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61句)

时间2023-07-20发布admin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

1、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诚然,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能够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构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

2、从苏黎世回到被苏联军队占领的捷克,放弃国外自由的生存环境,放弃辉煌的外科事业,回来后被审查、被监视、被放逐、被侮辱、被迫害……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仅仅只为了一个偶然相识的女子。正如特丽莎说过的那样,为了她,托马斯失去了其余的一切。但托马斯从未为这样的选择而后悔过。在这里,托马斯坚决的顺从了自身生命的真实需求,当他意识到自己需要特丽莎胜过需要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之后,他便像扔掉了一颗烟头一样地扔掉了其它的一切,而选择了特丽莎。

3、此句来自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拉于1984年所写的小说。小说的背景设在布拉格,内容涉及相当多的哲学观念。米兰·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4、在被遗忘之前,我们会变得媚俗,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5、弗兰茨是有妻之夫,而萨比娜是弗兰茨婚外的情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

6、最糟糕的不在於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於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7、如果将人生定义为虚无。那么媚俗也就毫无好处可言,但是托马斯与萨比娜却依旧活在自己不媚俗的境界中,反叛、抵抗拒绝;萨比娜是叛离的代表,托马斯是媚俗的魔鬼,他们不自觉地极力持续着自身的独特性。而弗兰茨、特蕾莎则是在大社会环境中,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格局中,短暂幻灭的当下,他们媚俗、联系世界、渴望归属,可他们呢难道没有想反叛吗?

8、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晕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9、20多岁的男读者,像当时的我,当然一看到这些情节、评论、思考就眼睛一亮了,荷尔蒙出来了,马上读。我还记得自己一天没动,吃了三个盒饭,早中晚,一口气把它读完,然后,脑海里好像有很多声音在说话、在翻腾,思考变得很不一样。后来的几十年里,在生命的路途上,偶尔也会回想起里面关于性爱、关于自由、关于权力的思考。这本书让你在不同的年纪去读它,往往有不同的解读的角度跟感想。接下来大概讲一下故事的情节。

10、在这个故事中,萨比娜是个独特的存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才是故事的主角,当特蕾莎,托马斯,弗兰茨,玛丽克洛德,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断追求着从轻到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萨比娜的眼中,美是一个被背弃的世界,要发现美只有不断击破。背叛在萨比娜眼里有着无语伦比的美妙,“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而萨比娜觉得再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在这种背叛中,她不断抛弃自我,变换主角*,将生命的重的好处抛在脑后,而追求的就是一种破坏的快感。但是在不断的背叛中萨比娜最终发现她得到的只是一种虚空,那是“一切背叛的终极”,她开始明白;“赋予我们行为以好处的,我们往往全然不知”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没有任何好处,作者在那里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目的就是这个吗?自从离开了日内瓦,她已朝这个目的越走越近了。”我之因此说萨比娜才是故事的主角,原因就是,她才是真正走到终点的人,其他人都不断追求的生命之重,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永远也不能意识到自己之因此会无法停止脚步是正因害怕生命的无所适从。而萨比娜一向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着,最终在一片寂寞和恐惧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12、而更有意思的是,弗兰茨也并不感到伤心。一方面,想要离开妻子的念头在这二十三年的婚姻中一直存在,萨比娜只不过是一个由头罢了;另一方面,他一向偏爱虚幻胜于现实,比起战战兢兢一步步索求萨比娜的爱情,与幻化为无形女神的她相守更加幸福。

13、米兰昆德拉用他的哲思,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14、渴望透过做爱,性高潮这一绝对快感,与别人建立联系,彼此合二为找到归属。但托马斯却是这一渴望的对立面。

15、第一个是要彻底地去除“非必要”的东西,这是为了掌握现代世界的复杂性,而又不会失去结构上面的清晰清楚。必须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去掉,不管是思考还是语言。

16、但实际上,我又觉得我们将自身的失望、怨怼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们放下拯救自己,而将期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17、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18、但主人公也有爱的一面,他很疼爱妻子。故事到了最后,主人公受到了政治的压迫,可是他也有所坚持。他不像许多人一样签这个声明那个声明,有时候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有时候只是为别人着想,为了他的妻子,为了他的情人,不想连累她们。他和妻子后来住到了乡下,带着一条狗。后来那条狗死掉了。故事发展到最后,他们也死掉了。

19、“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20、昆德拉的小说,反复强调一组母题,其实说来也就是这本《轻》里所表达的轻重、灵魂,肉体、伟大、卑微。还有特别在情节里面多次提到的粪便和媚俗。什么叫媚俗?媚俗就是对于粪便的否定,不承认这个东西就是媚俗。媚俗有它的美学,可是媚俗就是不承认有大粪的丑恶。

21、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後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22、这些都不是年轻时候的我所能理解的,现在却可以理解了。可是,可以理解了又怎么样?世界上好多事情是回不去的,一如小说中的弗兰茨。只好等下辈子重来,做个好人,就像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最后一句话,“那个男主角,振保,第二天睡醒了,改过自新,又是一个好人”。

