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禅言禅语大全(110句)
禅言禅语大全
1、《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2、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大家都觉得他很幸运,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时运不佳,遇到逆境,人们就会认为那是不幸,是痛苦。
3、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4、快乐有如香水,向人洒得多自己也必沾上几滴.
5、六道:天.人.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五戒:不杀生.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这些都是佛法也是世法。
6、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己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7、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8、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9、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禅言禅语大全)。
1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2、 在给别人充分尊重的时候,你已经尽善尽美地做好了一件事情。
13、竞争是为了不争,竞争是暂时的一种动力;真正做到不争而能不懈努力,即已达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静的境界了。
14、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15、把别人的秘密讲出去,就是辜负人家的信任,你再也不会有亲密的朋友.要尊重你的朋友就是与人家讲信用.
16、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源自:《大般泥洹经》
17、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19、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20、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2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2、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23、命运虽然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对自己的心念、行为总是不能自己,使得我们对命运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只有做得了心念、行为的主人,才能做命运的主人。
24、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5、传统艺术偏于求美,当代艺术重视求真。从事当代艺术,势必需要透过一种智慧文化的学习,帮助我们获得人生正见,才能重新审视传统,正确认识当下的一切。既能看到现实人生虚幻、荒谬的一面,也能看到生命潜在真理和智慧的价值。否则我们颠覆传统,看破一切,人生将何以依托?
26、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27、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8、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29、受观念处:以「觉受」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觉受只是觉受,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也是非自非它。
30、我们修「法」必须在心中修,是修心而非修身。
31、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32、 谓舍罪福,净修梵行,慧能破恶,是为比丘。
3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劝人向善的基础,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3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35、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36、当我们依我们的职责尽心工作,我们就是诚正修学的人,而且是尊重规定和尊重自己的人。
37、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8、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39、切善法,不放逸为本。《大般涅槃经》卷迦叶菩萨品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41、物质财富是身外之物,精神财富是生命的重要内涵。物质财富只有暂时意义,精神财富则具有永久意义。
42、平常和寂静安祥是一样的,佛陀教导说没有比寂静安祥更高的喜乐。
43、恬淡寡欲:恬淡:安静闲适,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44、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45、人生因有责任而忠实,若逃避责任,则这样的人生就是虚度。要将是非当教育,不要将人世当是非。
46、我们正确地履行责任时,果报自然会跟着来,切莫要求任何东西或期待任何果报。
47、所谓禅修与见法,是要看见我们自己的念头,而不是看到光、色彩、或鬼神。
4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9、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50、问:我今将一切思想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这个是佛性否?答:非佛性,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
51、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52、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5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54、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55、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6、(千万莫着气)他人辱骂我,我当小儿戏;吃亏天赐福,过后得便宜;若不学忍耐,气上又加气;因气得了病,罪苦无人替;古今多少事,因气把命弃;一念无常到,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何须争闲气;奉劝诸善友,千万莫着气;一句弥陀佛,能治万种疾;谁想气死我,不气偏不气。
57、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五灯会元》释:只要明白身心一切皆空,这样的人与佛有什么不同呢?能彻悟自性便成佛。)
58、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5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61、译文: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62、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禅语经典句子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63、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
6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5、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66、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不会放松自我,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67、敞蓬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难多由自己造成
68、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69、行善并非责任,它是一种权利,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和快乐.
70、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佛教经典禅语名言感悟生活禅师同弟子外出,见一犬嫌骡子拉车慢,在旁吠叫,被骡子一脚踢开。禅师:不要自以为是,做超越自己范围的事,会招人厌。
7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72、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73、落红深处有冷暖;世事沧桑也寻常,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有些事不愿发生,却不得不接受;有些人不可失去,却不得不放手。
7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75、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jian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6、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77、一切事相都有两面观,不要只看一面,这样才更能看出真实面,亦是破除烦恼的方法.
78、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讲「忠恕」,「恕」就是中和,与佛法讲的随缘是同一个意思,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
79、能力与福报都是很好的东西,可以给人生带着幸福和利益,但如果智慧和德行不足,很有可能被误用,结果也会成为灾难。
80、信仰是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随意不得。佛是觉悟、慈悲、和谐、孝敬、喜悦之意,这些信仰是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81、谓的寂静是指心能自在无碍而且尽责地工作,这种中道的心可比喻为砝码、船锚或车子的煞车,能够时时保持我们的心在平衡的状态,不会让心随着高兴和不高兴的感觉而流转,这样的心是超越苦乐的,不会泥执于善恶好坏,而称之为中道或涅槃。
8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83、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8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85、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86、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没有遇到灾祸,而人生最大的灾祸就是强求福气.
87、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源自:《佛本行集经》
8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89、百千哑羊僧,无慧修静虑,设经百千劫,无一得涅槃。聪敏智慧人,能听法说法,敛念须臾顷,必速至涅槃。《佛藏经》
90、要做一个原谅别人的人,不可做出需要别人原谅的事.
91、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92、(1)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2)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跟随他。
93、变化和生灭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苦及无我,所以,不要随着情绪起哄,跟随着情绪只会引起苦恼。
94、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95、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96、建立一种良好的交往模式,会让彼此放松、受益;不好的相处模式,大家都会很累的。所以,人与人的交往也有很大的学问,需要学习。
97、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98、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99、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00、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101、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为人自生虚妄系着。作若干种解会。
102、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103、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104、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罣碍任何事物。
10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106、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
107、出处为《大品般若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可言传不可意会,所谓的不可说意思就是不能说的意思。佛家认为,“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而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故曰不可说,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也是这个道理。
108、9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09、乐观的人只顾着笑,而忘了怨;悲观的人只顾着怨,而忘了笑.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