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59句)
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
1、望,仰视的样子。“望洋兴叹”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书是一艘巨大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天地驶向广阔的海洋。高尔基说过;“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从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3、方仲永:一个不幸的儿童。五岁的方仲永能够现场作诗,内容深刻,文采斐然。可是父亲只顾眼前利益,整天带他拜访名流、富人,浪费了继续学习的时间,最后,方仲永慢慢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4、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寓言的阅读之旅了。那就让我们在书的带领下,打开寓言宝库的大门,漫游寓言世界,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5、当前处于业绩真空季度,所以政策和事件对市场的影响会比较大。数据披露方面,应该快要披露10月份的经济数据了,但估计数据到底如何应该已经不重要了,然后美联储还有基础表态,稍微关注一下,但估计大方向不变。
6、 过了不久财主准备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吃酒,就叫儿子清早起来写封请帖。过了很长时间还没写成,财主便去催促他。儿子怨恨地说:“天底下的姓多得很,为什么偏偏要姓万!我从清早起来起来写到现在,才写到五百多画呢!”
7、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狐狸: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狐狸面对晶莹的葡萄明明垂涎不已,连眼睛都红了起来,却因为吃不到葡萄就丧气地说葡萄是酸的,吃了一定会酸倒自己的大牙。作者对于葡萄的刻画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将狐狸那嫉妒、自我安慰的一面刻画得活灵活现,从而让我们看到了狐狸性格上的不足,并能由此及彼地联系自身实际,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 熊:在《隐士和熊》中,熊和隐士是好朋友,隐士躺在草地上睡觉时,熊出于好心在旁边帮朋友赶苍蝇,它一心一意想把苍蝇打死,就抱起了一块大石头守着。等苍蝇落在隐士额头上时,它用石头向苍蝇砸了过去,却连朋友也一块儿砸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助人为乐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杰米扬:在《杰米扬的鱼汤》中,杰米扬热心好客,邻居福卡来家做客,他非常热情地拿出鱼汤来招待客人,不停地劝说邻居喝鱼汤,使得邻居福卡觉得那天的鱼汤对他来说是一场灾难,再也不愿意到杰米扬家做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8、表面上爱好某个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爱好。我们喜欢某个事物应该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欢,而不要表面喜欢:表面喜欢并不是真的喜欢。
9、 讲述一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是龙的图案,可是他却被真龙给吓跑了。
10、薛谭:一个聪明好学的人。他在老师秦青的指点下学习不久,就骄傲地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了,因而要求提前毕业。当听到老师为他送行时的歌声之后,他惭愧得无地自容,终于明白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后来,他刻苦钻研,虚心好学,终于也成了有名的歌唱家。
11、不过对于“放开”后的国内经济,短期可能面临一定的冲击,但随后经济活动会逐步地修复,走向正常,经济也会迎来真正的修复。我老姐在新加坡,刚放开的时候也是慌得一批,后来家人基本都得过一次之后就大大方方出门了,经常带来我两位年幼的小侄女溜达和吃食。
12、在《公牛和野山羊》中野山羊惟恐公牛占了他的家,可公牛平静的和他说道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收获是:对处于危难之中的伙伴,不救助反而落井下石,是可耻的行为。
13、(八一xiǎng读)Vol.138《鲁滨逊漂流记》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有方,研究先行。一边阅读,一边提出问题,可以使故事的道理变得更加清晰,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刻。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试试这样做:
15、(3) 明确任务: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每一个人也能表达出自己读寓言的感悟
16、叶公修行达不到见龙的养生标准,所以叶公见到的龙不是修行者见到的龙,叶公见到的龙是天无以清将恐裂的,泰山崩于前的龙的气像。
17、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这项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当地百姓世代感念其恩泽。
18、实际上,叶公好龙这个典故不过是孔子门生凭空杜撰的一个段子,到了西汉年间,大儒刘向将这个段子收入他主编的《新序》一书中,从此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胫而走。
19、出示PPT:《韩非子》《庄子》《列子》《孟子》《吕氏春秋》《史记》
20、操作层面,依旧看好高景气基金,继续关注王鹏和高兵。王鹏全是风电和储能,这波受伤不轻,看他如何调整;高兵比较分散,表现相对较好。
21、(八一xiǎng读)Vol.140《一起长大的玩具》
22、——是啊,很多中国寓言故事都出自这些历史典籍。它们的流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23、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24、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25、叶公好龙故事讽刺叶公是个言行不一的人,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做人要诚实,要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追捧,崇拜一些事物,看事情不要看表面,要深入本质。
26、这本书承载了78个故事,读起来很有趣。看着目录,同学们回味起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你们可以和大人一起读,可以邀请哥哥姐姐一起读,也可以借助插图自己读。你可以试着边读边画思维导图,你会发现,读书有很多乐趣,有很多收获哦!
27、 选一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想想假如你是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假如你遇到了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你又会告诉他什么?
