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端午节古诗四句(16句)
端午节古诗四句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首诗吧!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深意。
2、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3、《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陆游《乙卯重五诗》
5、这首诗便是在获得御赐衣物后表达感激之情。诗写得工整典雅,但仍然不难看出诗人年过不惑终于有机会蒙受圣恩的激动心绪。可叹的是,好景不长,杜甫很快因事被贬,这份“圣情”,他并没能长久地蒙受。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8、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殷尧藩《同州端午》
9、 赛龙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中主要的节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中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传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揖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余俗。”书中还记载了南北朝节日竞渡的风俗,“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兔。一自为水军,一自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
1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1、“灵均标致高如许”是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使作者对屈原的崇敬跃然纸上。“忆平生”二句回想以前自己以屈原为楷模,但却生不逢时。“纫兰佩”、“怀椒醑”则是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展现出原生前的高风亮节。“谁信”三句,词人认为投粽入江祭屈原的风俗属无稽之谈。“谁信”是反诘,意即不信。词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往水里投几个粽子无济于事,那些神话传说荒诞不经,倒不如学一学屈原精忠为国、高洁不污的品格,比搞这些表面文章强多了。“蛟馋龙怒”暗指嫉贤谗能的阴暗小人,此处词人实质上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这几句忧愤尤深,意谓屈原若在今世,还会忧愤满腔再度投江的。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这既是说屈原,也是说自己。如今当政者苟且偷安,不思振作,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只有长歌当哭而已。“聊一笑”,实是苦中作笑,含泪的笑,足见词人对当权者极度的失望乃至绝望之情。
1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3、《午日观竞渡 》是明代诗人边贡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自己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
1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5、当然,纪念屈原的篇章,在历朝历代端午诗词中也一直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梅尧臣的《五月五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