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中流砥柱的意思(47句)

时间2023-08-31发布admin

中流砥柱的意思

1、从文献呈现来看,“砥柱”自唐代以来较多出现,与此相关的两大密切因素:一是可被视为“媒介事件”的官方铭刻行为,即唐太宗李世民作诗并命大臣魏征刻于砥柱北壁;二是与此事件相关的诗赋文本及时强化、诠释与传播。作为“媒介行为”的刻字事件,其背景是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抵临砥柱以帝王之身祭拜禹迹,“观砥柱,勒铭以纪功德”,即让魏征铭刻于砥柱阴面,于是两个重要符号同时诞生:《砥柱山铭》和铭刻上字的“砥柱”。《砥柱山铭》虽难见文本留存,但宋代黄庭坚书法名作《砥柱铭》卷前部分则录有完整的《砥柱山铭》(218字),既有名句:“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砥柱铭刻和铭文不仅成为记录历史的方式,而且其与国计民生、功业政绩形成仪式化的关联,促进了“砥柱”作为符号的生成与流动。(中流砥柱的意思)。

2、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砥柱山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从未被淹没,刚强无畏的风骨世代备受景仰,被赋予了精神文化符号,带给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文化滋养和情感润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

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语出(唐)刘昚虚《阙题》。深柳掩映下的清净书堂,最是读书人向往的治学之所。由是,我们用“深柳堂”来命名《新闻与传播研究》论文推介栏目,以期让同好慢慢品读,细细体味。

4、乌尤山临江崖壁上的“中流砥柱”石刻,杜明银2007年摄

5、失去朋友:对越熟悉,越亲近的人,我们就越难控制瞬间的情绪,比如朋友。

6、这就意味着:每100个员工,大概有16个左右,如果他在企业中能有非常好的发展,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领导人。

7、我们特别希望让大家从现在关注到,对未来的领导人、高潜人才的发掘和重视及未来对他们的保留及激励。今天对他们的投资,一定能换来他们未来对组织更有意义的推动。

8、近似地,民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文本对“中流砥柱”中抵抗精神和民族情怀进行了强化与拓展,且逐渐在组织性和国家叙事层面有了明确指向。民国12年(1923年)康有为游三门峡作诗并题字,现存为《题三门》石碑和“砥柱”铭石。康有为的《题三门》借疏通黄河天堑以贯通中西,畅想联通苏伊士运何和巴拿马运河以让黄河和长江走向世界,喻意变法强国。在抗击外国侵略时期,“中流砥柱”的使用更为频繁。1936年《砥柱》周刊在北平出版;1941年《政工周报》以《中流砥柱之中国》回应德国突袭苏联事件,并认为“在这个汹涌波潮中,中国变成了稳定局势的主力”,而标题中“中流砥柱”与“中国”的并置使其成为“国家”的代言和隐喻。有人曾统计和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主要领导人在媒介文本中使用“中流砥柱”的情况,发现最早是在1941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d内指示时指出:“共产d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此后主要领导人多次在关键讲话中尤其是抗日纪念活动和建d周年中使用并阐述,使其成为中国共产d在抗战时期作用的“必用词和专用词”。

9、小汇发现:在初级员工里,大概占比是8%,一线主管占比2%,而部门主管中层的层级大概占8%。他们综合起来大概是占到16%左右。

10、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去造恶啊,无非他遮掩一下,造得漂亮一点,只要别人不知道。所谓这个事情用显规则办不下去,他就会这样说,你不会运作运作啊?潜规则就起来了,为什么会成为潜规则?潜规则见不得人嘛!不能放在阳光下,这些都是恶的表现。

11、从生理角度,保证身体拥有足够能量——食物供给,良好的作息。

12、“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其实,张定宇自己,也是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患上了渐冻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身体会慢慢萎缩直到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13、强国论坛:在今天回望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经验与启示?

