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77句)

时间2023-08-04发布admin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1、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2、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4、(解读)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意思是: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神女即巫山神女,传说中与楚王云雨那位,出自宋玉,三峡附近有神女峰.意喻中国变化巨大,换了人间.

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秀的文人从来都是心忧天下,从而产生了大量描绘自身政治主张的经典,极具智慧!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先人的宝贵财富吧!

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8、(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9、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课本P10相关链接)

1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2、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1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只要是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15、(解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用于劝诫统治者。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16、中法战争前后,从洋务思想中分化出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派不满足洋务对西方文化所作的皮毛介绍,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政治,以工商立国。这种社会思潮对洋务思想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异,是洋务思潮的延续,又是戊戌维新思潮的前奏,是一种过渡性社会思潮。

17、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8、(解读)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19、(解读)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解释:民生问题是所有人民的幸福基础,推动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1、“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只要是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所以,这句话实际讲的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仔细想想,也许孔子当时只想感叹:相爱容易相处难。

23、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  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24、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25、看电视剧时,特别是古装片,经常会听到一句这样的台词:“主公,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2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8、“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29、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30、(解读)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释义: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1、(解读)出自《韩非子·有度》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没有一直强的国家,没有一直弱的国家,严格执行法度的就会成为强国,反之就是弱国。法律是一个国家内部规范,必须严格执行,不容亵渎。

32、“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33、(解读)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3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3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6、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称慎子。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今属河北省)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之一。

37、“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3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9、(解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第一次提出了“法治”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40、(解读)出自《d的十九大报告》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解读:维护国安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思想。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国家安全。

4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2、(解读)出自2016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43、不依法办事,国家就不可能安定团结;不遵纪守法,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44、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4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中道德的句子篇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47、(解读)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解读: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4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9、简释这是墨翟(di敌)治国的重要原则。他认为:凡是行仁政的人,一定要一心谋求兴办对天下有利的,革除对天下有害的,用这个原则去要求天下,对人有利的事就做,对人不利的事就制止。

5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1、(解读)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释义: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5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4、《论语·子罕》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5、(解读)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释义: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56、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59、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60、(解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用于劝诫统治者。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6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2、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64、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报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65、简释竖牛乱政,杀死叔孙而立昭子为国君。昭子并不认为竖牛有功,而以乱臣罪杀了竖牛。孔子在评论这件事时说了这句话。意思是:执政的人不奖赏对自己的私人利益有功的人,不惩罚对自己有怨言的人。

6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67、所以,“以德报怨”并不是孔子在提倡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孔子真正的价值观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直”,可以解释为“公正合理”。

68、(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只要他骄傲而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提了。”

69、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70、出自《论语·子路》,很多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挂在嘴上。但其实和孔子的想法相左。

71、(解读)商鞅。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72、(解读)“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语出唐太宗李世民的《晋宣帝总论》。大意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    

73、此处的“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的庸人。

74、(解读)出自2016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7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76、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偷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土"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