23、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来自富有激情的萨比娜充满好奇,陷得无法自拔,他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追逐梦想到柬埔寨边境,死于抢劫的毛贼,死得轻于鸿毛。

24、我们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寻个合理的理由,找个正式的契机,然后附上所谓的深情,做出了一个早已在心里做好的决定罢了。

25、对于时代下的人物描述,全书是围绕四个人的感情纠葛展开的,托马斯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离婚医生,因各种机缘巧合和特丽莎结为夫妇,而萨宾娜是托马斯众多情妇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她在与托马斯失联后又成为弗罗茨的情妇,弗罗茨因为萨宾娜要和妻子离婚。这样的关系现在看来可真是荒谬得很。

26、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後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27、男生使女生幻灭,也最终导致自身的幻灭。托马斯搬到乡下,停止做爱;而弗兰茨在临死之际最后意识到自己应当守护女大学生,尽管他可笑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保护任何女生。

28、生命本身毫无好处,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群众被一切非生命名义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29、马克思曾说过“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作家借这些特写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呈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应当如何选取该过怎样的生活。

30、这句话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必须怀疑:眼见的这些是真的吗?不管是眼见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好像密不透风的、自圆其说的各种生活层面上的说法现象,是真的吗?是完整的吗?是真的逻辑分明的吗?只有小说家能够透过细节的想象和文字的再现对所谓现实提出怀疑。所以说,小说是怀疑世界“整体性”的最后一块宝地。

31、他妻子是个摄影家,艺术家。他固定情人是一个喜欢透过欲望来探索自己身体的女人。他妻子也有自己的情人,是教授弗兰茨。而这个教授也是有妻子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渣男。这几个渣男渣女各自追求自己的情欲,乱七八糟。主人公的情人曾说:“我喜欢背叛,因为背叛就是探索生命里面的未知,是探索尚未知道的那个部分,尤其是探索自己的灵魂、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欲望。”

32、这确实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小说,而且这书很易读,有时候是讲故事,讲情节,有时候则是作者本人直接跳出来高谈阔论,像现代的视频弹幕一样,提出了或好玩或深刻的作者点评。所以,读这部小说,仿佛一位有智慧的大师陪你说话。我们经常说金圣叹点评四大奇书,很值得看,但不妨也读一些有智慧、有幽默感的外国作家的点评,昆德拉就是这样有趣的作家。

33、我所看到的在当下这个社会真实存在,生活毫无好处,荒谬可笑。人类并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自由是个甚至说是达不到的状态。

34、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35、对昆德拉来说,小说的核心学问在于:准确地呈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你通过小说情节,去点出生命里面只有通过虚构才能去探索种种不可知的、可能的真相。真相永远不止一个,甚至,小说迫使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相?什么才是事实?确实有真相和事实吗?

36、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37、作品主要讲述了托马斯与萨丽娜、特丽莎之间的感情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把读者带入了爱情和性两者间。

38、对于萨比娜而言,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萨比娜瞧不起那些披露个人全部私密,乃至朋友私密的文学作品。萨比娜认为,失去私密的人失去了一切,而心甘情愿放弃私密的人则是怪物。所以萨比娜并不因需要隐藏自己的爱情而感到痛苦。相反,这正是她能活在“真实”里的唯一方式。

39、本书以其独特的生命视角、冷俊且蕴涵某种智慧的思虑,审视了人类灵魂的空虚与充盈、灵肉与轻重,诠释了生命之中某种不曾泯灭的真理。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的的错误把握。虽然世界上有许多人,每个人都在按着各自的生活目标而努力,但每个目的却都有着其本身的空虚,求名者无非镜花水月,求财者无非身外之物。

40、萨比娜选择坚守自己价值观中的真实感,选择了背叛弗兰茨,而弗兰茨选择将萨兰娜视为一个心中的无形女神,也没有去找她。

41、除了第三类人的轻与重,值得思考的还有其他几类人的轻重徘徊,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追求熟悉的目光的注视,最求想象中的目光。无论那一种其实都是一种对于存在感的追求。我真的存在吗?有了我世界又会怎样?我的生命之重真的存在吗?这些问号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一样的是每个人证明自己的方式截然不一样,这种方式能够是浪漫的,比如追求唯一的感情,也能够是媚俗的,比如为了拯救越南人民而丧生的弗兰茨,还能够是虚荣的,比如美国女明星。甚至能够是残忍的,透过屠杀来证明自己对于世界的巨大影响,。但无论是那一类,我们都不能少了目光,正因没有了目光,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42、16岁初读时震撼。20岁再读,竟有些宽慰。

43、是啊!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预先彩排他的内容,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却又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其实,“轻”和“重”在某种环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我们怎样选择。