14、数据显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人际方面,L1到L3的增长性并不是很大,但到中高层以上就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15、“砥柱”隐喻意义的升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相关文本的丰富与强化,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砥柱”可供叙事的文本也更丰富和多样,使其不断增加新的诠释;另一方面是与外部环境互动中砥柱逐渐成为民族精神和国家叙事的组成部分,主要是自北宋开始,至民国、抗战等历史转换的关键节点中抵御军事威胁和侵略成为重要社会背景。从“砥柱”的具体文本语境来看,有三个层面的表现:一是砥柱内涵的不断强化,例如唐代薛稷、柳公权等书写砥柱铭以刻碑,而北宋黄庭坚则反复书写,且在大字行楷《砥柱铭》卷中不仅完整书写《砥柱山铭》,还接续铭文之后作跋语,表明“持砥柱之节以奉身”的立场,以“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隐喻在时局d争与世风动荡中坚守刚正耿直的心意。二是“中流砥柱”各种连用出现并增多,《辞源》解释中流砥柱时也提到两例:宋代朱熹《朱文公集》卷二四《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砥柱,有所恃而不恐。”宋代《陈亮集·与彭子寿祭酒》:“亮向者得台轮回报之后,仰止道谊,不任此情。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元代宋子贞为耶律楚材撰写的墓志铭《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自任以天下之重,屹然如砥柱之在中流。”这种连用在明代童蒙读物《幼学琼林》中也可见到:“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因此,“中流砥柱”的语境扩展以及渗透入童蒙读物意味着其传播范围和深度增加。三是“砥柱”隐喻意义的新增与升级,直接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宋代面临北方军事威胁,抵抗精神成为新的隐喻,例如陆游的《太息》:“砥柱河流僊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李曾伯的《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此后文本中也多见危局中坚的隐喻,与国家和民族精神相连,例如明代谈迁所著《国榷》,引用袁裘对于谦的评价:“于公以一书生,砥砺狂澜,屹然不动,坐使社稷危而复安”;而明代唐肃有《底柱赋》:“底柱之崔巍崒嵂兮,独凝立乎中流,俨一夫之当关兮,强兵悍卒,睥睨退缩,不敢运其戈矛”,也呼应前文所述明代抗倭名将邢玠的诗赋与铭文。不过整体上这些时期“砥柱”与民族精神相连的隐喻生成多从个体叙事出发,没有明确的组织指向,多为笼统地联结个体英雄或事件隐喻国家精神。

16、今天我们并不一定记得中流砥柱的历史与渊源,其抽象意义和话语实践的普泛存在也容易令人忘记它从文化地理到精神符号的建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传统文化资源中无论是一条成语还是一座地标抑或一个事件,从媒介的角度考察其意义流转与形态变迁都具有价值。语言可以跨越千年而落于不同空间,并携带着民族精神不断发芽、开花,这不仅启发我们重视本土文化资源,并思考具体的历史和地方文化语境中符号的生成与传播规律,而且启发本土传播实践中,文化自信不能局限于阶段性返古或潮流,而是寻找跨媒介叙事和转义路径及其不断重复、诠释、激活和延续的精神所在,以把握持续不断的文化生命力。

17、詹姆斯·凯瑞认为:“只有把传播研究放在历史和文化中才有精确性和说服力,放在历史和文化中也就是放在特定民族的历史经验中。”作为水利产物的砥柱,最初是大禹治水的直接产物,从天险、漕运、航标等物质意义出发,不同时代的文本叙事以及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转换就在意义交叠和回旋中不断丰富“中流砥柱”的内涵和外延,最终围绕“中流砥柱”形成了一套符号叙事系统,得以形成可持续、可延展的话语脉络和意义螺旋,逐渐隐喻升级为“危局中坚”的力量内涵与不屈的民族表征。而当代文本的拓展和再物质化的沉淀与激活,使其一方面“向下”不断书写媒介叙事和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又不断“向上”抽绎为流动和漂浮的能指。“中流砥柱”内涵的累积与叠加、创新与阐发的过程是一个物的媒介化过程,也是媒介的物化过程,前者是中流砥柱从柱石到精神符号和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后者是精神和观念重新融合进物质的过程,而在这两者之中不断生成的互文和张力,即为“中流砥柱”的转义逻辑。物质和精神抑或技术和文化的有机统即从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在媒介学者德布雷看来,“物质化或者是建立成纪念性建筑物,实际上多多少少是要使事物形成群体(fairegroupe),产生某个地方(fairelieu),使其得以延续(fairedurer)”,所以“没有象征性的超越就没有分配,没有人类之间的分配就没有象征性的延伸”。因此这种技术与文化双重意义的有机体,其物质-符号及其再地理化过程带来的启发,意味着超越单一视角研究的必要性,而其互文、隐喻和媒介化的本土路径,为如今媒介变革语境下如何把握传统文化叙事话语与精神建构,也提供了历史经验和镜鉴。