28、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博学多才,智慧过人。当晋平公问他已经年老的自己能否继续学习时,他巧妙地用蜡烛的光虽微弱但能照亮黑暗的道理,来告诉晋平公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只要有决心,就能够学有所成。
29、鲁班:著名的能工巧匠。他生在工匠世家,自己也十分努力,雕刻的东西都栩栩如生。当人们只看到他雕刻的凤凰的雏形就升始嘲笑他时,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伤心失望,而是用最后完美的成果来证明自己。
30、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做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这种动物,于是他的衣带钩和酒器上都刻着龙的图案,就连居住的房子里镂空雕饰也是龙的模样。当叶公如此喜好龙的消息被天上的真龙知道之后,于是真龙就下凡来到叶公的家中。
31、过渡:我们读这本书到底会有哪些收获呢?请你读一读教材第31页
32、——同一故事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阅读思路。
33、今天用这个故事开头,是因为有投资者调侃当下的市场难做,A股都是一群小叶公。
34、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35、四年级的孩子化身为“神话传讲人”古老而神奇的童话讲给你听……
36、用来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37、从结构上来看,医药和房地产产业链表现突出,信创也还不错;之前炒作的机场旅游已经跌下来了,电力设备也出现了很大跌幅;同时消费和港股可能是受石家庄事件的启示,明显弱势盘整。
38、一天,叶公正在午睡,屋外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叶公惊醒了,急忙起来关窗户,没想到这时真龙从窗户外探进头来,叶公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当他转身逃进堂屋,又看见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尾横在面前。叶公见无处可逃,吓得面如土色,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39、养生标准是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实其腹。
40、 看到邻居家的喜鹊妈妈,两只小鹊哭得更伤心了。这位喜鹊妈妈怜悯地抚摩着小鹊说:“孩子们,别哭了!今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走,到我家去吧!”于是喜鹊妈妈把这两只小鹊叼回自己的巢里,还嘱咐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和这两只小鹊一起生活玩耍。现在,它们的家虽然有些挤,但大家相亲相爱,过得也很快乐。失去了妈妈的两只小鹊受到这位喜鹊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它们渐渐地也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喜鹊妈妈的生活负担增加了,它每天更辛苦了,可它毫无怨言。
41、第从寓言的来源上讲,寓言有一些是文人创作的,但大部分是民间集体创作的,它属于民间文学范围里的东西。我们读古代寓言,常发现同一个寓言在不同的书里出现,(如“叶公好龙”这则寓言,也见于《申子》,内容相仿。“狐假虎威”又见于《新序》。)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它们皆采自民间。即使作家个人创作的,其创作素材也多与民间文学有关。柳宗元的《三戒》,他在序文里说,材料是从乡客那儿听来的。
42、借助目录进一步了解两本书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对比阅读,将三本书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感受寓言的特点。同时渗透读整本书思路与方法。
43、(1) 出示不同版本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书,了解寓言受欢迎的程度
44、所以在投资市场上一直有句话,“应对比预判重要”,是非常有道理的!
45、——建议大家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读书的感悟,制作一些启示卡、座右铭贴,书签等作品,为自己的阅读之旅留下纪念。
46、又比如《叶公好龙》的主人公——叶公自称非常喜爱龙,可遇到真龙时,他却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现在“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生活中也有些人像叶公是一样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的人。
47、等叶公看到停留在自己家里那真龙庞大的身躯后,被吓得失魂落魄,恐惧不已。此事一出,大家才知道原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像龙的那些物件。现在我们也经常用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表里不盲目追捧一些事物的人。
48、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学习到的著名的”叶公好龙“的故事,他的寓意是:(来自”百度百科“)
49、作品的主要内容《伊索寓言》精心选择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而且故事主人公大多是活灵活现的动物,其中含义深刻隽永,行文生动,语言平实,在生动的故事当中告诉了我们相当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我们的成长和学习都深有益处。《大力神和车夫》告诉我们,从来都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奋起抗争,才能摆脱困境;《风与太阳》告诉我们,无论是要劝说别人改正错误,还是要劝说别人养成好的习惯,像阳光一样温暖的语言,往往要比像寒风一样无情的批评更能深入人心。
50、天上的龙恍恍惚惚其中有像,其中有物,深远呀,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龙诚信地出现叶公面前。
51、(4) 阅读“长竿入城”“马价十倍”寓言。
52、 每一个寓言故事都向读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那里不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今天,我们读到这些故事,仍然会被深深地吸引,收获思考与启示。一起来感受我国古代寓言的魅力吧!
53、作品的主要内容《克雷洛夫寓言》一书搜集了克雷洛夫创作的数十篇寓言。这些寓言中既有描写强权者的专横无理,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狡诈伎俩的故事,如《狼与鹤》;也有表达对人民的同情,谴责贵族上层人物的故事;还有告诫人们取得成就之后,也不要得意忘形,更要懂得感恩的故事,如《树叶和树根》。总之,克雷洛夫的寓言以一种极为短小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现实性。
54、这本书里的寓言,都是从文言文改编而来的。故事内容短小精悍,幽默深刻,通常只用寥寥数语,便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主人公形象:截竿入城的鲁国人,写“万”字的傻儿子只信尺码不信自己脚的郑国人。这郑国人因过度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买不到鞋,还成为笑柄。这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55、“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
56、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他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57、读《中国古代寓言》或其他寓言故事作品,比较异同。
58、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