44、这本书写成于1982年,直到1984年才用法文出版。他先是用捷克语写成,然后才有英文版和其他的版本。在这本书以前,昆德拉也写了其他的小说,《玩笑》《笑忘书》《生活在他方》《生活圆舞曲》等,但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本书确定了他大师级、殿堂级的地位。

45、弗兰茨是一个生命之重的人。他觉得妻子对他的爱是无与伦比,他配不上如此伟大的爱情,面对这份爱,他低下头来直至跪倒在地娶她为妻。尊重玛丽·克洛德身上的那个女人,在他看来他身上的那个女人便是他的母亲。由此可见他对她并没有半点爱情,也许可以算得上恋母情结。在他看来,女人代表着一种价值,初次见萨比娜时,他说“您是个女人”。在事业上弗兰茨是一个成功的人,他对萨比娜有着浓重的爱,他会为了她放弃他的所有,并把这一切告诉他的妻子,最终离开自己的妻子。在他要死的时候,他觉得萨比娜一直都在看着他,并且很欣赏他。他对萨比娜有着一种钦佩之爱。当他离开妻子之后,才发现萨比娜消失了,他与她在一起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却没有遗存任何触摸得到的证据。其实我一直不能理解柬埔寨之行对于他来说意义何在,也许是因为萨比娜,因为他们有可能遇见,而他觉得这次出行就是让他最终明白自己真正的生活,唯一真实的生活。既不是列队游行,也不是萨比娜,而是那个戴着眼镜的女大学生!现实大于梦想远甚于梦想。当他离开妻子之后,他觉得变得轻松了,但真的是轻松吗?或许不是,萨比娜离开,远离家人,而此时,只有那个女大学生是他真实的存在,那个女大学生才是他现在唯一的现实。可见,他一直都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一个人,就像这唯一存在的女大学生,而他却不像萨比娜一样活得那样轻,看透世间的一切,就像萨比娜认为背叛才是美的。这或许是源于来自自身的一种理性意识,致使他活得如此之重。

46、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47、弗兰茨想起最近被迫陪同出席一次艺术展览开幕仪式。尽是没完没了的空洞辞藻和讲演,是文化的虚空,是艺术的虚空。

48、他曾经打过比喻:成功就像一场可怕的灾难。比一个人家里失火还要糟糕。因为名声会将灵魂的空间全部毁掉、吞掉。

49、初读这书时,我20来岁,直男癌,当然对于浪漫爱情、性自由、反叛、抗争等议题特别敏锐、特别爱看。比方说主人公托马斯,经常乱搞。他说每个女人99%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想追求、探索、解开那每个女人的百分之一的不同在哪里?”

50、《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昆德拉最受欢迎并获得好评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

51、而整本书最勇敢的人或许就是萨比娜。如果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结局尚有安慰之处,那么萨比娜则依旧毫无归属可言,她依旧游荡在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而令她想念的男生——弗兰茨,则怀着对她的精神之爱死在了越南。

52、周荷芬,笔名懂你。常德韩公渡人,从事生态养殖,乐于清贫静处的村姑。热爱文字,沉迷于笔尖滑过纸张的喜悦与善良;热爱诵读,渴望能够用声音感受世界,传递内心所有爱的回声。

53、我们背弃了自然田野,我们背弃了慢节奏的生活,我们背弃了崇高的精神品质。我们也总是在这些被背弃中,感知到美的存在。

54、何为正,是重还是轻?巴门尼德答道:轻者为正,重者为负。他们到底是对是错?只有一样是确定的: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55、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职责与推卸职责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职责的人,看似一身简单、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能够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lz13)一个勇于承担职责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职责的人走的更远。

56、由此截然不同的观点,产生的结果是:弗兰茨无法忍受欺骗,因为他想活在真实之中,所以将萨比娜这个小三的存在告诉了妻子。

57、以至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人间,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正如萨比娜所说:“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既使在这种情况下,特蕾莎还在怀着内疚的心情检讨自己是否对托马斯太苛刻?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终恪守人生的戒尺!这也是她这个“被背弃的世界”的美之所在。虽然特蕾莎也有过一次对托马斯的越轨报复行为,但“与工程师的小插曲是否让她已经明白,风流韵事与爱情毫不相干?是否明白风流之轻松,了无重负?如今她是不是比较心静了?根本不是。”于是她立即又回到了她的严肃人生的道德的轨道上。与之相反,托马斯、弗兰茨、萨比娜则是生命之轻的一类人物。

58、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59、米兰昆德拉由政治走向哲学,由强权批判走向了人性批判,从捷克走向人类,从现时走向永恒。

60、弗兰茨起初不允许自己伤害妻子,但他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幻想(即妻子身上的那个女生)是错误的,于是他抛弃了妻子。而萨比娜无法忍受不背叛,于是她叛离了弗兰茨。托马斯无法承受他失去特蕾莎,于是他一向追随她。而特蕾莎无法忍受什么?她是弱者,也许她无法忍受底层、低下,而实际上“出人头地”后的她却无限渴望落回底层,而且她惊恐的发现整个布拉格都在变得丑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