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过零丁洋(19句)
过零丁洋
1、文天祥用文弱的身躯扛起将倾的南宋大厦,用生命演绎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命题的完美答案,在屈原、杜甫、陆游等人之后又竖起了一座爱国英雄的丰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爱国诗篇带给我们的震撼。
2、(1)首联叙述哪两件大事?(1256年20岁中状元,1275年响应谢太后勤王诏起兵到1278年被俘)
3、让我们听朗读录音,用心聆听诗人的爱国心曲。
4、这个地方学生说的很详细,也很好,我就不做记录了。
5、点拨:诗人一生宦海沉浮,郁郁不得志,但他忠君爱国的一片“丹心”犹如“磁针石”(有指南的特性)永远指向南方。(多媒体拓展《扬子江》诗让学生分析“指南”一词的理解 明确:“指南”一语双关表面指磁针石指南的特性,实质上是指诗人忠君爱国的坚定信念。)
6、“爱祖国,战疫情——春天的颂歌”线上大型朗诵会
7、其时,当时诗人真正是家破人亡,妻子,女儿背元兵俘虏做宫役,诗人说自己是雨中萍,其实,我感觉诗人处境比水中萍更坏。看来同学真正读懂了作者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 回首当初的 “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8、拓展1:多媒体展示——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年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 文天祥传)
9、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后来,元世祖敬佩文天祥,自亲劝降,打算授予他高官显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10、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11、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未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12、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13、 ——徐悲鸿
14、补充盐城的陆秀夫陆公祠。(课件展示。)旨在激发学生在家乡的热情和爱国情怀。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
16、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17、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1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