故事(54句)
10篇名人小故事
1、我妹夫开出租车,整日早出晚归。尽管跑车很辛苦,还是力所能及搭上把手,不光抢着分担家务,饲候老人也手到勤来。喂饭、翻身啥活都干,甚至擦屎擦尿也不嫌烦。
2、从此,在戴维斯的鼓励与帮助下,斯克劳斯开始设计粗布衣,由于没有人对这样的衣服感兴趣,它们因此而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就连戴维斯都对自己收留斯克劳斯的决定产生了怀疑。然而斯克劳斯依然坚信自己的衣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从未放弃过设计和改良这种衣服。一个偶然的灵感,斯克劳斯试着将那些粗布衣服运往非洲,销给那里的劳工们。由于那种粗布价格低廉、耐磨,居然很受劳工们的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斯克劳斯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3、众人所公认以为是我的:究竟那是否真是我,也是一个疑问!(10篇名人小故事)。
4、巴菲特的一个朋友回忆说,5岁时,巴菲特在家外面的过道上摆了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来,他改为在繁华市区卖柠檬汁。
5、(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4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梁灏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梁灏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梁灏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梁灏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6、“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7、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8、 一息尚存,就兢兢业业去做。人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有贡献而没有荣誉,比有荣誉而没有贡献好些!”(不过,到了晚年,戴维却被荣誉陶醉,以至压制法拉第。)
9、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10、这张缵不知道怎么了,就看吴规不顺眼,看见酒席上吴规也在座就不服。举杯就说:“吴规,这杯酒敬你,祝贺你也够资格在今天这宴上喝酒。”
11、黄渤因主演和参演的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0亿,被媒体称为“50亿先生”。伴随这个成绩到来的,是密集的曝光和采访。有一次,记者问黄渤:“2015年你宣布暂停所有片约,休整一年。事业正处在颠峰,怎么想到了休息?”
12、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13、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14、著名女作家张海迪五岁成了残疾人,后来自学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以及五国语言,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15、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16、福克斯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政界办事言而有信,有很好的美誉。
17、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18、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19、 微山湖,芦苇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20、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21、这可把小史蒂芬高兴坏了,他还从没玩过牛奶呢!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地面清理干净了,对史蒂芬说:“你拿奶瓶的实验失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失败吧。你拿个瓶子装满水后,再看看用手能不能拿得动。想一想,怎样拿才会更省力?”
22、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23、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
24、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25、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应邀访问苏联。同年9月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岀版俄文版,又先后被各国翻译出版德、英、日、匈牙利文和中文版。1948年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
26、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27、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28、古今中外有无数自学成才的人,有不少自学成才的名人。古人、外国人暂且不说,仅就中国现代、当代自学成才的名人中,说说梁漱溟、王云钱穆、华罗庚这几位杰出代表。
29、为了能替下当时采用的旧历,颁行新历,祖冲之与宋孝武帝的宠臣——懂得天文、历法的戴法兴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戴法兴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在辩论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来难为祖冲之,企图把祖冲之驳倒。
30、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恢心。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31、牛顿研究学问十分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我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先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我的怀表。
32、现在,范伟每天的生活紧张有序。如果没有课,他会在上午9点到店里帮忙打打杂。而中午12点至1点的黄金时段,是哈哈快餐店最忙碌的时段,点餐、送餐、收银,范伟什么都要干。当接待完一天的客人,打扫完卫生经常是晚上9点了。成功名人励志小故事3一个被称为90后差生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两年赚百万!
33、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34、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某地八路军转移后,把小战士孙大兴和武建华留在敌后,他们在地下党老靳的领导下,潜入敌人据点,英勇机智地送情报,斗特务,运武器,历尽艰险,最后配合我主力部队,一举收复了敌人据点,消灭了日寇,两个小八路茁壮成长起来。
35、过了十几年,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又发布了一条诏令,这次可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昭告:“八旗汉军年老残疾不能当差,以及差使平常不堪教养者,俱令为民。”
36、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37、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38、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39、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40、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41、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42、看着妹妹烧火做饭,还不时抽空进屋,掀起母亲身上的被子查看拉尿状况,忙的满头是汗,我们都打心眼疼她,更为她的真诚孝心所感动!
43、我既不老不少,又是个忙人,在“早觉会”中是个异数。
44、大夫交待说,你母亲小脑已经委缩。毕竞上了年纪,恢复的可能性甚微。用心照料,护理的好,能多活上一阵子。如果期间染上褥疮,状况就会更加糟糕。
45、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我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46、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47、虽然大学生创业有很多,但他们大部分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这些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较低。徐图则不太一样,
48、良久,两人哈哈一笑了事了。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自己所要回答的问题,自主权不在自己手里,而是由人家掌握着呢。
49、钱穆的这篇史学文章发表后,顾颉刚将钱穆请到燕京大学当教授。钱穆这个没上过大学的中小学老师,却凭自学当上了名牌大学教授。1931年,钱穆从清华大学转到北京大学当教授,教先秦史。钱穆在北京大学当教授期间,自信学识真知,敢于坚持学术见解,甚至敢与当时的学界领袖、诸子学术权威胡适叫板。胡适认为老子早生于孔子,而钱穆则自信地认为老子后于孔子。学识深厚的钱穆坚持学术识见不惧权威的学风深为学界称道。
50、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
51、谁知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召集大臣们商议,他们都说秦因贪婪,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玉璧,而答应用来交换的城池我们是不可能得到的,大家本来商议不把玉璧送来。可我认为,哪怕是平民之间的交往都要讲诚信的,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一块玉璧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说着,他两手举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52、2岁时,史蒂芬想自己尝试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以前这事都是妈妈帮他做的。这次,他想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结果瓶子很滑,他没拿住,一不小心将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史蒂芬·葛雷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妈妈骂了。
53、裴度是唐代政治家,曾做过三朝宰相,虽其貌不扬,个头矮小,但为人诚实。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