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心语 > 句子大全 >

精选曾国藩全集全文阅读(45句)

时间2023-07-17发布admin

曾国藩全集全文阅读

1、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将来养得纯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h2yDBBS8YNFJuKpkqkmqQ提取码:ijxg 书名:曾国藩大智慧全集

3、  第二章 不怨不尤 坚忍自重—— “坚忍”法(曾国藩全集全文阅读)。

4、《曾国藩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作品集,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政治、军事、理学思想和治学功底。光绪年间,光绪帝亲自下诏传忠书局刊刻《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的门人李瀚章编纂、李鸿章校勘编刻,李宗羲、彭玉麟、沈葆桢、丁日昌、刘秉璋、俞樾、李元度、郭崑焘、薛福成、梅启照、吴汝纶、黎庶昌、王闿运等一批风云人物参与其中。这一版本因编校团队阵容强大、声望显著,编辑严谨、点校精妙而流传甚广。

5、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儿童,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一力提倡,于是近代历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学生,这第一批三十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6、第097集  第098集  第099集 第100集 (曾国藩全集全文阅读)。

7、  肝气发时,不惟不和平,并不恐惧,确有此境。不特盛年为然,即余渐衰老,亦常有勃不可遏之候。但强自禁制,降伏此心,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降龙以来养水,伏虎以养火。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

8、《曾国藩智慧经典全集》内容简介:曾国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不得不去走进他。他将善与恶演绎到了极致,让人憎恨的同时,有不得不让佩服。当很多人认为他是好人时,他却使坏,所以,“好人”不是他的对手。

9、凡人多愿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10、⊕ 加缪: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11、  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至萎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招至折断。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让而已。

12、《大漠三部曲》丨雪,宁静无暇;漠,广袤无垠;

13、⊕ 黑格尔: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14、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或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15、曾国藩确实非常重视对人才的鉴别使用,他曾在笔记《才用》(见《曾国藩全集》第十册《杂著》卷之四)中说:“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鉏铻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以生动的比喻说明用人要“当其时当其事”的重要性。

16、本次出版,就是以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作为底本。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风貌。全书内容和编排体例均与原版相同。文字校订方面,除了将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外,仅改正了原版中个别的错字。

17、  兵者,阴事也。哀戚之意,如临亲丧;肃敬之心,如承大祭,庶为近之。今以羊牛犬佾而就屠烹,见其悲啼于割剥之顷,宛转于刀俎之前,仁者将有所不忍,况以人命为浪博轻掷之物。无论其败丧也,即使幸胜,而死伤相望,断头洞胸,折臂失足,血肉狼藉,日陈吾前,哀矜不遑,喜于何有?故军中不宜有欢欣之象。有欢欣之象者,无论或为悦,或为骄盈,终归于败而已矣。田单之在即墨,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此所以破燕也;及其攻狄也,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鲁仲连策其必不胜。兵事之宜惨戚,不宜欢欣,亦明矣。

18、  肝火发作的时候,不只是不平和,更不恐惧,确实有这样境况。不仅年轻气盛如此,既使我渐渐衰老,也经常有勃然而起,怒不可遏的时候,但要强迫控制自己情绪,降服自己心境,佛教称之为降龙伏虎。龙就是相火,虎就是肝气,多少英雄豪杰都过不了这两关。主要在于稍稍控制自己,不要让肝火过盛,降住龙用来养水,伏虎用来养火,古人所说阻塞欲望,就是降龙;所说警戒忿怒,就是伏虎。佛家,儒家说法不一样,但节制气血,没有不同,总是要不让自己的欲望残害自己的身体寿命。

19、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0、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

21、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2、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3、《书经》说:“有违背你心意的话,一定要从是否符合道义上去是否想一想,有投合你心意的话,一定要从不符合道义上去考察。”我特意将这些话写下来以备查看反省,并且拿来给能提出逆耳良言的朋友们看。

