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龚自珍的代表作(18句)

时间2023-08-21发布admin

龚自珍的代表作

1、——陈歆耕:这是一个宏大而非常有深度的话题。我想,虽然有人写过关于龚自珍和鲁迅比较研究的论著,但要梳理清楚这两座思想高峰之间的精神脉络,可能写多部专著也未必能说清楚。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部近代史拉开序幕,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侵略者的炮火轰开,中国进入了痛苦而痉挛的历史转型期。在此之前,龚自珍曾发出过忧心如焚的醒世预言和嘶喊,可是他的剑气箫音,无法激活大清王朝昏庸的睡眼。一部近代思想史,是从龚自珍的嘶喊开始的。发人深思的是,近一个世纪后的鲁迅,同样也身处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他拿来许多别国的理念,同时也承续了龚自珍等许多前人的启蒙思想,成为另一座思想、文学的高峰。这个高峰至今无人能超越。

2、这两句单独看已经很有触动了,再联系诗中的前文看,会发现更有滋味。龚自珍辞官之前已经是礼部主事,他想要回到家乡开展教育工作。他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都教给学生。

3、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4、龚自珍和鲁迅之间有太多可以对接、关联、相融的地方

5、       二分《梁甫》一分《骚》。           〔注释〕

6、(作者简介)李花宇(1986-),女,辽宁本溪人,渤海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诗词

7、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8、这是一首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全诗描写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笔力遒劲。作者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艺术手法,透过落花随风而逝、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壮美景观,从而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9、在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正直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那些敢于直言皇帝的过失,敢于为民请命的人,往往受到君王的冷落、群臣的排挤,龚自珍也是如此,因为看不惯朝廷里那些“泥胎”、“人草稿”一样的碌碌无为之辈,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得诗人成为那些人眼中的一个不合群、不合时宜的另类,更由于诗人对那一批人的辛辣讽刺,使自身树敌多多,从而饱受打击。这种境遇可以在《乞籴保阳》四首其一里看出来,诗写道: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今年夺俸钱,造物簸巧。相彼蚴蟉梅,风雪压攲倒。

10、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11、谢灵运: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

12、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对中学生来说,《寻李白》也是最熟悉不过了。一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被无数次地写进作文中,成为描述李白最优美的句子。抗战时期在重庆就读中学,其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及厦门大学。 22岁赴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在美国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大学任教4年。返台后,历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或外文系教授。他驰骋文坛,涉猎广泛,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其写作的四度空间。迄今出版著作50余种,包括诗集20种,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10余种,评论集 《龚自珍与雪莱》,翻译英美现代史学等10余种, 代表作《乡愁》等。

13、第剑气与箫心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文一武,一个慷慨激烈,一个缠绵悱恻,强烈的对比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我所向往的,书法艺术依靠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来表现情感内容,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越强烈,情感内容也越激昂,这本集子作为一件大作品,贯穿了这样的创作追求,在作品与作品之间,尽量做到有的奇肆有的端严,或者激烈或者平和,拉大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而且在每一件作品中,尽量强化长短粗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和枯湿浓淡等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因此,剑气箫心的表现形式也是这本集子中所有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

14、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15、龚自珍的古典诗歌与余世存的白话演绎,被别具匠心地设计为在同一个页面中交汇,仿佛两颗心灵穿越一百八十年时空的促膝交谈。从这部超时空的心灵传记中,有心的读者得以明见,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龚自珍,是如何在最困顿的状态之下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当代学者余世存又是怎样通过龚自珍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明心见性,走出油腻中年的困境。

16、——龚自珍和鲁迅——两位伟大先贤有着许多共同的符号标识,他们都身处重大的历史转型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大师。他们的思想精神文脉有太多对接、承续和相融的地方,将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应是一个新的有待开掘的学术课题。

17、——陈漱渝: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有一颗叫金星,在中国古代也叫“长庚”。鲁迅一岁时曾拜和尚龙师父为师,法名即叫长庚;后来偶作笔名,也曾用作作品中人物的称谓。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中华文学通史》也把龚自珍比喻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长庚”星,因为他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黄昏时分,呼唤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黎明。龚自珍跟意大利诗人但丁一样,是旧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