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100个(98句)
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100个
1、(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2、狂风暴雪(kuángfēngbàoxuě)形容风大,雪肆虐地下着。也形容冬天的环境非常恶劣。(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100个)。
3、(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不畏寒风,亭亭玉立的一排排柏树。在校园的走廊两旁,闪动着一个个绿色的身影。
6、(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7、(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8、早晨总是迟迟升起来,刚想走出去感受一下这冬日阳光的温暖,可它又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天上跟你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跳了出来,一会儿又钻了进去。也许,冬天的阳光就是这样的调皮。(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100个)。
9、冬天的天气千变万化,刚刚天气晴朗,转眼间阴了,雪花纷纷飘了下来,像一个魔法师一样瞬间把我们的学校变成了银色的城堡。
10、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11、(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12、(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13、鹅毛大雪(émáodàxuě)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14、嘘寒问暖: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1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6、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7、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18、(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19、(释义)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冬烘:就是在冬天笼袖烤火,摇头晃脑,一专馆腐儒。
20、(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21、(瑞雪兆丰年):瑞:吉利的。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22、再厉害一些,手便开始裂了,皮肤好像被手撕裂一般,让人耻笑不说,自己还要忍受它带给我的疼痛,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让我恨不得把手剁掉。而这一切,都是冬天一手造成的。
23、严冬一到,寒流一来,高天滚滚寒流急,寒风卷起漫天飞雪。一时,大地银装素裹。西石岛山,层峦起伏,宛若银蛇起舞。马路两旁是玉树琼枝。东海浪涛波涌,激起千堆雪;船只归港避风。整个港城是一幅洁净的冬雪图。
24、(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5、(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26、抱怨雪耻解释:报解释:报复。雪解释: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27、(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9、这200个常用词,很多人一写就错,你能写对几个
30、(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
3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32、(问花访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33、(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34、(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5、(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36、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37、小学1-6年级成语大全,赶紧给孩子收藏!(附解释)小学1-6年级成语大全,赶紧给孩子收藏!(附解释)
3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9、 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40、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41、280个成语之最,有趣又好记,快给孩子收藏
42、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43、(冬日之温)冬天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44、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45、(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6、(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4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48、粉妆玉砌: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49、(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50、冬天,松树、腊梅向我们展示了不怕严寒,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冬天,大雪把过冬的虫卵冻死了,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51、(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52、岁寒三友: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53、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5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55、(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56、(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57、不一会儿,雪就越下越大,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
58、(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5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60、(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61、(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62、(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63、(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64、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65、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66、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67、雪压冬云解释: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
68、解释: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描写冬季的四字成语3原驰蜡象解释: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6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70、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7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2、(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73、北京的冬天,风真的是很大,呼啦啦的,猛烈无比,有着一份难以琢磨的豪放气概。在美丽的三秋过后,它就来了,来的是如此之快,让人还未缓过神儿来。
74、解释:寒:寒冷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75、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76、报仇雪恨解释:雪解释: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77、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78、欺霜傲雪: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79、(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80、冬天是残酷的,它冷藏了太阳的万丈光芒;冬天是无情的,它脱掉了草木的华美衣裳;冬天是寂静的,它禁锢了江河的喧闹奔放。
81、别怪孩子写错汉字笔顺,连语文老师都不一定全写对
82、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83、家乡的冬天,冷的不得了。每次出门前,父母总将我捂得严严实实。整个冬天,几乎天天刮着西北风,待在屋里一听,跟狼嚎似的,令人心惊胆颤。
84、(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8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86、小学1-6年级知识汇总150题,很多家长都不知道
8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8、(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89、(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90、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91、(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92、小学课本里的名言、俗语、谚语大全,背5句胜过20篇范文
93、(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94、露钞雪纂:露、雪,象征一年四季的日日夜夜。钞,同“抄”,抄写。纂:编辑。指长年累月的抄写纂辑。
95、漫天飞雪、林寒洞肃、松柏后凋、天凝地闭、傲霜斗雪、傲雪欺霜。
96、趣味学语文:考试中最容易出错的120个成语汇总
97、(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