24、第181集 第182集 第183集  第184集 

25、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未施敬于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于民,而欲民之信我。卤莽而耕,灭裂而耘,①而欲收丰穰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数也。在《易.恒》之初六曰:“浚恒贞凶,无攸利。”②胡瑷释之曰:“天下之事,必皆有渐,在乎积日累久,而后能成其功。”是故为学既久,则道业可成,圣贤可到;为治既久,则教化可行,尧舜可至。若是之类,莫不由积日累久而后至,固非骤而及之也。初六居下卦之初,为事之始,责其长久之道,永远之效,是犹为学之始,欲亟至于深,故于贞正之道,见其凶也。无攸利者,以此而往,必无所利。孔子曰:“欲速则不达”也。是故君子之用功也,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但知所谓功,不知所谓效;而效亦徐徐以至也。

26、为保存文献本来面目,凡遇倒讹衍脱之处一仍其旧,而于其后加方括号标出正字或作简单说明。原件缺字用△表示,漫漶难以辨识之字用□表示,补字以尖括号标识。须特别说明的,则以脚注置于页末。

27、  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起见。若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不能看透此道理,则我钦佩之至。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谓我肖子贤孙,殊不知此非贤肖也。如以此为贤肖,则李林甫、卢怀慎辈,何尝不位极人臣,舄奕一时,讵得谓之贤肖哉?予自问学浅识薄,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时虽在宦海之中,却时作上岸之计。要令罢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服劳,可对祖父兄弟,可以对宗族乡d。如是而已。

28、据学者统计,曾国藩一生举荐、培养人才共四百多人,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学术研究、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级别的有李鸿章、左宗棠等;官至督抚堂官的有彭玉麟、杨载福、丁日昌、沈葆桢、陈宝箴、郭嵩焘等;从事学术研究的有合称“曾门四大弟子”的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黎庶昌等;从事翻译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则有数学家华蘅芳、李善兰等。

29、  金陵之克,亦本朝之大勋,千古之大名,全凭天意主张,岂尽关乎人力?天于大名,吝之惜之,千靡百折,艰难拂乱而后予之。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先”者,即不敢居第一等大名之意。弟前岁初进是金陵,余屡信多危悚敬戒之辞,亦深知大名之不可强求。今少荃二年以来屡立奇功,肃清全苏,吾兄弟名望虽减,尚不致身败名裂,便是家门之福。疲师虽久而朝廷无贬辞,大局无他变,即是吾兄弟之幸。只可畏天知命,不可怨天尤人。所以养身却病在此,所以持盈保泰亦在此。

30、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31、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曾国藩全集·家书》)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是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方式属于老牛拉破车,车破牛也累,不会有什么好的收获。

32、第093集  第094集  第095集 第096集 

33、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34、第061集  第062集  第063集 第064集

35、第125集  第126集  第127集 第128集

36、第113集  第114集  第115集 第116集

37、  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进攻,士气最健旺,第二次进攻,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进攻,士气几乎就衰竭了。这是古人用兵经验,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了罢。三国中,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赫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挡,慢慢决战时就衰竭无力了呀。只有荀彧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38、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39、②巽言:巽,八卦之代表风,象征好风不断地吹,顺从。巽言,在此引申为温婉的言语。

40、   “尚拙”的人生哲学: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强化了他“越挫越勇”的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99%的人都走不通的科举之路,可见后天的努力远远比天分更加的重要。曾国藩的学习方式非常的笨拙。父亲要求他读不懂上一句就不看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翻开下一本,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起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为将来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曾国藩考秀才考了7次,但是之后考举人和进士都很顺利,完全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功底。“悬牌批责”让曾国藩开了窍之后,就一顺百顺,一通百通。相反那些逞小聪明,不肯下笨功夫的人必定是走不远的。所以“笨拙”起步看起来慢,但是只要有一个加速度往后则会越走越快。

41、  一个人的性格与气质,在这关键时刻会暴露得纤屑不遗:英雄或者儒夫,卑鄙或者高尚,自私或者无私。曾国藩认为,他最紧要的品格与操守是:勇毅、团结、尚志、勤劳。

42、捧读《曾国藩传》,每次感触都不同。从第一封家书(《曾国藩家书》)开始,我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触动,这位“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我心里彻底被颠覆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饱含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43、(3)子与某相好不终,是子之失德。子盍慎诸?

44、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