18、宋代有多位文人曾颂咏中流砥柱。如蔡戡《水调歌头》:“东西崄岨,分陕初不在荣观。痛念两河未复,独作中流砥柱,屹若障狂澜。”姚勉《沁园春》:“狂澜到,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陈亮的《与彭子寿祭酒书》有“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这里的中流砥柱,皆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9、目前许多公司都在跨界,一个工作看似是垂直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永远不止一条。如何将知识运用到不同领域的创新,也是高潜人才未来有别于普通员工非常重要的特性。

20、2月7日晚,武汉天河机场。紧急驰援武汉的山东、四川2支医疗队在此相遇,相互致意。

21、释义: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22、融创战疫:硬核又美丽,捐款1亿减免租金后再延期复工

23、自制力相反的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或事态带来的影响。

24、每天,王琼娅要做的事情繁多复杂,不仅要负责统筹指挥全院患者医疗救治工作,还要参与全院重大抢救、会诊、查房工作,和普通医护人员一起守在一线。

25、未来的管理者,企业的中流砥柱,咱们先不说是否是高情商。但至少对人感兴趣,愿意与人合作,有保持沟通的意愿,这一点是基本条件。

26、乌尤山在三江汇流处砥砺江水激荡冲刷,值得起“中流砥柱”四个字。乌尤山原本是与凌云山连在一起的,凌云、乌尤、马鞍三山并立江畔,统称青衣山。凌云山峙其右,马鞍山居其左,乌尤山介于其中,古时候叫青衣中峰。而这中峰的乌尤山又名“离堆”,是两千多年前蜀守李冰的治水业绩之一。据《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山正当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沫水)三江汇流处,尤其是沫水自西而来,惊涛拍岸,水脉湍急。为了分洪减煞水势、减缓水速和通正水道,李冰在凌云山和乌尤山连接处开凿麻浩溢洪道,引一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这就使得乌尤山成为水中孤岛,也就是所谓的“离堆”。在夏季雨水洪流中,乌尤山在三江汇流冲抵的态势中,确实就像一个中流砥柱。

27、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道理谁都懂。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拿到最好的业绩,并非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身体和生活习惯。

28、    但,道理谁都懂,真正做得好的有几个?

29、他是最优秀的英文诗人之是现代文学的中流砥柱。

30、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虽然是同一个科室,医生余平和妻子李叶子却很少见面。“急诊中,难以做到绝对防护,好多同事都倒下了,但我们从没有想过退缩。”余平说,为保证安全,两口子也相互隔离,只是在每天交接班时,才透过防护服相互问候。

31、通过这些事,看似很简单,就是家里这些事,但是,反映出一个共产d人的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比如他的第二封家书里面说,就是问我们朱家的第二代现在何处?提到了我父亲宝书,我父亲朱琦,也叫宝书,宝书、尚书、礼书,就是朱家第二代,就是他哥哥、大哥、二哥的孩子,还有他大姐的孩子,他们几个兄弟,现在何处?统望告知。希望陈奶奶赶快告诉,以设法送他们上革命前线,绝不要误此光阴,什么叫误此光阴?他写这封家书是1937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苦难,最危险的时刻,但是爷爷心目中,这是最好的光阴,什么光阴?就是为国献身的光阴,为国尽忠的最好光阴。国家危难时刻,我们朱家的第二代就要赶紧上前线,绝不要耽误,不要误此光阴。就是不要误此报国之光阴。这简单的几句话体现了共产d的理想信念,他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体现出来的,虽然语言很朴实,但是大家读懂了,确实读懂了。

32、互联网/电商的L2的整体水平有洼地,显著低于相邻的两个层级,对当下管理和未来的晋升可选择范围都有影响。交通/物流/运输的当代领导人水平尚可,但中基层质素普遍低于其他行业的相应层级,在考虑外部引进前,如何发现和发展他们、释放存量和人才活力,才是当务之急。

33、我想,不论战争年代还是疫情防护的当下,抑或平常时期,国家的兴盛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安居乐业……教育的普及、科技的领先、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中国都需要一个个中流砥柱,都需要更多的中流砥柱。

