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画蛇添足的寓意及道理(59句)
画蛇添足的寓意及道理
1、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
2、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3、 张启宸同学的声音好听、音色非常好;张启宸同学讲故事时,节奏把握的也很好,让人能感受到是在听故事,也能很恰当的融入一些动作。同时,需要注意熟悉故事、眼神聚焦,这样会更好一些。
4、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5、( )弹琴 ( )之鸟 ( )和寡 ( )虎威 ()蛇影
6、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画蛇添足的寓意及道理)。
7、画蛇添足: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8、这个画蛇添足的人,不仅骄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别人喝了。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办事,总是觉得自己高明,比别人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失败的,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5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画蛇添足的寓意及道理)。
9、由此可见,怀疑不仅造成了不少傻事,也成就了英才。一个“疑”引发两种人生,除去生来不可改变的天资,还有大部分归咎到疑心的度上。一切又回中国古代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调中折和,在这一“疑”字也适用,不要过度疑心,而是保持适当怀疑去探索,才适于于今日啊!
10、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11、在你身上发生过类似书中人物的事情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12、还有更多的寓言从反面辛辣地讽刺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些死抱住形而上学不放的各种丑态。《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作出的愚蠢行动,是多么的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说明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不出差错;至于《郑人买鞋》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的典型。
13、所谓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一种体裁。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14、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5、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16、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17、(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老虎吃掉。 ( )
18、(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9、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20、 《画蛇添足》是一篇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在进行到总结寓意的时候,我以幼儿的口吻设计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励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1、例如人们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绝不仅仅在于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逮住野兔,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简单浅显的故事,讲出一个普遍而又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一心一意地期待着这种偶然性的再次出现,结果必然毫无所得。有些讽刺性的寓言,表面似乎看不出什么寓意,如宋濂《燕书》中的“成阳肭”(见本书《迂儒救火》),讽刺那种事到紧急关头,还一味讲究客套、讲究排场的书呆子作风。但是,只要稍加思索就会感到,其中还是有更普遍更深刻的含义。所以说,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故事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它大都是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寓言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有寄寓性。它总是以此喻彼,以浅喻深,以近喻远,以小喻大,以古喻今。
22、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23、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24、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25、砥砺奋斗,熟能生巧。(漫画中的描红是基于“规则”的反复历练,只有基于规范的“描红”,才能写出端庄的人生,离开规范的熟能生巧,就偏离了“描红”的本意。)
26、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27、(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28、(译文)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尹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29、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过和这本书中一样的寓言吗?请你把它们在书中的目录中找出来?
30、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
31、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曾做过漆园(今安徽蒙城县)小吏,生活很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水一般的整体性。
32、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33、找出书中的动物寓言,讨论这些动物各自代表怎样的一种人物形象?
34、蛇本来没有脚却被人给它强行加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
35、此外,还有专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斗争艺术的,特别有几篇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今天读起来更觉得有新的意义。
36、(4)“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
37、《画蛇添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我们去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不然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的更糟糕。
38、(1)《买椟还珠》中“椟”是指箱子。 ( )
39、但“疑”并非毫无作用。“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哥白尼正是抱着适当的怀疑探索,不迷信所谓权威圣人,才创造了日心说的新开端;牛顿苹果树下意外一砸,正是抱着疑心去探究,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
40、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后,反而成了件坏事。
41、 洛报教育培训学校现有小记者口才与主持班、小记者阅读写作双项班、小记者美术班等,常年招收想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对主持、阅读写作、绘画感兴趣的中小学生。
42、若一气呵成,大业已成,便也无需画蛇添足,一撇一捺,“人”已立就,如山耸立,何必还去描红,多此一举?做人做事,适可而止,枝枝蔓蔓,反而徒费精神,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43、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上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怎样把握寓言的寓意呢?
44、蛇画好后,又凭空给蛇多画了几只脚。这样做多余的事情对吗?
45、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46、唐·韩愈《昌黎集·卷感春》诗:“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
47、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48、 (2)蛇为什么会长脚呢?这里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画蛇添足》。
49、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50、说罢,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楞楞地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失去了一次喝酒的机会。
51、(解释):举:行动。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5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儒家思想:忠义仁孝悌。而将这些傻事合集放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作聪明。这与儒家思想是相悖的。我耳旁响起了吾日三省吾身,要达到忠义仁孝悌,只有不断的自修自省。
53、《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54、(3)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55、小故事,大道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寓言的魅力,能从一个个寓言故事中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
56、(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57、(译文):将军功绩已成,威名大震,可以停止了。如果前进,如果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了
58、比赛开始,有一个人先画好了。可是他有些得意洋洋,觉得这壶酒一定是自己的了,就继续画蛇,想要给蛇添上几只脚。可是还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完成了画作,并且把酒壶抢了过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