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危言危行的意思(30句)
危言危行的意思
1、(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2、(误用)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3、(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4、(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危言危行的意思)。
5、(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6、(解释)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7、(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8、我们常说危言耸听,意思是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人耸着耳朵听了吃惊。危言指的是使人吃惊害怕的话。而涉及国家安危的言行,是正直的,是需要聆听和接纳的。回到论语,这里的危言危行,指的便是正直的言行,涉及安危的言行。
9、言简意赅( yán jiǎn yì gāi )
10、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浮:超过。
11、(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12、(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13、引证解释:宋曾巩《序》:“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14、(解释)褒义词,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跟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5、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16、(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17、门可罗雀:意为“门庭冷落”,并非“门庭若市”。
18、虚与委蛇:形容对人假意应酬敷衍,并非“假意给人一条蛇”。
19、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20、译文:济南的同知吴公,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
21、重整旗鼓:“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22、(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3、(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24、 (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25、(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26、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突:烟囱。
27、(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28、(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9、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