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人而无信(34句)

时间2023-08-05发布admin

人而无信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相传弟子有三千人,贤能者72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2、完达山乳业是一家立足于北大荒,成长于新中国的知名企业。是一个在诚信风浪中击水新唱、高歌远航的世纪名牌。1963年,王震将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完达山脚下建立了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完达山食品厂。在畜牧专家张源培“牛道主义”精神的指导下,完达山开启了先建奶源、后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人而无信)。

3、     守信是一种人格魅力!她不是用金钱能买到的,也不是假大空的忽悠可以得到的。我们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守信方得人心。     我想很多人都遇到那种让你特别抓狂的事情,因为对方临时失信或失约,或没有按照约定执行,导致你的计划被打乱,而变得非常烦躁。别人的不守信,让你的好心情破坏的无影无踪,自然你也不要破坏了别人的好心情哟!     讲到守信,让我想到了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季札出使晋国,路过北方的徐国。徐君十分喜欢季札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季札心里却知道,但因为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不便送给他。季札出使完晋国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季札说:“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4、     当时季札只是在心里应允了别人,但却仍然信守。相比我们今天来说,是不是真正的值得我们学习和认真对待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5、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

6、《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信,诚也”。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7、译文:孔子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8、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读音: rénérwúxìn,bùzhīqíkě。

10、   当现代人意识到自己可以积极争取权利和利益时,却错误地认为自由就是无规定和不受约束地为所欲为,因此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律置之度外,作出种种自私行为。

11、古语常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悠悠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沉淀出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果说忠孝是成人首责,那么诚信就是为人之本。一个时常失信的人,他在社会上就无法通行。

12、“信”是儒家思想中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又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的都是“信”对于个人修养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3、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14、   于个人,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待人接物之道。于社会,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诚,与人谋之根本;信,立世范之恒准。不论何时,诚信都是人们行走于世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由此,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常将诚信放在心中,督促自己践行诚信。

15、对自己要守住自己心中的“信”的守则。“信”是靠“践行”实现的,要多做少说,守信可以提高自己的信誉;贪欲往往使人“变节”,不再守信,切不可失去“做人的底线”。

16、  信任又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养的基本内容,要求每天检查反省,是不是做到了忠信。孔子又说,为政要做到恭、宽、信、敏、惠。他解释“信”时说:“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

17、《论语·为政第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孔子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广收门生,开创了私人办学的世风,并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是平等的)。

19、墨子也曾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0、——2016年6月6日《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讲话》

21、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生活中与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向老师与同学求助,他们也都会尽其所能的帮助我们,这是他们对于作为家庭一员的我们关爱。同时助学金与奖学金的发放是他们对于我们的信任,所以我们作为家人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将资助诚信这件事记在心间。

22、   在瑞士,商家倘若一味追求利润,不搞诚信经营就没有立足之地,早晚会被市场淘汰。许多瑞士服务行业都实行事后付帐的方式,将帐单寄到家中,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其基础靠的就是信用。

23、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24、“信”在人们的生活中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实现“信“的理念呢?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处:《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弟子们编撰而成,于战国初期完成。这本书由20篇492章组成。它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语录为主,叙事为辅。它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这本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另外,《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统称为“四书五经”。。

27、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

28、信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左传》中曾说,“信,国之宝也”,信用是国家的重宝。信誉建立,比城池建造更难,建立之后的维持亦难,信诺百事可能才筑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墙,但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

29、原句: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0、《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31、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32、他认为,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谦逊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读书必须常常温习,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他还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

33、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