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雪中送炭的故事(38句)

时间2023-09-07发布admin

雪中送炭的故事

1、“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2、投石下井 见义勇为 济困解危 雪里送炭 ...

3、孙康映雪。晋人孙康年少时好读书,家贫点不起灯,于是雪天在外利用雪地反射的光读书。这一典故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但历代相传,和头悬梁、锥刺骨,还有车胤囊萤等典故一起,成为激励小孩发奋读书的四大典故。只是在雪地读书,冷就算了,靠着反射的那点微光,读起来却也费劲,近视眼怕是免不了了。

4、(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5、子夜极度渴望的时候,他推门进入,真是雪中送炭。

6、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思虑道:“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对他说道:“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雪中送炭的故事)。

7、(例句)对于精疲力竭的种棉人和管棉人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

8、两肋插刀,意思是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9、近义词:见义勇为、济困解危、雪里送炭、乐于助人、绝渡逢舟、暗室逢灯、济困扶危。

10、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我永远难以忘记他的雪中送炭。

11、我悲伤的坐在台阶上,她雪中送炭般送来一杯温热的牛奶。

12、严植之有一日在江边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钱和干粮,让他回自我的家乡。

13、(成语)雪中送炭(xuězhōngsòngtàn)

14、要想给予别人雪中送炭的情谊,一点都不难。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总是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痛苦处,却对别人的痛楚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工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佯装不知。

15、雪中送炭的回报率是多少,没有人计算过,正因为无法计算,所以它更趋于无价。汉代名将韩信在落魄时,曾受漂母一饭之恩,韩信封侯后,回报漂母一千金。当然,还有比这回报更多的。那就是吕不韦对秦始皇的父亲异人的雪中送炭所得的回报。

16、趁火打劫:黑心肠的地主经常利用贫苦农民遭到的不幸而趁火打劫。

17、反义词:趁火打劫、乘人之危、抱薪救火、福无双至、新浪搬家、鱼肉乡里、投井下石、雪上加霜、避坑落井、落井下石、佛头着粪、祸不单行、夏炉冬扇、以邻为壑。

18、隋朝末年,山东好汉秦琼(字叔宝)在县衙当差。县太爷接上峰指令缉拿境内“响马”要犯,就派秦叔宝带领众捕快实施抓捕。所谓“响马”,指旧时抢劫旅客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但在民间,这些聚啸山林劫富济贫的群体却被视为草莽英雄。秦叔宝结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响马”英雄。秦叔宝接上司抓捕令后,为搭救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被缉捕的朋友躲避;在抓捕途中,故意带领众捕快走岔道,以保护这些“响马”朋友。最后,抓捕行动失败,秦叔宝遭牵连,险些丧命。后聚义瓦岗寨的“响马”朋友在登州城,奋力抢救秦叔宝,聚义瓦岗,共举义旗。隋亡后,秦叔宝成为唐朝开国功臣,名扬天下。后来说书艺人为歌颂秦叔宝当年帮朋友脱险而故意走岔道的千秋义举,就将岔道口附近的村庄称作两肋庄,由此产生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神奇故事。说书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流程中,添枝加叶并借题生发,皆属群众的艺术再创作。两肋岔道的岔道谐音“插刀”,最后演化成“为朋友两肋插刀”。

19、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市市长,对市长说:“现在外边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现在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20、道韫咏雪。东晋重臣谢安在一个大雪天和子侄们一起赏雪,问用什么比喻下雪最好。谢朗说的是“空中撒盐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流絮因风起”。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谢道韫的比喻更好,谢道韫也成了才女的典范。《红楼梦》中钗、黛二人判词中就有“堪怜咏絮才”,以谢道韫来方比。其实雪下得大了,有时候雪花并不大,也挺像撒盐的,并不是都像柳絮。

21、熊槐最初的时候是一位比较英明的君主,当时他还是很有作为的,那时他率领军队进攻魏国,可是将魏国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的,还占据了魏国不少的城池,使楚国的面积进一步增大,当时所以诸侯国里面楚国的面积是最大的,可见那时的楚国多么厉害,当然楚国可不仅仅只是国土面积大,经济和军事同样是非常的强大的,所以那时其他的诸侯国都不敢对楚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且那时的楚国文化方面也得以进一步发展,但是事情并没有一直往好的方面发展。

22、(典故)北宋宋太宗继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着狐皮还觉得冷,他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

23、下雨了,妈妈给我送来了雨伞,真是雪中送炭呐!

24、(出处)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25、雪中送炭的人物:宋太宗扩展资料: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6、成语用法:雪中送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7、(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8、望着那凝神思考的.同学,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雪中送炭,什么是友谊。

29、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思虑道:“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

30、对于精疲力竭的种棉人和管棉人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

31、这真是“雪中送炭”,他反复阅读,并按照文中介绍的办法试着学习,效果灵验。

32、早上出门没带伞,放学下起了磅礴大雨,我站在校门口无奈地看着大雨恣意瓢泼,这时爸爸把伞带来了,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33、成语出处: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34、相传,宋太宗贵为帝王,却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能体恤百姓。

35、(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

36、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下起来没完没了。宋太宗在屋子里,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觉得浑身发冷,宫外更是天寒地冻。太宗命人端来取暖的火盆,奉上温热的美酒。他烤着火,品尝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树上的枯枝随着寒风,被吹落到了地上。他心中不禁一动,暗想:这么寒冷的天气,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许多缺柴少米的,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37、这个历史故事中,吕不韦因为给了异人以雪中送炭的温暖,才让自己得到了更为丰厚的回报。试想,如果不是异人身处困境,也许作为商人的吕不韦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而假如有一个人对于已经当上君王的异人献上再珍贵的宝物,恐怕也不过只能博君一笑而己,此时的异人根本不可能把这点示好放在心上。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