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荀子名言名句大全(84句)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1、1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
2、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荀子
3、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4、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6、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7、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荀子
8、——《劝学》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译文:路程虽近,不走是到不了的;事情虽小,不做是不能完成的。道德境界只有在不断修养中才能走向崇高的。
10、(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1、荀子所说的“伪”,是“人为”的意思。天生就有的是“性”,是人力无法改变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可以改变的,就是“伪”。所以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通过自己能掌控的力量来改变已成定数的东西。
12、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荀子
13、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14、1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荀子
15、与孟子不同,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性本恶。因而更强调人为的作用,通过后天的人为的努力才能达到“善”。没有本性那么人为的努力就不能对症下药,没有人为的努力,本性就不能改善。所以主张“性伪合”,天生的本性和后天的努力对人都有重要影响,而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它是我们能够自己掌控的,“学不可以已”的意义就更大。
1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8、“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19、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
20、你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对别人过于慢待,你对事业漫不经心,你对婚姻埋怨不止。吊儿郎当的态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会让你一败涂地。
21、10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22、——《不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不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
23、若心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要想求全就学得不精,一心二用就会学不明白。意在强调专心致志和“术业有专攻”的重要性,只有专注于自己的志业,不好高骛远,才能有所成。
2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5、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6、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毕生之忧,无一日之乐。
2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28、清风余来,这到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小走界时会以诗,歌窈窕会以章.....白露横邓,这到光接着去象过会以。纵一苇会以所如,凌万顷会以茫会以国个后.....客有吹洞箫者,倚歌不着去象过和会以。其后实呜呜会以国个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会以潜蛟,泣孤舟会以嫠妇.....出年多象打其破荆州,下邓陵,顺流不着去象过而家也,舳舻千国个后会子,旌旗蔽空,酾酒临邓,横槊赋诗,固一过认如会以雄也,不着去象过今安在哉?.....寄蜉蝣于着去象过会以实要却将西年多别地,渺沧海会以一粟。哀吾生会以须臾,羡长邓会以这到可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小走界时不着去象过长终.....盖小走界时小走自其界时者不着去象过观会以,则着去象过会以实要却将西年多别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界时者不着去象过观会以,则物与我皆这到可尽也,不着去象过心一却将去象羡乎?
29、解释: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30、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31、与其后悔、抱怨、唠唠叨叨当初的选择错误,不如安心、踏实、积极地过好当下。成功的人生是一直在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而不是时刻幻想时光能够倒流,好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
32、——《劝学》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
3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
35、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6、1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荀子
37、说明君子要有容人的雅量,不可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人。
38、 译文:不羡慕过去,不忧念未来。没有忧愁或怜悯的心情,时机合适就行动,事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什么是治,什么是乱,什么要肯定,什么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3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40、译文:老天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寒冷而将冬天终止;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它太远而将废弃了它的广大无边;君子不因为一些卑劣之人的无理喧嚷和无谓干扰就停止自己的行动,放弃个人的伟大志向。
4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胜于水。——荀子
42、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4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5、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46、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4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8、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9、译文:即使有些事情干起来很辛苦、很劳累,但只要符合自己的理想,只要是发自于内心,也要坚持去干;即使有些事情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但只要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要千方百计把它干好。
50、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1、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52、(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54、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5、生于深宫这年时天起中,长于妇人这年时天起手
56、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57、10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名言
58、1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59、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60、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
61、君子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自己能主宰的事,而不去羡慕由天来决定的事,所以他们每天都会进步;
6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63、1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荀子
64、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65、 译文:音乐,就是高兴,是人不可能避免会有的情感,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高兴就一定会嗟叹歌咏,发抒于声音,手舞足蹈,表现于动作,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嗟叹歌咏、手舞足蹈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全部都表现出来了。
6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6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69、1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名言
7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71、译文:能力本来就达不到,却非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好像力气小却非要挑重担一样,除了伤筋断骨,又能有什么结果呢?对自己的品行和为人也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品德本来就恶劣,却一味吹嘘自己是贤人,就好像是个驼背的人硬充高个子,别人看到后,只能指着他的脑袋讥笑他。
72、“礼治”是荀子的重要思想,荀子认为“礼”之起源,是为了保持物质和人欲的平衡。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满足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是人人都依自己的愿望行事的话,可想而知世界就会混乱不堪,而且外物有限,不能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所以需要制定“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合理引导欲望。荀子认为“礼者,养也”,“礼”并非是刻意压制人的欲望,而是合理满足人的欲望,以及合理分配物质,使社会相对稳定。
7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74、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想利内妈载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6、《荀子》是儒家经典之荀子与孟子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又集诸子百家之大成。
7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8、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79、意在强调专心致志和“术业有专攻”的重要性,只有专注于自己的志业,不好高骛远,才能有所成。
80、凡是争斗的双方,必定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大多数人都有点“自以为是”的毛病,只有争斗之后、产生悔意,才会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算得上一种反省。反省多了,自然会尽量避免无谓的争斗。对于绝大多数争斗,最好的做法还是忍一忍、让一让。
81、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82、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83、——《儒效》君子。关于春秋时荀子的句子,有那些关于荀子的句子有: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