34、第二点,对全国老百姓来讲,开始有了民族的意识。我说这个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意识。过去我们叫五族共融,我们国旗是五色旗,我们五族是什么关系呢?不是统称为中华民族,而是亲戚关系。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都记得那首著名的《英勇军进行曲》,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歌。首先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什么是中华民族呢?就不光是这五个民族,而是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老百姓,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35、他不是要求我父亲和朱家第二代赶快上前线嘛,但是告诉你们了,你们得自己解决旅差费,我还不能接待你们,这一路上你们得想办法自己来,自己解决,还专门提到我们是革命军队,要革命非此良规不可。就是我们人民军队和国民d军队的区别。

36、“我老公被感染之前,已经有同事被感染了,也许有一天我可能也会被感染,但在抢救生命面前,作为医生,我要负起责任!”接受记者采访时,王琼娅曾经这样表态。

37、强国论坛:如果请您对爷爷说一句话,您有什么特别想说的?

38、1945年8月重庆会议,蒋介石通过毛泽东表现出的自制力判断后者具备强大的决心和精神,这就是自制力最直观的体现,反应一个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

39、福州人民纷纷称赞人民子弟兵,不愧是中流砥柱。

40、意思是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41、这名女兵,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照片的场景,是医院安排大家打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此前,刘丽已在机场过了安检,准备去看女儿。但接到通知,她立即返程,当晚就赶往武汉。

42、虽然失去至亲痛彻心扉,她依然擦干眼泪回到岗位。吴亚玲和她的战友们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我会继续把我的工作做好,不胜不归!”她说。  忠孝两难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像吴亚玲这样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的,还有很多。

43、水路必经的乌尤山景点,都被用一个括号标注“中流砥柱”,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与好奇。

44、在武汉当地,有6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5万余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45、但是一谈到轮回因果,他会说哎呀,这个我们绝对很难相信,这可不是迷信吗?哪有什么轮回因果,很多现代的大学生都有这种观念,但这也不能怪大学生,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被这么灌输的。

46、“中流砥柱”也在空间上被不断的再地理化,赋予和生成新的地方意义。这首先是因为“中流砥柱”的地理依托,即它不是孤立的地理景观,而是围绕它具有一系列的地理传播基础和物质序列。当记忆遇到风景,地方意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地方感的建构是互动过程;而文本所唤起的通常“不是某个单一的、固定的地方,而是多尺度、不断变化的地方”。中流砥柱并非孤立的,而是位于符号序列之中,仅就与三门峡地理相关的人文因素而言,黄河意象、中流砥柱旅游景观带、黄河大合唱的赛事、砥柱大厦的空间再生产、天鹅之城的象征等等,这些符号集群与物质表征不断交织和互文。其次,“中流砥柱”不仅是历史上而且是当代重要水利工程,位于离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即三门峡,与备受瞩目的黄河第一坝遥相呼应。而关于黄河第一坝,从“蓄水排沙”到“滞洪排沙”再到“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等水利方案的演进和小浪底工程的调和,以及围绕此形成的历史争论、经验与教训和批评,都不可避免地印记为三门峡大坝的文化记忆。屹立其间的“中流砥柱”便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且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处以“中流砥柱”命名的经典文化地理景观。再次,文化赋能地方的重要环节是激活传统元素,例如通过文化旅游即市场和消费抵达个体,且促进其成为可携带的象征,获得再度物质化的可能。以“中流砥柱”为名称的文旅、研学游等特色路线的设计和扩展成为空间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同时被置于符号序列之中,即“中流砥柱”景观相呼应的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景观体系,李先念的题词“万里黄河第一坝”、人神鬼三门、梳妆台、张公岛以及“一步跨两省”等共同形成了传播内容和符号基础,成为激活个体的重要资源。与此相连,当代组织与大众动员往往通过对“中流砥柱”词汇的“征用”而完成。例如,“中流砥柱”中国(三门峡)黄河大合唱艺术节、“中流砥柱杯”三门峡旅游风光全国摄影大赛以及“中流砥柱——三门峡市庆祝中国共产d成立90周年图片展”等。不仅如此,再地理化和再物质化的过程也在纪念性建筑和个人之间建构着民间叙事,例如作为全国个人收藏之最,四川建川博物馆的《建川博物馆之中流砥柱》记录和展示了中国共产d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且有建川博物馆中流砥柱馆,与其遥相呼应。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